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阁的“听雪轩”果然是一处绝佳的藏身之所。几日下来,外界风声鹤唳,搜捕的动静时远时近,却始终未曾波及到这秦淮河畔的温柔乡深处。在苏蕙的精心调理和柳如是提供的安静环境下,陆昶的伤势恢复得极快,苍白的脸上已有了血色,虽左臂仍不便用力,但日常行走坐卧已无大碍。
是夜,月华如水,透过雕花木窗洒入轩内,在地面铺开一片清辉。谢道韫与王璎皆在轩中相伴,阿罗在一旁小心地烹着茶,苏蕙则在外间调制药膏。经过这几日的生死与共,几人之间少了许多虚礼客套,多了几分患难与共的默契。
陆昶披着一件柳如是提供的素色宽袍,立于窗前,望着窗外秦淮河上星星点点的灯火,以及那轮高悬的皎洁明月。他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方“云岫”私印,心中感慨万千。从遇刺濒死到辗转藏匿,从被动挨打到如今稍得喘息,其间艰险,不足为外人道。然而,正是这生死边缘的行走,让他对自身、对时局有了更清醒的认知。
他想起自己之前关于文韬武略的思索,又联想到眼下困境与胸中抱负,一股难以抑制的激荡之情在胸中涌动。他转过身,目光扫过静坐的谢道韫与面露关切的王璎,忽然开口,声音清朗而沉静,带着一种历经磨难后的通透:
“这几日困居于此,静极思动,偶得几句歪诗,不吐不快,还请二位品鉴。”
谢道韫抬眸,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与兴趣。王璎更是微微坐直了身子,凝神细听。
陆昶略一沉吟,缓步走到书案前。案上纸墨笔砚俱全,他并未提笔,而是以指代笔,在虚空中缓缓划动,仿佛在勾勒无形的文字,朗声吟道:
“折扇挥洒书风流,奕棋捭阖尽韬略。”
起首两句,便带着一股挥斥方遒的意气。折扇轻摇,看似风流不羁,实则胸藏沟壑;弈棋对局,方寸之间,尽是纵横捭阖的韬略智慧。这既是他对自己以往状态的某种反思过于侧重“风流”表象,韬略未尽其功,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当以更沉稳、更睿智的姿态,去面对这盘天下大棋。
谢道韫微微颔首,这两句气度不凡,已见格局。
陆昶语调微转,带上一丝历史的苍茫与对现实的叩问:
“万古流芳青史名,不见古人还望今,白衣卿相谁执笔,绘画人间百态生。”
青史留名,固然是千古文人的追求,然而古人已矣,空留其名,今人当如何自处?那些身着白衣、未曾显达却有卿相之才的人,谁又来执笔描绘这人间百态,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篇章?这其中,有对历史规律的洞察,更有一种跃跃欲试、欲要参与其中、留下印记的强烈意愿。他陆昶,难道就不能是那个执笔描绘人间百态、甚至影响时局走向的“白衣卿相”吗?
王璎听得心潮起伏,她从那诗句中,听出了陆昶哥哥深藏的抱负与不甘。
最后,陆昶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冲破桎梏、直上九霄的豪情:
“但乘扶摇入九霄,风云浮动日月并!”
只待时机一到,便可借势而起,直入九重云霄!届时,风云为之涌动,日月与之同辉!这是何等的自信与气魄!纵然此刻潜龙在渊,身受桎梏,但他心中的志向,却从未熄灭,反而在磨砺中变得更加炽热与坚定。
诗句吟罢,听雪轩内一片寂静。唯有窗外隐约的丝竹声和秦淮河的流水声,仿佛在为这诗句作注。
谢道韫目光灼灼地看着陆昶,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眼前这个青年。她素知陆昶有心机、有手段,却未曾想他胸中竟有如此丘壑。这诗句,已非简单的抒怀,更是一种宣言,一种在逆境中昂然不屈、志在云霄的宣告。她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赏:“好一个‘奕棋捭阖尽韬略’,好一个‘但乘扶摇入九霄’!陆县公此诗,志向高远,气魄雄浑,道韫佩服。”
她听出了诗中的决心,也明白了陆昶借此诗向她们传达的信号——他不会就此沉沦,他将以更积极的姿态,运用文韬武略,去搏一个未来。
王璎更是心旌摇曳,她望着沐浴在月光下、身形尚显单薄却目光熠熠的陆昶,只觉得此刻的他,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耀眼。那诗句中的风流、韬略、抱负、豪情,交织成一个复杂而充满魅力的形象,深深印刻在她心中。“陆昶哥哥……”她喃喃低语,眼中满是倾慕与复杂难言的情愫。
陆昶看着二女的反应,心中微暖。他吟此诗,一是抒怀言志,二也是借此向这两位目前最重要的盟友表明心迹,凝聚共识。
“诗虽粗陋,却是昶肺腑之言。”陆昶走回榻边坐下,神色恢复平静,但眼神依旧锐利,“如今我们暂得安稳,但绝非高枕无忧。孙泰与其幕后之人绝不会善罢甘休,三月初三之期渐近,我们必须主动出击。”
“县公有何打算?”谢道韫问道,态度已然将陆昶放在了平等合作,甚至隐隐主导的位置上。
“首先,需与张弘取得联系。”陆昶沉声道,“天师道内部清洗,张弘处境必然艰难,但他手中掌握的力量和情报至关重要。柳大家这里,或许有渠道可以避开孙泰的耳目。”
“其次,”他看向谢道韫,“谢姑娘,还需劳烦你,通过谢家的渠道,将‘司马曦与天师道勾结,意图借上巳节生变’的消息,以更巧妙、更令人信服的方式,递到该听到的人耳中。不必指名道姓,只需引起猜忌与警惕,打乱他们的部署。”
“最后,”陆昶目光深邃,“我们需要一把能斩断乱局的‘利刃’。幼度在徐州,或可成为关键。但如何动用这把‘利刃’,何时动用,需慎之又慎。”
他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既有远虑(联系张弘、布局长远),亦有近忧(制造混乱、借力打力),更着眼于关键力量(徐州兵)的运用。这正是文韬武略结合的具体体现。
谢道韫仔细听着,眼中异彩连连。陆昶的安排,与她心中所想不谋而合,甚至更为大胆周全。“县公思虑周详,道韫定当全力配合。”
王璎看着瞬间进入谋划状态的陆昶,心中既感骄傲,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她知道,那个会在她面前吟诗抒怀的陆昶哥哥,已然更多地成为了一个需要运筹帷幄、直面风浪的谋士与战士。
折扇挥洒书风流,奕棋捭阖尽韬略。 他正将心中的风流意气,转化为棋盘上的步步为营。
但乘扶摇入九霄,风云浮动日月并! 而这小小的听雪轩,或许正是他等待风起、蓄势待发之地。
夜色更深,听雪轩内的烛火却亮至深夜。一场围绕上巳节、针对天师道与幕后黑手的反击序幕,就在这诗声与谋略交织的夜晚,悄然拉开。潜龙已睁眼,只待风云动。
《东晋风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东晋风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