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村长家门口!给洪霞介绍的那个对象王建军他爸,揪住赵青山,骂得那叫一个难听!话里话外,还把你和洪霞扯在一起,说啥‘不清不楚’的……”
“赵青山那脾气哪受得了这个?差点打了起来!”他一边说,一边比画着,努力还原当时的场景。
“最后闹得不可开交,赵青山当场就喊洪霞把之前‘小看’王家送来的东西摔给王友福,直接就把婚退了!”
李茂秋看向侄子,眼中满是担忧,“向阳啊,王友福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你名字点出来了,说洪霞跟你……唉!这污水泼得满村都听见了……怕是对你不利啊!”
李向阳安静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事情果然朝着左德顺期望的方向发展了,而且闹得这么大,矛头直指他和赵洪霞。
“不过话说回来,洪霞那丫头……啧,真看不出来,硬气得很!”李茂秋继续说着。
“嗯?洪霞……她咋了?”李向阳装作不经意地问道。
“你是不知道!村长让她去拿东西退婚,她转身就去,一点没耽误……我要过来找你,走的晚了一点——王家人走后,村长气得手哆嗦,我看洪霞给他爸点烟,还在笑呢!”
“还在笑?”李向阳愣住了,这个反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嗯!确实在笑!”李茂秋笃定地说道。
二爹带过来这些信息,让李向阳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
一个模糊却又大胆的猜测在他心底升起:会不会赵洪霞对王建军,本就没有多少情意?王家的退婚闹剧,对她来说,反而是解脱?
要真是这样,自己会不会有机会?
这个念头让李向阳的心跳莫名加快了几分。
“向阳,现在咋弄?你啥情况,别人不知道,二爹能不清楚么?你就说让二爹揍啥吧?总不能由着让别人嚼舌根子吧!”见侄子不说话,李茂秋问道。
“二爹,你好好逮黄鳝!”李向阳收了心神,压低声音在李茂秋耳边说道,“等你侄儿子我成了万元户,把洪霞娶回来不就结了!”
说完,他自己先笑了起来。
李茂秋抬头看了看侄子,也跟着一阵大笑。
送走二爹,往烂泥田放黄鳝的时候,李向阳站在自己家院坝一侧,看着村长赵青山家的方向,陷入了沉思。
左德顺的阴谋暂时得逞了。
但赵洪霞那个笑容,却在他心底掀起了波澜。
这笑容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是无奈之下的强撑?还是真的……心有所向?
一个念头在他脑中泛了出来:他得找个机会,亲自问问赵洪霞。
不是为了辩解流言,而是想看清楚,那笑容背后,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心。
龙王沟的水再浑,他也要试着去摸一摸那块最关键的石头。
当日下午,昨晚抓了黄鳝的各家相继到李家来卖。
其中最少的周改翠家,二十多斤,拿到了七块钱。
最多的当然是王寡妇家,连今天白天钓的,一共七十多斤,拿到了二十多块钱。
王寡妇也听到了今天村长家的事情,很是担心。
李向阳嘱咐她好好逮黄鳝,晚上下田注意长虫,其他的不要管了。
“唉,村子里这么多人都在逮,不知道还能弄多少?”说到黄鳝,王寡妇有点悲观。
“嫂子,不一定在咱们村子逮啊!”李向阳一脸无语,“黄鳝这个东西,又不是有主的,别的村子你也可以去啊!”
一瞬间,李向阳又想到了“解放思想”这几个字……可是这个时候,人们真就这么单纯!
“哎呀!就是啊向阳,我咋没反应过来呢!”王寡妇四下看了看,高兴的手舞足蹈。“你这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这个下午,左德顺也没闲着。
他自是清楚趁热打铁的道理,开始在几个“信息集散地”晃悠。
老晒场的草棚下,谢家那烟雾缭绕的牌桌旁,还有那个几乎荒废但人气却不降的大队部……
晌午发生在村长家的那场闹剧,自然成了村民们热议的焦点。
左德顺心中暗喜,这正是他借风起浪的好时机。
“真没想到啊,洪霞丫头看着挺文静,闹出这种事……”一个婆娘一边揭牌,一边摇头。
左德顺立刻凑过去,“谁说不是呢!王友福那话怕不是空穴来风!李向阳那小子,以前啥名声?现在一下就能买自行车了?哪来的钱?哪来的票?”
他抛出关键质疑,引导大家往“不正当交易”上想。
然而,预想中的附和并未出现。
“话也不能这么说吧?”另外一个婆娘张口道。“李向阳以前的名声确实不假,可这阵子,人家起早贪黑,撒网、垒鱼方子,哪样不是实打实下力气?”
“黑蛋跟着他,成文成武那几个娃也在帮忙,一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哪还有那个闲工夫?”
“就是的!”旁边另一个纳鞋底的妇女接着道。
“那鱼方子边上搭的庵子,黑蛋、成文他们轮班,真要有点啥见不得人的事,能瞒得过这些半大娃娃?我看啊,就是有人见不得别人好!”
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左德顺被噎了一下,脸上有些挂不住,“那自行车票咋说?他李向阳凭啥就能弄到票?”
“票?”贺秀邦正好挑水路过,冷笑一声,“我倒是听我家黑蛋提过一嘴。向阳在镇上卖鱼干,碰上个识货的老板,拿自行车票跟他换了鱼干!”
贺秀邦顿了顿,拔高了声音,“我家黑蛋跟着干,这事我清楚,人家那钱挣得清清白白,咋就不能买自行车了?有能耐你也去逮鱼啊?在这儿卖钩子顶个球用!”
“好像不光是逮鱼,还收黄鳝!”旁边一个老汉插话进来,“听说是三毛一斤呢!”
“真的假的?那一斤黄鳝卖了就能换二斤盐啊!”有人问道。
“真的!好几个在那儿卖了,都给的现钱!”
众人的关注点一下子转移了。
李向阳家收黄鳝!三毛一斤!
这消息比村长家的八卦更劲爆,也更实在!
“黄鳝真能卖钱?哪有那么好的事啊?”
“听说是鞭杆粗细以上?说起来不小了!不过田沟里倒多的是!”
“李家这是真发财了?听说都买第二辆自行车了?”
“可不是嘛!我刚从李家院坝过,亲眼看见两辆新车并排停着的!”
“啧啧……这以后村里谁家办个喜事,想借个车啥的,是不是能找李家了?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借……”
“向阳那娃看着不像小气人,应该能行吧?你看他收黄鳝,给钱多痛快!”
左德顺傻眼了。
他精心准备的质疑,在“收黄鳝给现钱”这更具冲击力的现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村民们关注的重点,已经完全被“如何抓黄鳝换钱”以及“李家真有两辆车”这样的话题所取代。
他试图把话题拉回“李向阳和赵洪霞不清不楚”的轨道上,却发现根本没人接茬了。
“哼!一群眼皮子浅的东西!等着瞧!”左德顺在心里恶狠狠地咒骂着。
他知道,光靠嘴皮子煽动看来效果有限了。
但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谣言如同泥牛入海,巨大的挫败感将他淹没。
李向阳收黄鳝这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处,轻易就瓦解了他泼出去的脏水。
他得想别的办法,更狠的办法,让李向阳彻底翻不了身!
喜欢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