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六日,清晨五点,津浦路方向。
天色将明未明,第13集团军残部被围在了一个叫马头镇的小村庄里。卫立煌站在镇中央的祠堂屋顶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四周日军的动向。镇子外围,日军第22师团和第116师团的士兵正在加紧构筑工事,显然是要困死他们。
\"总司令,弹药不多了。\"第7军军长刘汝明拖着受伤的腿走过来,\"每人平均不到二十发子弹,手榴弹也所剩无几。\"
卫立煌放下望远镜,面色凝重:\"告诉弟兄们,节约弹药。第15集团军应该快到了,我们再坚持一下。\"
就在这时,东面突然传来密集的枪炮声。所有将士都精神一振。
\"是我们的援军!\"士兵们相互传告,疲惫的脸上重新燃起希望。
在东面五里外,第15集团军司令孙立人亲自率领部队发起进攻。这位以果断着称的将领选择在黎明时分发动突袭,正是要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命令第1师正面强攻,第2师从左翼包抄,第3师作为预备队。\"孙立人站在装甲车上指挥,\"一定要在天亮前打开缺口!\"
第15集团军的炮兵首先发威,炮弹准确地落在日军阵地上。与往常不同,这次炮击异常精准,显然是经过了周密侦察。
\"突击!\"第1师师长郑洞国亲自率部冲锋。
士兵们如猛虎下山,向日军阵地扑去。刚刚经历一夜战斗的日军显然没有料到中国军队会在这个时间发动如此猛烈的进攻,一时间阵脚大乱。
但是日军很快稳住了阵脚。第22师团长亲自到一线指挥,组织起顽强抵抗。
\"报告总司令,左翼进展顺利,但正面进攻受阻。\"
孙立人面色不变:\"命令装甲部队投入战斗。\"
十二辆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轰鸣着冲向日军阵地。这些坦克虽然装甲不厚,但机动性很好,很快突破了日军的第一道防线。
\"反坦克炮!快调反坦克炮!\"日军军官大声呼喊。
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很快被调上来,但是中国军队的炮兵立即进行压制射击。
在马头镇内,卫立煌看到战机,立即命令部队配合突围。
\"全体上刺刀!\"卫立煌拔出佩剑,\"跟援军会师!\"
被困多时的第13集团军将士如出闸猛虎,向镇外冲去。内外夹击之下,日军的包围圈开始动摇。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意外发生了。
\"报告总司令!日军第9师团从北面赶来增援!\"
孙立人心中一沉。如果让日军援军赶到,不仅解围行动可能失败,第15集团军自己也可能陷入危险。
\"命令第3师立即北上阻击!\"孙立人果断下令,\"其他部队加快进攻速度!\"
在北面,第3师师长戴安澜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部构筑阻击阵地。他们刚刚进入阵地,日军第9师团的前锋就到了。
\"放近打!\"戴安澜沉着指挥。
当日军进入射程时,阵地上所有的武器同时开火。但是第9师团是关东军精锐,战斗力极强,很快就发起了猛烈反击。
\"坦克!日军坦克!\"
十余辆一式坦克出现在战场上,向第3师阵地压来。
\"火箭筒分队,准备战斗!\"
反坦克手们勇敢地迎击日军坦克,但是日军的伴随步兵火力很猛,不断有反坦克手中弹倒地。
\"师长,右翼阵地被突破!\"
戴安澜亲自率领警卫连赶往右翼。激烈的白刃战在阵地上展开,戴安澜连续刺倒了两名日军士兵,但自己也负了伤。
与此同时,在主战场,第15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的会师行动也遇到了顽强抵抗。
\"报告总司令,日军第22师团组织了敢死队,正在疯狂反扑。\"
孙立人通过望远镜看到,成群的身绑炸药的日军士兵正向他的坦克部队冲来。
\"命令步兵保护坦克!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激烈的战斗在每一个角落进行。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上午八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在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后,第15集团军终于与第13集团军会师。
\"立煌兄!\"孙立人跳下装甲车,快步走向卫立煌。
\"抚民兄!\"卫立煌激动地握住孙立人的手,\"你们来得太及时了!\"
