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税改试点,在经历了初期的剧烈冲突、舆论反复与铁腕立威后,如同一条闯入暗礁密布水域的坚船,虽然船体不断承受着撞击与拉扯,却终究凭借着执掌者的决心与策略,顽强地破开了一道前行之路。清丈田亩的阶段性成果与票证制度下税收的显着增长,如同两盏刺破迷雾的灯塔,不仅照亮了改革的方向,更将深藏于水下的巨大阴影——那张由士族豪强与腐败官吏共同编织的、吞噬国帑民脂的利益黑网,清晰地映照了出来。
谢砚之坐镇江宁督办行辕,案头堆积的已不再是单纯的税改方案与各地汇报,更多的是盖着“密”字火漆、内容触目惊心的卷宗。这些卷宗来自稽查司审计房的精细核查,来自执法队的秘密侦查,甚至来自一些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内讧的士族内部人士的匿名举报。它们像一块块冰冷的拼图,逐渐拼凑出一幅幅权钱交易、官商勾结、贪墨横行的高清画面。
而画面中央,不再仅仅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更浮现出一个个身着绯袍、头顶乌纱的身影!改革越是深入,触及的利益链就越是高端,隐藏的“蛀虫”级别也越是惊人。
这一日,行辕内的气氛格外凝重。谢砚之面前摊开着三份刚刚送达的绝密案卷,他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木的桌面,发出沉闷的嗒嗒声,每一声都仿佛敲在人心头。
第一份案卷,涉及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的一名从三品副使。盐政,历来是贪腐重灾区。案卷显示,此人利用职权,与扬州大盐商暗中勾结,以“损耗”、“陈盐”等名目,将大量官盐低价乃至无偿“处理”给指定商人,再由商人以市价出售,巨额利润双方瓜分。仅过去三年,以此种方式流失的盐税及相关利益,估算便高达百万两白银!而这位副使,在扬州购置的园林宅邸、豢养的歌姬舞女,其奢华程度令人咋舌。更有线索隐隐指向,其部分赃款,竟以“冰敬”、“炭敬”等名目,流入了京城某位户部堂官的府邸。
第二份案卷,目标直指浙江省布政使司的一名正四品参议。此人主管一省财政、户籍,权力极大。稽查司在核查杭州府钱塘县赵家(已被抄家)的往来账目时,发现了一本隐秘的暗账,其中清晰记录着这位参议多次收受赵家及其他几家豪绅的巨额贿赂,作为回报,他在田亩清丈、税赋定额、工程发包等方面,为其大开方便之门,甚至提前泄露官府动向。案卷中附有暗账的抄录件和几名污点证人的口供,铁证如山。
第三份案卷,则最为敏感,牵扯到了户部本部!一位户部清吏司的郎中,正五品京官,地位不算最高,却身处帝国财政中枢,掌管着部分税收数据的汇总与审计。云映雪在比对历年各地上报的税赋数据时,发现了几处难以解释的矛盾和缺口。顺藤摸瓜,秘密调查发现,这位郎中竟长期利用职务之便,与江南几个大税课司的官员串通,通过篡改数据、隐瞒收入等方式,共同侵吞税款。其手法隐蔽,数额巨大,且利用京官身份,为地方同伙提供庇护。案卷中甚至提到了某种与宫中采办相关的洗钱渠道,背景深不可测。
这三名官员,分属中央与地方,涉及盐政、财政、税收核心领域,官阶从五品到从三品,皆可称为“高阶官员”。他们的落网,意味着税改的刀锋,已经毫不留情地切入了王朝官僚体系的肌体深处!
“蛀虫!国之蛀虫!”谢砚之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胸中怒意翻腾。这些人食君之禄,非但不忠君之事,反而利用手中权力,疯狂蛀空国家根基,其行径比之明火执仗的土匪更为可恨!
皇帝很快收到了谢砚之的密奏。御览之后,养心殿内传出瓷器碎裂的声响。皇帝的震怒可想而知。这些官员,不少还是他平日觉得“勤勉可靠”的,如今看来,不过是演技高明的蠹贼!他当即下旨,严厉申饬,并赋予谢砚之全权,对涉案官员一律严审彻查,无论涉及到谁,绝不姑息!
有了皇帝的尚方宝剑,谢砚之再无顾忌。
江宁督办行辕临时设立的刑讯房内,灯火日夜不息。涉案官员被秘密押解至此,剥去官服,除去冠带,沦为阶下囚。
谢砚之并未滥用酷刑,但他那冰冷的眼神、精准的提问、以及手中掌握的如山铁证,比任何刑具都更具威慑力。他亲自审讯主要案犯,每一个问题都直指要害,每一句驳斥都让对方的狡辩显得苍白无力。
“两淮盐税,三年短缺百万两,你身为副使,作何解释?”
“赵家暗账上,你的名字和受贿数额清清楚楚,还有何话说?”
“户部数据与地方存根为何对不上?这笔消失的税款,流向了何处?”
面对谢砚之的诘问,那名盐运副使起初还试图倚老卖老,搬出朝中关系;那名布政参议则痛哭流涕,妄图博取同情;那名户部郎中更是摆出京官的架子,声称要面圣申冤。
然而,在确凿的证据链面前,所有的伪装和抵抗都土崩瓦解。案卷一份份被完善,口供一笔笔被记录。贪墨的手法、金额、赃款去向、同伙名单……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揭露出来,牵扯出的官员网络也越来越广。
行辕内存放案卷的厢房,卷宗堆积如山,散发着墨香与一种陈年罪恶混合的诡异气息。每一份卷宗,都代表着一桩触目惊心的贪腐案,一个或多个堕落的官员。
谢砚之埋首于这案山卷海之中,鬓角悄然添了几根白发。他知道,每挖出一个蛀虫,固然是胜利,但也意味着触碰了更深、更庞大的利益集团。这些落网者,不过是冰山一角,他们背后,是否还有更强大的保护伞?士族集团在江南受挫,又岂会坐视他们在朝中的代理人被连根拔起?
果然,就在审讯取得重大突破,即将顺藤摸瓜牵扯出更高层级人物时,各种反扑的迹象开始出现。
有御史上书,弹劾谢砚之“滥用职权,罗织罪名,酷刑逼供,动摇国本”。
有匿名奏章,污蔑云映雪“借税改之名,行敛财之实,其云氏钱庄趁机兼并,祸乱江南”。
甚至,谢砚之安排在京中的眼线传回消息,几位王爷和重臣的府邸,近日往来异常频繁,似乎在密谋着什么。
风雨欲来,黑云压城。
谢砚之合上一份刚刚画押的认罪书,目光透过窗棂,望向北方京师的方向,眼神冰冷而锐利。
蛀虫已露,狗急跳墙。
这盘棋,已经到了最凶险的中盘绞杀阶段。
喜欢何奈?何奈?应是缘浅情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何奈?何奈?应是缘浅情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