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门地下空腔,如今已大变了模样。方尖碑稳定地散发着乳白色光辉,如同地下太阳,驱散寒冷与死寂。湖岸边的苔藓地毯变得更加厚实翠绿,甚至开出了星星点点的、散发微光的小花。那几种可食用的浆果灌木和蕨类在充足的能量和水分滋养下茁壮成长,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伤员们的情况持续好转,老杰克已经能用他的钩子手熟练地采集浆果,小暖则成了照料这些植物的好手,她与植物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难以言喻的亲和力。
幸存者们甚至利用找到的柔软苔藓和坚韧藤蔓,在远离湖岸的干燥处搭建起了简陋的窝棚,终于不用再直接睡在冰冷的岩石上。空腔顶部裂缝透下的天光似乎也明亮了一些,偶尔甚至能看到一丝微弱的、扭曲的极光色彩——那是南极高空能量场剧烈变化的光学现象。
莫雨站在湖边,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大地那强健而充满活力的脉动。它不再悲伤,而是像一颗年轻的心脏,蓬勃有力地跳动着,将生机泵送到星球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变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她心底那丝不安却并未消散,反而随着星球复苏的加速而愈发清晰。
那是一种…被暴露在旷野中的感觉。仿佛温暖的庇护所突然被掀开了屋顶,虽然阳光明媚,却也意味着失去了隐藏。星球生机勃勃的能量场如同一盏越来越亮的灯塔,在这片刚刚经历过净化的宇宙角落中,会吸引来什么?
她尝试着再次将意识融入地脉,去捕捉那之前惊鸿一瞥的、冰冷的“杂音”。但生机脉动太强,太活跃,如同喧嚣的市场,将那微弱的、来自深空的不谐之音彻底淹没。
她只能将这份不安压下,专注于眼前。当务之急,是彻底探索这片地下绿洲,并找到通往地面的可靠路径。晶石筏太小,无法运输所有人,且那条水下水道过于漫长危险。
她组织起恢复较好的幸存者,以空腔为中心,向四周探索。
探索很快有了收获。他们在空腔一侧的岩壁上,发现了一条被厚重苔藓掩盖的、人工开凿的阶梯!阶梯蜿蜒向上,通向黑暗的未知之处,但空气流通明显,说明另一端很可能通往地表。
希望大增!他们立刻开始清理阶梯上的苔藓和落石,并派人轮流向上探查。
与此同时,莫雨那只能量耗尽、严重损坏的手环,在方尖碑能量场日复一日的温和滋养下,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一丝微弱的电量,并再次接收到了来自守护星的、断断续续的信息。
信息依旧延迟严重且残缺,但内容却让她心惊。
【…确认未知超空间信号…非方舟…非收割者…特征隐匿…带有扫描及…探索意图?…】
【…来源持续追踪中…威胁等级评估:高…】
【…‘最终指令’逻辑冲突持续…收割者活动模式改变…加强监控…减少直接干预…】
【…机遇期…加快整合…构建…生存联盟…】
未知的第三方?带着扫描和探索意图?威胁等级高?
莫雨的心猛地一紧。她的预感被证实了。复苏的星球,果然吸引了不速之客。
而收割者因为内部的逻辑冲突,似乎暂时陷入了某种“观望”状态,这为幸存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窗口。
构建生存联盟?
莫雨看着空腔内忙碌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许希望的同伴们,又想到星火网络中那些分散在全球、同样在挣扎求存的据点。单打独斗的时代或许真的过去了。无论是应对未来的未知威胁,还是分享这复苏带来的机遇,联合都是唯一的出路。
她立刻通过那极不稳定的连接,尝试向守护星回复,表示希望之门愿意成为联盟的一部分,并分享了发现阶梯和可能通往地表的通道的信息。
…
守护星内部,萧策和苏雨晴正全力应对着突如其来的复杂局面。
未知信号的发现,让原本稍显明朗的局势再次蒙上阴影。这种信号的隐匿技术极高,甚至能部分规避收割者的监控网络,其来源和目的完全成谜。是另一个逃离方舟的叛徒?是某个未被记录的远古文明后裔?还是…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真正的“外星”访客?
