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充满乡土情谊的仪式过后,才分宾主坐下。
赵家众人又是好一阵带着几分后怕的千恩万谢,语气诚恳。
李茂春代表李家,连声说着“乡里乡亲的,碰上了哪能不管”“都是娃娃们自己的造化,命不该绝”之类的客气话。
茶水喝过,心意表尽,赵家众人这才起身告辞。
李向阳自然不能让人空手回去,早让大哥从屋里扛出半扇狼肉,提了几条腊鱼硬塞给了赵家人作为回礼。
推让一番后,赵家人才感激不尽地扛着肉离去。
待院坝里安静下来,李向阳将父亲和大哥叫到一起,正式商议起老晒场装修的事情。
李茂春一听“装修”这词,一时有点愣神,“东西搬过去,打个扬尘,刷刷墙,扫扫地就能住人了,还要咋‘装修’?”
李向阳笑了笑,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爸,你跟我妈辛苦半辈子了,既然要住,咱就弄好一点嘛!我看了,老晒场那六间正房,以前地上是铺了青砖的,后来大炼钢铁让人撬了。”
“我的意思是,得把地砖重新铺上,要么就全部打成水泥地,不然返潮。二一个是得吊个顶棚,冬天保暖,夏天隔热。再就是屋里墙面,全都刮上大白,亮亮堂堂的。”
“还有灶房……”他稍作思索接着道,“申请批了,正好趁这次一起盖起来,砖瓦木料都得备齐。”
他顿了顿,看向李向东:“哥,这事工程不小,我的想法是,先给你拿一千块钱,由你全权负责。买材料、请匠人、盯工,都你来掌总。”
“还有就是算算家里都有啥,还缺啥?该新打的家具,该添置的东西,咱也一次性盘算好,弄整齐。钱要是不够,你就找妈再取。”
李向东见弟弟安排得清晰周全,显然是认真考虑过的,也不纠结和见外,“成!既然你出钱,那我就出个力!”
李茂春看着两个儿子一个敢想,一个敢干,心中满是欣慰,也不再反对了,只是叮嘱道:“既然要弄,就弄好。向东,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别瞎糟蹋。”
“哎,爸,我晓得!”李向东郑重应下。
家庭会议就此定调,李家翻修新家、开启新生活的庞大计划正式拉开了序幕。
但是,李向阳吃完饭,就跑得没影儿了。
当然,他也没闲着,装修的事有大哥负责,他心里悬着的还是打虎的事,一个人躺在了庵子里思考着下一步的安排。
经历过这一次惊心动魄的狼口夺人,李向阳的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亲眼目睹了赵家人绝望的哭嚎和失而复得后的狂喜与感恩。
一条鲜活的生命,背后牵连着的是一个家庭的全部悲喜和未来。
挽救一条生命,就是保住了一个家庭的完整,避免了一场足以摧毁一代人的悲剧。
这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如果历史轨迹不变,十个月后那场席卷而来的特大洪灾,其造成的真正伤亡,恐怕远非后世那些被修正过的数据所能体现。
他模糊的记忆深处,那场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千余人的官方数字,民间记忆和诸多迹象都指向了一个更为骇人听闻的损失:
死亡和失踪的总数,很可能超过了万人,甚至更多!
而且,这特大洪灾带来的伤害,绝非冷冰冰的统计数字所能概括和替代的。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像昨晚这样一个个曾经鲜活、被家人珍视的生命,是一个个如同赵家这般会崩溃、会感激、有血有肉的家庭。
如果……如果自己能通过完成这次“打虎”任务,结交甚至一定程度上与那位江主任拉近关系,从而有机会影响到更高层级的决策,让官方能更早、更坚决地采取疏散和防灾措施,那无疑能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让无数家庭免于破碎。
即便退一步,无法直接改变官方的宏观决策,能凭借这份“人情”提前获取一些资源——比如救生设备、药品,甚至是某种程度的“许可”……
那么在灾难来临前后,自己和小范围的亲朋们,或许就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救下更多的人。
所以,打虎这件事,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反复思量和昨晚这突发事件的催化,在他心中已经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交易”,上升为一项必须全力以赴去完成的、带有使命感的任务。
这不仅是为了钱和前途,更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前,尽可能多地积攒下砸碎命运枷锁的“本钱”。
项叔叔提供的关于瘸腿虎和黄羊的信息固然重要,但李向阳深知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一条线索上。
那山中之王神出鬼没,能否恰好在那段时间、那个地点遇上,全靠运气。
因此,必须多管齐下。
日常进山巡猎是一条路子。
现在有了趁手的家伙,而且还和瘸腿虎有过两次交锋的经验,万一运气好撞上了,狭路相逢,那就凭本事干它一场!
除此之外,他决定主动出击。
他想在瘸腿虎可能出没的区域,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构建一个理想的伏击点。
最好是在几棵大树之间,利用粗壮的枝杈,搭建一个坚固隐蔽的树屋或者平台。
这样,既能避开老虎最擅长的地面扑击,又能获得良好的视野和射击角度。
同时,还可以设置诱饵。
一头受伤的鹿,或者一头半大的野猪,将它们拴在伏击点附近。
血腥味和猎物的挣扎哀鸣,对于任何掠食者都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尤其对于一只可能因腿伤而捕猎效率大幅下降的老虎来说,很可能是一个无法拒绝的陷阱。
这样一来,三条线并行:依靠项叔叔的信息守株待兔、日常进山巡猎,以及在固定诱饵点耐心等待。
三条腿走路,总比单纯被动的碰运气要稳妥得多,成功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既然思路定了,李向阳感到心中那股因任务艰巨而产生的压抑感消散了不少。
他望着庵子外阴沉沉的天空,眼神变得愈发坚定。
山是要进的,虎,也必须要打!
想到这里,他从庵子的竹床上坐起身,打算回家就开始准备搭建树屋平台的材料。
就在这时,鱼筛子里一阵不寻常的水花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喜欢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