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也看到了他,眼睛明显亮了一下,却没着急打招呼——只是静静站在人群外。
等李向阳跟前买鱼的人少些了,她才落落大方走过去。
“哎,同志!又见面了!”她满脸笑意,“上次真是谢谢你了,光着急上班,都忘了问你叫啥名字了?”
“李向阳,劳动村的。”他笑了笑,顺手拿起一张芭蕉叶,裹了七八条糟鱼递过去,“自家做的,你尝尝?”
陈倩稍显意外,但也没推辞,“那多不好意思……谢谢啊!”
她双手接过,随后又问道:“你怎么跑金矿这边来了?我记得上次你说你在镇上卖鱼?”
“镇上卖一些,城里也送点。这糟鱼是新产品,拿来试试水。”李向阳一边给围过来的职工称鱼,一边回答。
“哦……”陈倩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朝家属区里面望了望,“我舅舅家在这边,今天休息,过来看看。诶,你等等我啊!”
说完,她拿着那包糟鱼,转身就小跑着进了家属院。
李向阳也没太在意,继续忙活着招呼顾客。
没过多久,陈倩又回来了,身边还跟着一个四十多岁,干部模样的男人。
“向阳同志,这是我舅舅,张武海,金矿后勤科的副科长。”陈倩介绍道,语气里还有点小得意。
张武海笑着冲李向阳点头,目光扫过快见底的货筐:“小伙子,你这糟鱼,我外甥女刚让我尝了,味道不错啊!”
“张科长您过奖了,我也是刚开始尝试。”李向阳客气地回应。
“听小倩说,你是在河里捕鱼卖?”张武海问道。
“对,我们村挨着月河,靠水吃水嘛。”
张武海点了点头,“刚小倩跟我说了,让我想办法从你这儿采购鱼……”
这话让李向阳眼睛一亮,他不由得朝陈倩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是这么个情况……”张武海继续说道。
“我们矿上食堂呢,一直也想丰富食材改善下职工伙食。但市场上的鱼,零零散散的,量少不说,大小也不均匀,实在不好弄。”
李向阳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确实是这个情况,由于怕割资本主义尾巴,别说八二年,到了八六年,秦巴地区才开始出现零星的养鱼户。
张武海又看了看李向阳,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你要是能保证供应,我们食堂可以长期要。就是有两个条件:
“第一,鱼要活的,大小得均匀,最好都是二两上下的鲫鱼,这样食堂好加工,分起来也方便!”
“第二,每次送货,量不能少,起码得够一顿吃的,按我们食堂的规模,一次最少得要四百五十条以上。”
“至于价格嘛……食堂采购有预算,只能按三毛钱一斤,你看咋样?”
把张武海的信息过滤了一遍,李向阳在心里飞快地盘算起来:
二两左右的鲫鱼,在河沟里是最常见的,平时卖价也就三四毛,还不好出货。三毛的单价看似不高,但关键是稳定!而且这个量,他完全能满足。
这等于给自家那些中小体型的鲫鱼找了个稳定的大客户,解决了最头疼的销路问题!
“行!张科长,这条件没问题!”李向阳点头,“大小我给您挑均匀了,数量也保证只多不少!”
“行!”张武海脸上露出了笑容,“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次你来,直接到后勤科找我就行!”
又简单聊了几句,约定了送货频率:最多三天一次!也就是说,四天、五天一次也行——毕竟,谁家食堂也不能天天吃鱼啊!
显然,张武海是个务实的人,他并不全是因为陈倩的关系而选择让李向阳供货,价格上也没有特别照顾。
这简单的供需约定,虽然有着时代的特殊背景:生产资料奇缺、物资极其匮乏、运输非常不便,以及思想的禁锢。
但更重要的是,虽然政策上已不拦着老百姓搞副业,但像公家食堂“跟农户合作”的事情,搁前些年想都不敢想的。
因为和个人合作,会有人说成“和资本主义沾边”。
张武海肯拍板,固然是为了职工伙食,可他也没揪着“个体供货”的名头纠结,只盯着“鱼够不够、价合不合理”,这份通透,在当下环境里,已是难能可贵。
当然,并不能说陈倩的作用不重要。
没有她的引荐,哪怕是李向阳的鱼烂在池子里,矿上食堂顿顿萝卜白菜,这能让双方都得实惠的事,也未必能成。
见正事谈完,张武海叫上陈倩准备离开。
李向阳连忙又利索地包了些糟鱼递过去——这当然不是考验干部,不过是对人家愿意帮忙的一点朴素回应。
收不收是一回事,自己有没有这份心意,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张武海不要,被陈倩笑着接了过去,随后挥手告别,跑着跟上了舅舅的步伐。
这意外拓展的销售渠道,让李向阳心情大好。
剩下的糟鱼也很快卖光,骑车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思也活泛起来:既然有了稳定渠道,也能腾出手准备找山洞、寻枪的事情了……
刚到家门口,妹妹小云就跑了过来:“二哥,你可算回来了!四新村的王支书等你半天了!”
李向阳一愣,四新村的村支书来找自己干嘛?
走进院坝,果然看见柚子树下,父亲正陪着一位皮肤黝黑、身材干瘦的中年男人喝茶,正是四新村支书王能安。
见到李向阳,王能安立刻站起身,脸上堆满了笑容:“向阳回来了!哎呀,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小伙子精神!”
“王支书,您太客气了,快请坐。”见这个态度,李向阳大致猜到了对方的来意。
果然,寒暄了几句后,王能安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开了口:“向阳啊,我今天来,是代表我们四新村的乡亲,有事相求啊!”
“王支书您说,只要我能办到的,绝无二话。”李向阳给他续上茶水。
“唉,就是那个黄鳝的事……”王能安叹了口气,“现在劳动村、光荣村的村民都能把黄鳝卖到你这里换现钱,我们四新村的眼巴巴看着,心里着急啊!”
叹了口气,他有些为难地说道,“大家推举我来,就是想问问,你看……我们村的黄鳝,你这边能不能也收一些?”
李向阳心里又是一阵哭笑不得。
这消息传得可真快!
而且大伙的想法也实在单纯得可爱——都觉得哪怕是抓点东西卖,也得先经过“官方”同意才行。
喜欢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