但是两位将领都知道,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日军第9师团正在猛攻第3师阵地,如果不立即撤退,很可能再次被包围。
\"立即组织撤退!\"孙立人果断下令,\"第15集团军断后,第13集团军先撤。\"
撤退行动立即开始。第13集团军的伤员被优先运送,其他部队有序后撤。
在第3师阵地上,戴安澜正在指挥部队进行最后的抵抗。
\"师长,总司令命令我们立即撤退!\"
戴安澜看了看正在疯狂进攻的日军,摇了摇头:\"现在不能撤。告诉总司令,我们至少还需要一个小时。\"
他转身对官兵们说:\"弟兄们,我们的任务是掩护主力撤退。就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完成任务!\"
\"誓与阵地共存亡!\"官兵们齐声高呼。
激烈的阻击战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第3师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为主力撤退赢得了宝贵时间。
上午十时,当戴安澜率领残部开始撤退时,全师已经伤亡过半。
\"报告总司令,撤退完成。第13集团军已经安全转移到第二道防线。\"
孙立人长舒一口气,但是心情依然沉重。这次解围行动虽然成功,但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中午时分,各部队的伤亡统计陆续报来。
\"报告总座,此次作战,我军伤亡约八千人,其中第15集团军伤亡三千五百人,第13集团军伤亡四千五百人。估计歼敌七千人。\"
林文澜在司令部内沉默良久。虽然成功解围,但是这样的消耗战对第十战区很不利。
\"命令各部队,立即转入休整。特别是第13集团军,需要时间恢复战斗力。\"
然而,日军显然不打算给第十战区休整的机会。下午二时,侦察机报告,日军正在调集新的部队,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总座,根据情报,日军第24师团已经抵达保定,第8师团也在向石门移动。\"
林文澜走到地图前,面色凝重:\"看来下村定是要跟我们决战了。\"
他沉思片刻,对周志宏说:\"立即向重庆发电,请求增援。同时,命令各部队做好打恶仗的准备。\"
在保定前线,黄伯韬也接到了日军增兵的消息。他立即召集各军师长开会。
\"诸位,\"黄伯韬指着地图说,\"日军第24师团是关东军精锐,装备和训练都是一流的。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第1军军长陈刚建议:\"军座,我建议采取纵深防御,节节抵抗,消耗日军兵力。\"
\"同意。\"黄伯韬点头,\"但是记住,我们的任务是迟滞日军进攻,为主力调动赢得时间。不能硬拼,要灵活机动。\"
新的作战方针很快传达给各部队。第十战区的将士们都知道,接下来将是一场更加残酷的战斗。
傍晚时分,林文澜亲自来到第13集团军驻地慰问官兵。看到伤亡惨重的部队,他的心情格外沉重。
\"总司令!\"伤兵们看到林文澜,纷纷想要起身。
\"都躺着,都躺着。\"林文澜连忙示意,\"你们都是英雄,第十战区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贡献。\"
在一个帐篷里,林文澜见到了身受重伤的戴安澜。
\"总座...\"戴安澜挣扎着想坐起来。
林文澜按住他:\"安澜,你做得很好。没有你们的牺牲,第13集团军就全军覆没了。\"
戴安澜虚弱地笑了笑:\"这是我们的职责。\"
巡视完医院,林文澜的心情更加沉重。这些忠诚勇敢的将士,本该有更好的未来,现在却因为战争而伤残。
\"总座,\"周志宏轻声说,\"天色晚了,回去吧。\"
林文澜摇摇头:\"再去看看第15集团军。\"
在第15集团军驻地,孙立人正在组织部队修复工事。看到林文澜,他立即迎上来。
\"总座,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弟兄们。\"林文澜拍拍孙立人的肩膀,\"今天这一仗,你们打得很漂亮。\"
孙立人叹了口气:\"漂亮是漂亮,但是代价太大了。第3师伤亡过半,戴安澜也负了重伤。\"
\"我知道。\"林文澜沉重地说,\"但是战争就是这样残酷。我们要做的,是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夜幕降临,华北平原上暂时恢复了宁静。但是每个人都知道,这很可能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更残酷的战斗,正在等待着第十战区的将士们。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