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卷过山坳,发出凄厉的呼啸。陈征裹紧军大衣,站在小王庄新团部的院子里,望着正在搭建的临时工棚。移防工作已进入尾声,但冬日的严寒和物资短缺让重建工作举步维艰。
\"团长,各营冻伤报告上来了。\"周明递过一份文件,镜片上蒙着白雾,\"轻伤七十三人,重伤十二人。药品...快用完了。\"
陈征眉头紧锁。李云龙送来的棉衣解决了燃眉之急,但药品短缺却是致命的。更糟的是,侦察兵报告日军正在阳泉集结重兵,开春后必将发动更大规模的扫荡。
\"通知后勤处,集中所有药品优先救治重伤员。\"陈征沉声道,\"轻伤员用土办法,辣椒水泡脚,冻伤膏多用猪油调制。\"
周明苦笑:\"猪油也不多了。老乡们把过年的存粮都捐了出来,可这冰天雪地...\"
正说着,马千里像一阵风似的冲进院子,脸上带着罕见的兴奋:\"团长!好消息!二营拔掉了黑石沟据点!\"
陈征眼睛一亮。黑石沟是日军楔入根据地的一颗钉子,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他原本计划开春后再拔除,没想到赵铁鹰动作这么快。
\"伤亡如何?缴获多少?\"
\"牺牲三人,伤七人。\"马千里喘着气,\"缴获步枪五十支,子弹两千发,还有...还有个大发现!\"
陈征和周明对视一眼:\"什么发现?\"
\"据点下面有个秘密仓库!\"马千里两眼放光,\"赵营长说,里面全是稀罕玩意儿,让您亲自去看看!\"
陈征立刻动身。黑石沟距离小王庄二十多里,积雪没膝,马匹难行。陈征带着警卫排徒步急行军,三个小时才赶到。
据点已被彻底摧毁,断壁残垣间冒着缕缕青烟。赵铁鹰迎上来,满脸烟尘也掩不住兴奋:\"团长!这边!\"
仓库入口隐藏在一处坍塌的炮楼下方,极其隐蔽。穿过狭窄的通道,眼前豁然开朗——这是一个天然溶洞改造的仓库,面积足有半个足球场大!
\"我的天...\"周明推了推眼镜,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洞内整齐排列着数十个木箱,箱盖上印着日文标识。撬开的几个箱子里,露出黄澄澄的子弹、崭新的步枪,甚至还有几挺轻机枪。但最吸引陈征注意的是角落里的几个金属箱,上面印着醒目的骷髅标志!
\"毒气弹?\"陈征心头一紧。
\"不是。\"赵铁鹰打开一个金属箱,\"您看!\"
箱内整齐码放着银灰色的金属锭,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奇异的光泽。
\"这是...钨?\"周明拿起一块,掂了掂分量,\"高密度,高熔点,是制造穿甲弹的核心材料!\"
陈征眼睛一亮。钨在军事工业中的价值他再清楚不过,有了它,兵工厂就能生产能击穿日军装甲的弹药!
\"还有更厉害的!\"赵铁鹰引着众人走到最里面,那里单独放着一个长条木箱,箱体上印着\"绝密\"字样。
打开木箱,里面不是武器,而是一卷卷图纸和几个精致的金属部件。
\"这是...\"陈征展开图纸,心跳骤然加速。图纸上清晰绘制着一款改良型掷弹筒的结构图,标注着\"八九式改\"。
\"我们试过了。\"赵铁鹰拿起一个金属部件,\"比咱们现有的掷弹筒轻三分之一,射程远一倍,精度更高!\"
陈征抚摸着冰凉的金属部件,思绪飞转。这种掷弹筒简直就是为八路军游击战术量身定制的!轻便、精准、威力适中,特别适合小分队作战。
\"立即封锁仓库!\"陈征当机立断,\"所有图纸和零部件由工兵排专人押运回团部。钨锭暂时不动,等安全了再转移。\"
回程路上,陈征策马疾驰,寒风刮在脸上如刀割般疼痛,却浇不灭他心中的热切。有了这些宝贝,独立团的战斗力将发生质的飞跃!
