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城的手指从琵琶弦上抬起,最后一个音符仿佛还带着金戈铁马的余韵,在演播厅凝滞的空气中幽幽盘旋,尚未完全消散时,网络世界,尤其是《闪光吧!少年!》的官方直播页面,已经提前进入了彻底的疯狂状态。
这种疯狂,在主持人用颤抖的声音试图总结,沈怀远教授激动地站起身,而江城轻飘飘扔出那句“我有点饿了,想去食堂看看晚饭吃什么”之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直播画面的右侧,那原本用于实时互动的弹幕区,此刻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字滚动,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席卷一切的数字雪崩!
起初,在江城演奏《十面埋伏》的整个过程中,弹幕的密度是逐渐增大的。
从曲子伊始,琵琶声如雨点般急促落下,描绘出大战前的紧张氛围时,零星飘过一些:
“???”
“这前奏……有点东西啊?”
“不是吧,他来真的?”
随着旋律推进,节奏加快,铿锵之声如刀剑相击,马蹄踏碎山河,弹幕开始变了:
“卧槽!卧槽!我汗毛竖起来了!”
“这真的是选秀舞台?我不是在看国家大剧院的演出?”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手机!”
“隔着屏幕我都感觉到杀气!”
“江城!!!你是我的神!!!”
当乐曲进入高潮,那连续不断的轮指、扫弦,将战争的惨烈、项羽的悲愤渲染到极致时,弹幕几乎覆盖了整个屏幕,密密麻麻,层层叠叠,不暂停根本看不清画面:
“啊啊啊啊啊!炸了炸了!”
“我窒息了!真的窒息了!”
“这技术力!内娱还有谁?!我就问还有谁!”
“非遗协会!快来看神仙!”
“之前说江城假弹的滚出来挨打!这能假弹?”
“泪目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想哭。”
“项王!是末路项王的悲歌!”
而当江城最后那个戛然而止,归于一片死寂的收音,以及他脸上那片刻的空白与疏离时,弹幕出现了短暂的凝滞,随即是井喷式的爆发:
“…………(一片无言的省略号)”
“我人没了。”
“给大佬跪了,膝盖已碎。”
“这不是表演,这是艺术!”
“听得我热血沸腾然后又透心凉……”
“江城:我弹完了,你们自己体会。”
“这逼格,直接突破大气层!”
然而,这一切的震撼、赞美、惊叹,在江城那句“饿了,想去食堂”出来之后,全都化为了同一股力量——对这种极致反差感的疯狂玩梗和爆笑!
直播信号切断前的最后几秒钟,弹幕是这样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刷屏)”
“来了!他带着他的经典收尾走来了!”
“艺术?不存在的!干饭人,干饭魂!”
“沈教授:我emo了…(表情包)”
“主持人:救救我救救我救救我!”
“严导:我就知道!(拍大腿)”
“从《广陵散》到《十面埋伏》,逼格拉满,然后‘饿了’瞬间落地,这操作我给满分!”
“江城:我只是一个无情的吃饭机器,弹曲子只是副业。”
“《论如何用一句话让全场专家和观众沉默》”
“这才是真正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他拂去的是琴弦灰,想去的是食堂门!”
“快!镜头跟上!我要看城哥今晚吃什么!”
“食堂阿姨:压力山大,该怎么给神仙打饭?”
“非遗协会:我们正在讨论的文化瑰宝,他现在可能正在啃排骨。”
直播信号切断,屏幕变黑,显示“直播已结束”的字样。
但!这并没有阻止弹幕的狂潮!
无数迟来的、情绪无处安放的观众,以及那些被朋友紧急呼叫、从各种渠道蜂拥而至的路人,依然疯狂地涌向这个已经黑屏的直播间,将满腔的激动和吐槽欲,倾泻在弹幕区和评论区。
黑屏之上,弹幕依旧以每秒数百条的速度刷新着:
“卧槽!我来晚了!只看到个黑屏!谁能告诉我江城是不是真的弹了《十面埋伏》?”
“前面的,是真的!而且是用一把破琵琶弹的!直接把非遗协会大佬弹哭了!”
“然后他下台第一件事是去食堂吃饭!(狗头)”
“求录屏!求完整视频!哪个好心的姐妹有!”
“微博已经炸了!快去看热搜!”
“江城!内娱唯一真神!又强又懒又沙雕!”
“我宣布,从今天起,我就是江城的铁杆‘咸鱼粉’!”
“咸鱼后援会在哪里?速速组织起来!”
“这直播效果,严导做梦都要笑醒了吧?”
“笑醒?严导现在估计在头疼怎么‘管理’这个不受控制的瑰宝了!”
