一九四四年八月十五日,黄河古渡口。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但黄河岸边的这片滩涂却早已被无数火把照亮。二十万大军沿河列阵,绵延十余里,第十战区下辖四个集团军的将士们肃立待命,肃杀之气惊得滔滔黄河水都仿佛减缓了奔流。
林文澜站在临时搭建的阅兵台上,一身特级上将礼服在火把映照下熠熠生辉。他望着台下这片钢铁丛林,目光扫过整齐列队的各集团军将领。
在他身后,第十战区司令长官部主要将领肃立左右:
参谋长周志宏中将、副参谋长刘天佐少将、作战处长李振华少将、情报处长沈醉少将、后勤处长王承业少将、军械处长陈明远少将、卫生处长赵明德少将。
\"总座,各部集结完毕。\"周志宏低声报告,\"四个集团军,二十个整编师,全部到位。\"
林文澜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台下肃立的各集团军主官:
第11集团军总司令由他亲自兼任,副总司令韦云淞中将率领所部肃立在最前方。下辖:
· 第1军军长陈刚中将,率领第1师师长张彪少将、第2师师长周大海少将(已阵亡,由副师长代理)、第3师师长董振邦少将;
· 第2军军长赵志远中将,率领第4师师长马占山少将、第5师师长李向阳少将、第6师师长王近山少将(已壮烈牺牲,由副师长代理);
· 第3军军长何建明中将,率领第7师师长张大山少将、第8师师长刘长河少将、第9师师长韩卫东少将。
第12集团军总司令陈子忠中将、副总司令王耀武中将领军立于右翼。下辖:
· 第4军军长黄伯韬中将;
· 第5军军长杜聿明中将;
· 第6军军长关麟征中将。
第13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中将、副总司令傅作义中将领军立于左翼。下辖:
· 第7军军长刘汝明中将;
· 第8军军长商震中将;
· 第9军军长何基沣中将。
第14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中将、副总司令胡宗南中将领军殿后。下辖:
· 第10军军长王陵基中将;
· 第11军军长卢汉中将;
· 第12军军长白崇禧中将。
直属部队在韩卫东中将的统一指挥下,炮兵、装甲兵、工兵、特种作战部队依次排列,美式装备在火光中泛着冷冽的寒光。
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晨曦初现。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声。一列车队缓缓驶入会场,在场将士齐齐立正敬礼。
蒋介石在侍从官的簇拥下走上阅兵台。他今天特意穿上了特级上将礼服,胸前佩满勋章。
\"开始吧。\"蒋介石向林文澜点头示意。
林文澜向前迈出一步,面对台下二十万将士。扩音器将他的声音传遍黄河两岸:
\"弟兄们!\"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天动地:\"效忠党国!誓死杀敌!\"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边!\"林文澜的声音在黄河上空回荡,\"在我们的身后,是饱经战火的神州大地;在我们的面前,是践踏我们山河的日寇铁蹄!\"
他停顿片刻,让每一个字都深深印入将士心中。
\"四万万同胞在看着我们!千千万万死难英灵在看着我们!历史,在看着我们!\"
台下鸦雀无声,只有黄河的咆哮与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北上反攻。\"林文澜的声音突然提高,\"我告诉他们:因为我们是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家卫国,收复河山!\"
\"保家卫国!收复河山!\"二十万人齐声高呼,声浪震得脚下的土地都在颤抖。
林文澜举起右手,全场顿时肃静。
\"这一战,不是为了个人荣辱,不是为了派系利益!这一战,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经历战火!是为了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他接过周志宏递来的军旗,猛地展开。青天白日满地红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现在我命令:第十战区全体部队,北上!\"
军乐队奏响《陆军进行曲》,二十万大军开始有序开拔。四个集团军按照预定序列,依次渡过黄河。钢铁洪流般的队伍沿着黄河北岸向东行进,脚步声震天动地。
蒋介石走到林文澜身边,望着行进的部队:\"这一去,事关重大。华北不比缅甸,那里的情况更不乐观。\"
\"学生明白。\"林文澜沉声道,\"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听说你把家小都送回老家了?\"
\"是。此去九死一生,不能连累家人。\"
蒋介石深深看了他一眼:\"活着回来。党国需要你这样的将领。\"
\"学生定当竭尽全力。\"
送走蒋介石后,林文澜立即召集各集团军司令开会。