团部很快变成了临时兵工厂。白仁老先生带伤上阵,指挥卫生队连夜腾出两间大屋;常超发挥\"活地图\"的本事,画出最优设备布局;李云龙听说后,二话不说派来五个老铁匠和全部工具。
\"陈老弟,这玩意儿真能行?\"李云龙拿起一个掷弹筒零件掂量着,\"看着跟小钢炮似的。\"
陈征展开图纸:\"八九式掷弹筒,日军步兵分队火力支柱。这次缴获的是改良型,射程可达700米,精度提高30%。更妙的是...\"他指着几个特殊部件,\"加装了简易瞄准具,新兵也能快速掌握。\"
李云龙眼睛发亮:\"好东西啊!要是能量产,老子的兵每人背一个,见面就给鬼子下炮弹雨!\"
\"量产需要时间。\"陈征话锋一转,\"眼下更重要的是培训。我打算成立专门的掷弹筒分队,由你团调来的老炮兵负责训练。\"
李云龙拍胸脯:\"包在老子身上!\"
三天后,第一批十具掷弹筒仿制品下线。测试场上,新兵在老兵指导下装弹、瞄准、击发。\"嗵!\"一声闷响,炮弹精准命中三百米外的目标。
\"好!\"围观战士齐声喝彩。
陈征却皱起眉:\"射程不够,只有五百米。\"
负责仿制的老师傅满头大汗:\"团长,咱们的钢材不行,膛压不敢加太高,怕炸膛...\"
\"用这个!\"陈征让人抬来一块钨锭,\"掺入钨合金,提高炮管强度!\"
现场顿时鸦雀无声。用珍贵的战略金属造掷弹筒?这简直是...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陈征斩钉截铁,\"只要能提高火力,值!\"
改进后的掷弹筒不负众望,射程轻松突破六百米,精度也大幅提高。陈征立即下令:优先装备\"利刃\"特战连和\"闪电\"快速分队。
就在兵工厂热火朝天时,一个意外来客打破了忙碌。
\"报告!外面有个叫高胜寒的同志找您,说是总部派来的。\"警卫员报告。
陈征一愣:\"高胜寒?没听说啊...\"
话音未落,一个身影已如鬼魅般闪进屋内。来人三十出头,身材精干,一身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背后斜挎一杆改装步枪,腰间别着两把驳壳枪。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锐利如鹰,扫视间仿佛能穿透人心。
\"陈团长?\"来人声音沙哑,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特战教官高胜寒,奉命报到。\"他递上一封介绍信,落款赫然是师长刘伯承的亲笔签名。
陈征快速浏览信件,心中暗惊。信中说高胜寒是南洋华侨,曾在德国接受特种训练,参加过西班牙国际纵队,实战经验丰富。总部特派他来加强独立支队的特战力量。
\"高教官一路辛苦。\"陈征热情握手,\"正好,我们刚缴获一批新装备...\"
\"看到了。\"高胜寒打断他,径直走到掷弹筒前,\"八九式改,好东西。但你们用法不对。\"
他旁若无人的态度让在场干部都皱起眉头。李云龙更是直接开怼:\"哟呵,口气不小!那你说该怎么用?\"
高胜寒也不答话,单手拎起一具掷弹筒,另一手抓起三发炮弹,大步走向靶场。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快速装弹、击发,动作行云流水。\"嗵!嗵!嗵!\"三发炮弹几乎首尾相接,精准命中六百米外三个不同目标!
\"特战武器,就要用在特战场景。\"高胜寒放下掷弹筒,\"三人小组,一人携带,两人配冲锋枪掩护。狙杀、破袭、断后,无往不利。\"
全场寂静。连最挑剔的李云龙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有本事!老子服了!\"
陈征心中暗喜。此人虽傲,但确有真才实学。特战分队有了他,如虎添翼。
\"高教官来得正好。\"陈征指着仓库方向,\"我们还有个难题...\"他详细讲述了钨合金的发现和当前的困境。
高胜寒听完,眼中精光一闪:\"钨锭不能全用掉。给我十公斤,我有大用。\"
\"你要做什么?\"
\"造弹头。\"高胜寒拍了拍背后的步枪,\"特制穿甲弹。专打鬼子装甲车观察孔和机枪手射击孔。\"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种精准狙杀,闻所未闻!
陈征当即拍板:\"工兵排全力配合高教官!需要什么尽管提!\"
夜幕降临,团部灯火通明。陈征召集核心干部,宣布了三项重大决策:
\"第一,由常超负责,以现有掷弹筒为蓝本,研制更轻便的'游击筒',力争重量减半,射程保四百米。\"
\"第二,由高胜寒任总教官,重组特战训练体系。重点培养狙击手和爆破专家,'利刃'分队扩编为特战营!\"
\"第三,由周明牵头,组建敌后情报网。马千里任副手,专门负责情报传递。\"
李云龙听得热血沸腾:\"陈老弟,你这是要搞大事啊!\"
陈征走到窗前,望着满天星斗:\"开春后,日军必来报复。我们要用这个冬天,打造一把真正的'利刃',直插敌人心脏!\"
院子里,高胜寒正带着几个战士打磨钨合金弹头,砂轮摩擦的火星在夜色中飞溅;兵工厂里,铁锤敲击声此起彼伏;电台室内,马千里在背诵新的密码本...
在这个寒冷的冬夜,独立支队的每个角落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准备。仓库中的意外发现,如同火种,点燃了更猛烈的抗战烈焰。而陈征知道,当这把以钨为骨、以智为刃的利剑出鞘时,必将让敌人付出惨痛代价!
喜欢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