无论是哪种,其“高威胁”等级的评估都意味着来者不善。
“加大深空监测网络功率,重点扫描柯伊伯带至奥尔特云区域。尝试解析信号特征,寻找其来源坐标和技术弱点。”萧策指令道。面对未知,信息是第一位的。
与此同时,全球生机脉动带来的红利正在持续发酵。幸存者据点的生存状况普遍得到极大改善,人口死亡率显着下降,新生儿存活率甚至出现了上升趋势。星火网络中交流的信息不再是绝望的求救和艰难的生存技巧,开始出现了作物轮作经验、简易医疗器械制作、甚至基础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内容。
文明复苏的萌芽,正在这片饱经摧残的土地上悄然生长。
萧策抓住了收割者陷入逻辑困境、减少干预的机会窗口,开始大力推进“生存联盟”的构想。
他不再仅仅是通过星火网络发布指令和共享技术,而是开始尝试构建一个更加紧密的、基于共同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协作体系。
“发布《资源与技能共享平台测试版》。各据点可根据自身特长和资源禀赋,发布供给和需求信息。贡献点系统升级为多维评价体系,纳入生态环境贡献度、知识共享价值等因素。”
“倡议建立‘区域互助公约’。鼓励地理相近的据点建立定期联络、物资交换、人员流动和危机联防机制。”
“开放部分非核心的方舟数据库权限,包括基础科学、历史档案、医疗知识等,供所有据点查询学习。”
这些举措旨在打破据点的孤立状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并尽可能快地提升整体文明存续的底线。
响应是积极的。许多据点早已饱尝孤立无援的苦果,对联合充满渴望。很快,第一个区域性互助联盟——“北地守望”(由几个北美和北欧据点组成)宣布成立。紧接着,“赤道之环”、“太平洋链礁”等区域联盟也开始酝酿。
联盟的萌芽,如同星星之火,开始在各大陆点燃。
…
希望之门的探索队也传回了好消息。那条向上的阶梯通往一处巨大的、半坍塌的方舟前哨站遗迹。遗迹大部分已被冰雪掩埋,但他们找到了一条通往地面的、相对完整的维护通道!
消息传来,空腔内一片欢腾。通往地面!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摆脱这地下囚笼,接触到阳光、新鲜空气,获取更多资源!
莫雨却保持着冷静。她通过手环,将发现遗迹和通道的消息发送给守护星,并特别强调了遗迹中可能存在的、未被晶化的古老方舟物资和设备。
“我们需要武器,需要工具,需要药品。遗迹里可能还有能用的东西。”她对老杰克说,“而且,那里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据点选址,易守难攻,还有现成的结构可以利用。”
老杰克独眼放光:“妈的,总算有点好消息了!我带人上去清理通道,把能用的都搬下来!”
“不,”莫雨摇头,“我们上去。这里虽然安全,但太封闭,发展空间有限。那个遗迹,或许能成为我们新的‘希望之门’。”
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迁徙到地表遗迹。
这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决定。地表暴露在收割者的监控之下,也可能面临晶化生物和其他未知威胁。但同样,那里有更广阔的空间,更多的资源,以及…重新站在阳光下的可能。
幸存者们经过短暂的讨论,一致同意了莫雨的决定。地下的生活虽然安稳,但渴望蓝天和阳光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准备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他们收集了所有能带走的食物、水、有用的植物种子(尤其是那几种浆果和苔藓),以及那些能与方尖碑能量共鸣的晶石。他们甚至尝试制作了简陋的担架,用于运输行动不便的伤员。
莫雨最后看了一眼这片拯救了他们、也经历了蜕变的地下空腔,看了一眼那依旧静静矗立、散发着温和光芒的方尖碑。
这里是一个圣地,一个庇护所。或许将来,他们还会回到这里。
但现在,他们必须向前走。
队伍排成长列,沿着古老的阶梯,向着那透下光亮的地表出口,艰难而坚定地向上攀登。
身后,是给予他们第二次生命的地下绿洲。
前方,是充满未知、危险与机遇的地表世界,以及一个正在萌芽的、脆弱的全球生存联盟。
陌生的信号仍在深空中徘徊,如同隐于幕后的猎手。
而人类文明的火种,正小心翼翼地、从一个个分散的余烬中探出头来,试图在这复苏的、却依旧危机四伏的世界里,连成一片希望的野火。
萌芽初生,之路漫长。
喜欢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