\"根据情报,日军在河北的防御工事主要集中在平汉铁路沿线。\"林文澜指着作战地图,\"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切断这条补给线。\"
\"总座,\"韦云淞起身,\"第11集团军请求担任先锋。\"
\"准。\"林文澜点头,\"第11集团军沿安阳、邯郸一线推进,务必在一周内拿下邯郸。\"
\"是!\"
\"第12集团军负责侧翼掩护,防止日军从山东方向增援。\"
陈子忠起立:\"明白!\"
\"第13集团军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
卫立煌敬礼:\"是!\"
\"第14集团军负责后勤保障和交通线安全。\"
汤恩伯肃立:\"遵命!\"
部署完毕,林文澜走出指挥部,翻身上马。他要亲自为先锋部队送行。
行军路上,士兵们看到总司令亲自前来,纷纷振臂高呼。林文澜在马上向将士们还礼,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庞。
\"总司令!\"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林文澜低头,看见一个最多不过十六七岁的小战士正向他敬礼。
\"多大了?\"林文澜勒住马缰。
\"报告总司令,十七岁!\"
\"怕不怕?\"
\"不怕!\"小战士挺起胸膛,\"跟着总司令打鬼子,死了也光荣!\"
林文澜心中一震。他跳下马,轻轻为小战士整理军装:\"记住,我要你们活着打胜仗,不要你们死了当英雄。\"
\"是!\"小战士的眼圈红了。
傍晚时分,先锋部队抵达黄河渡口。工兵部队已经在河上架起浮桥,部队开始连夜渡河。
林文澜站在河堤上,望着如长龙般行进的部队。周志宏悄悄来到他身边:
\"总座,夫人托人送来一封信。\"
林文澜接过信,却没有立即打开。他望着北岸的点点火光,那是先头部队在建立桥头堡。
\"告诉家里,一切安好。\"
\"是。\"
凌晨三点,林文澜突然被炮声惊醒。他猛地坐起,抓起望远镜冲出指挥车。
北岸方向,火光冲天,炮声隆隆。
\"报告!先头部队在北岸与日军交火!\"
\"具体情况?\"
\"日军一个联队试图偷袭我桥头堡,被韦司令部队击退。现在正在激战。\"
林文澜冷笑:\"来得正好。命令韩卫东的炮兵部队,立即对北岸日军阵地进行火力覆盖。告诉韦云淞,我要在天亮前看到战果。\"
\"是!\"
炮火映红了半边天。林文澜站在河堤上,通过望远镜观察战况。美式105毫米榴弹炮的威力果然不凡,日军阵地很快陷入一片火海。
一小时后,捷报传来:日军溃退,歼敌五百余人,俘获大量武器装备。
\"打得好!\"林文澜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通令嘉奖参战部队。\"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黄河上时,北岸已经牢牢控制在国军手中。大批部队正在有序渡河,工兵部队开始在河上架设第二座浮桥。
林文澜在韦云淞的陪同下视察前线。战场尚未打扫完毕,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
\"总司令,\"韦云淞指着前方的阵地,\"这就是昨晚的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林文澜注意到,阵地上还散落着日军士兵的尸体和破损的武器。但他更注意的是那些正在整修工事的士兵们。
\"伤亡情况如何?\"
\"阵亡五十七人,伤一百二十三人。大部分是新兵。\"
林文澜沉默片刻:\"把阵亡将士的名单整理好,厚加抚恤。他们都是英雄。\"
\"是。\"
正午时分,林文澜在北岸建立了前进指挥部。他站在指挥部外,望着源源不断渡河的大军。
\"总座,照这个速度,三天内全军都能渡过黄河。\"周志宏报告。
\"不够快。\"林文澜摇头,\"日军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命令孙立诚的工兵部队,今晚再架设两座浮桥。\"
\"是!\"
夜深了,林文澜却毫无睡意。他走出指挥部,登上附近的一处高地。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渡口,只见黄河之上,四座浮桥灯火通明,部队正在连夜渡河。
北岸,先头部队已经建立起绵延数十里的防线。更远处,侦察部队正在向纵深推进。
\"总座,风大,回去吧。\"副官为他披上大衣。
林文澜摇摇头,目光依然望着北方。在那里,有无数城镇等待解放,有无数同胞等待拯救。
\"通知各集团军司令,明日凌晨召开作战会议。\"他突然转身,\"是时候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了。\"
\"是!\"
回到指挥部,林文澜在地图上画下一个又一个箭头。这些箭头如利剑般直指华北腹地,预示着一场更大规模的反攻即将开始。
窗外,黄河在月光下奔腾不息,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民族不屈的意志。而更远的地方,黎明的曙光正在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