“其他练习生:我们是来比赛的,江城是来修仙顺便参加个节目的。”
“王撕聪:我练琴十年,不如他梦里一游?(笑哭)”
“吴签签粉丝呢?怎么不跳了?出来走两步啊?”
评论区更是彻底沦陷,热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点赞顶起:
热评第一:“江城:我弹《十面埋伏》用了十分钟,但惦记食堂想了一小时。(赞 25.8万)”
热评第二:“沈怀远教授解读:‘饿了’是一种境界,是艺术回归生活,是赤子之心!(赞 18.9万)” 下面回复:“教授:他放屁都是仙气!\/ 网友:教授您滤镜太厚了!”
热评第三:“节目组后台数据:直播在线人数峰值突破节目开播以来最高纪录,服务器短暂宕机。(赞 15.3万)” 回复:“技术小哥:我一边修服务器一边跪着看直播!”
热评第四:“科普:《十面埋伏》琵琶武曲巅峰,难度极高,江城演绎版本被多位业内大佬誉为‘近十年最佳现场之一’。(赞 12.1万)”
热评第五:“所以……他今晚到底吃了红烧排骨还是糖醋里脊?在线等,挺急的。(赞 10.5万)” 回复:“前方线报:阿姨给他打了双份!冒尖的那种!”
……
不仅仅是官方直播间,整个中文互联网,但凡是能讨论娱乐、文化、音乐的地方,几乎全都被“江城”和“十面埋伏”刷屏。
微博热搜榜前二十,有十二条与江城相关:
#江城 琵琶#(爆)
#江城 十面埋伏#(爆)
#破琵琶弹出千古绝响#(热)
#非遗协会沈怀远盛赞江城#(热)
#江城 我饿了#(热)
#今天江城吃饭了吗#(新)
#江城 摆烂王还是艺术大师#(新)
#内娱唯一真神江城#(新)
#王撕聪 钢琴#(甚至王撕聪的热搜下面,也全是讨论江城的)
#杨锦鲤为江城打call#(热)
各大论坛,如知乎、贴吧、豆瓣小组,瞬间涌现出无数个分析帖、讨论帖、直播反应帖。
知乎热榜第一:“如何评价《闪光吧!少年!》选手江城在隐藏才艺环节演奏的琵琶曲《十面埋伏》?”
下面迅速聚集了数以千计的回答,有从音乐技巧分析的,有从艺术表现力解读的,有从传统文化传承角度探讨的,当然,也少不了对“饿了”神句的玩梗和哲学(?)思考。
豆瓣八卦小组,首页飘满江城相关帖子:
【直播楼】江城一曲《十面埋伏》封神!进来尖叫!
【理性讨论】江城的技术在琵琶界到底什么水平?
【哈哈哈哈】没人觉得江城最后那句“饿了”是今晚最佳吗?
【拉踩】吴签签粉丝还敢说江城是废物吗?脸疼不疼?
【cp向】杨锦鲤火速发博,这对是不是有点好磕?
短视频平台,江城的演奏片段被无数账号剪辑发布,配上各种燃向bGm或者沙雕字幕,点赞评论量飞速增长,迅速登上热门。
甚至连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游戏主播、美妆博主、财经博主,都开始在自己的直播或视频里提及江城,称之为“现象级人物”、“打破次元壁的存在”。
这股由江城掀起的风暴,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选秀节目的范畴,成为了一场席卷全网的文化狂欢和社交盛宴。
而此刻,这场风暴的核心,引发这场数字世界剧烈“地震”的震源,正坐在食堂冰冷的塑料椅子上,专注地挑出糖醋里脊里不小心混入的姜片,并认真考虑着,明天早餐的豆浆,要不要加糖。
他偶尔抬眼,能看到远处一些工作人员和少数几个练习生投来的、混杂着震惊、崇拜、好奇甚至一丝畏惧的目光。
但他并不在意。
网络上的喧嚣,赞誉与争论,对他而言,如同远处传来的、模糊不清的背景噪音。
还不如食堂阿姨今天多给的一勺排骨来得实在。
他吃完最后一口饭,将餐盘送到回收处,慢悠悠地晃出了食堂,朝着宿舍的方向走去。
今晚,应该能睡个好觉吧?
他希望如此。
至于那爆炸的直播间,那屠榜的热搜,那无数因他而沸腾的言论……
关他什么事呢?
他只是一个有点饿、并且刚刚吃饱了的普通练习生罢了。
嗯,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弹琵琶稍微厉害那么一点点。
喜欢说好的摆烂,粉丝非要我当顶流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说好的摆烂,粉丝非要我当顶流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