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站里的光线有些暗,两个柜台后面,工作人员正忙着称重、记账。
一个戴着套袖的中年收购员见李向阳东张西望的看着,习惯性地招呼了一声:“小伙子,卖啥?”
李向阳略带歉意地笑了笑,摇了摇头,“不好意思同志!我卖的东西,您这儿怕是不收——就是路过,好奇进来看看。”
这话反而引起了收购员的兴趣。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打量着李向阳和他那沉甸甸的背篓:“哦?那你卖的是啥稀罕物?说来听听嘛。”
“没啥稀罕的。”李向阳老实的回答道,“就是些小鱼干!”
“鱼干?”收购员还没说话,旁边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李向阳循声望去,只见靠近门口的长条木凳上,坐着一个穿着灰色涤卡中山装的中年男人。
这人约莫四十多岁,身材微胖,面色红润,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口袋里插着一支钢笔。
他的身旁,放着六七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散发着浓郁的菌香气。
他刚才一直在端坐着喝茶,所以李向阳也没多关注。
此刻,这位微胖的中年人正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小伙子,你的鱼干拿来我看看。”他招了招手,语气挺和善。
李向阳连忙走过去,放下背篓,扒开布袋,露出里面油亮的小鱼干。
那人伸手抓起一把,凑到眼前仔细端详,又放到鼻子下嗅了嗅。
紧接着,他捏了捏鱼身的硬度,再拿起两条小鱼掰了掰,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小伙子,你这鱼干……没腥臭,也没有脱骨,不是太阳晒的吧?
李向阳有些意外,点头承认道:“是的大哥,您好眼力,我是用松木烘的!”
“嗯!”他点点头,把手里的鱼干放回背篓,“怎么卖的?”
“一块五一斤。”李向阳报出价格。
中年人听了,没还价,反而笑了笑,“你这鱼干品质不错,这个价……我都要了!”
“哎呀!您是识货人!”李向阳心头一喜,连忙把秤从背篓里抽了出来。
中年人看着李向阳,认真地说道,“如果你能保证都是这个品质,以后可以给我长期供货。”
他的话,让李向阳大喜过望,这简直是想啥来啥啊!
正要答应,听中年人又补充了一句:
“我在城里开了个小饭馆,托收购站的朋友收了一批鸡油菌和牛肝菌,今天过来取货。是这,我给你留个地址,以后方便送货。”
城里?送货?李向阳脸上的喜色瞬间凝固了。
苦笑了一下,他解释道,“大哥,送货的话,可能要晚一点!我现在……还没自行车。正想办法弄票呢,不确定啥时候能买上……”
“没车啊?”中年人眉头微微一皱。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
“老韩,那个顺路车来了!”柜台后那戴着套袖的收购员喊了一声。“你快点啊,我让人先给你装货。”
那个被叫作“老韩”的抬手示意了下,又看了看李向阳年轻却透着沉稳的脸,沉吟了片刻,伸手从自己涤卡上衣的内兜里摸索了一阵,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片,在李向阳眼前晃了晃。
那纸片上印着清晰的图案和“自行车购买券”几个大字,下方盖着鲜红的印章——正是一张“永久”牌自行车票!
“小伙子!”中年人脸上重新露出笑容,“咱们既然遇到了,也是缘分,你看这样行不行?你这些鱼干,我也不给你钱了,就用这张自行车票跟你换!”
“不过,你得答应我!从下个月起,每月至少给我供一百斤这个品质的鱼干!咋样?”
李向阳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手里的秤砣差点滑落——自行车票换鱼干?还包了以后的销路?这好事全让自己遇上了?
而且,一百斤的话,真不算多,鱼方子的收获,即便到了冬月,也是足够的。
“成!咋不成!我应下了!”估摸着对方赶时间,他连忙回道。
“说话算话?”对方伸出了右手。
“您放心,绝对算话!”李向阳也连忙伸出手,和对方紧紧地握了握。
接过“老韩”递过来的那张自行车票,看着他拎着装着鱼干的布袋子走出了收购站的大门,李向阳张大了嘴巴,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困扰他多日的“钥匙”,就这么猝不及防地、以一种他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来到了他的面前!
和收购站那戴套袖的收购员打了个招呼,表达了感谢,李向阳背上背篓,压下了去供销社看看的念头,匆匆往家走。
之所以不去供销社,原因也很简单:虽然票有了,但是钱不够——这时候一辆永久二八大杠,至少要一百七八。
他手头加上今天卖鱼的钱,也不过一百二三。
只是出了门,他才发现,刚才只顾着高兴和激动了,这会儿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找个饭馆,进去点了一份六两的扯面。
坐下以后,才发现早上坐船遇到的赵红苗也在,他要了一份蒸面,已经快吃完了。
见他正看着自己,李向阳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随后坐到椅子上开始剥蒜。
吃完扯面,结账的时候,才知道饭钱已经被赵红苗结过了。
这让李向阳有点意外,甚至困惑: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但稍加思索,他也释然了——年轻人嘛,正是最讲义气、重情义的阶段。
知道自己是姐姐的救命恩人,用这种方式表达一下善意,也再正常不过了。
自行车的事情解决了,回龙王沟的路上,李向阳的脚步仿佛踩着云彩。
背篓空了,心里却被前所未有的希望填得满满当当。
那张薄薄的自行车票被他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隔着衣服都能感觉到它滚烫的温度。
脑海里,车轮碾过的画面越来越清晰,他仿佛已经听到了链条转动的轻响。
有了车,一切都将不同!
鱼干能卖得更远、更快,泥鳅黄鳝的计划也能实现,甚至……那场压在心头的灾难,也被这即将到来的喜悦驱散了几分。
踏上院坝,已是晌午了,父母都在家。
“爸!妈!”李向阳清脆的打了声招呼。
“回来了?鱼干卖得咋样?”张天会抬起头,看到儿子喜形于色的表情,有些诧异。
“卖完了!全部卖完了!”
放下背篓,李向阳又张口道,“爸,妈,有件事情要跟你们商量一下!”
见他郑重其事的样子,李茂春放下了手里正在编织的草鞋,眉头微皱,一脸疑惑。
张天会停下了正在摘着的豇豆,神情有几分紧张。
喜欢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