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的征战,无形经济的绞杀,仙唐以强横的姿态,将自身的意志与力量烙印在它所触及的每一个世界。然而,李渊与他的智囊团深知,刀剑可征服土地,金钱可收买人心,但若要真正让仙唐之道成为万界仰望的灯塔,让诸天民心为之向往,乃至心甘情愿地融入仙唐体系,则必须依靠一种更为绵长、更为深刻的力量,文化。一场以文化为武器的、无声的征服,悄然拉开了序幕。
长安,紫宸殿小朝会。
与会者仅有李渊、房玄龄、杜如晦、袁天罡以及新任“礼部侍郎兼万界文宣使”的颜师古。气氛不似军事会议的肃杀,却带着一种文雅的凝重。
“西征捷报频传,商路利润丰厚,然朕观各方奏报,西方之民,畏我兵锋,贪我货利者众,而真心慕华、认同我仙唐之道者…寥寥。”李渊缓缓开口,指尖划过一份来自河西的密报,上面记录了当地波斯贵族私下仍以“东方蛮族”称呼唐军,虽表面恭顺,骨子里却依旧充斥着优越感。
房玄龄颔首:“陛下圣明。武力与经济,可服人,难以服心。尤其西方诸国,亦有其悠久之文明传承,其民傲慢,非轻易可化。”
杜如晦道:“然其文明多有缺陷:波斯祆教排外苛刻,希腊诸神淫乱放纵,罗马元老院争权夺利,皆非长治久安之道。我仙唐文明,包容并蓄,秩序井然,皇道龙威泽被苍生,实乃更高之形态。此等优越之文化,岂能藏于深山?”
袁天罡补充了关键一点:“且根据万象文史院研究,文化认同,乃最坚韧之纽带,亦是最佳之‘信念之力’来源。若能使万民认同仙唐,其产生之信念涓流汇聚,于陛下、于国运,皆有大益!”
李渊目光最终落在颜师古身上:“师古,你精研典籍,通达古今。朕欲将仙唐之文章、礼仪、制度、价值观,广传于诸天万界,使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此任,关乎国运根本,比之十万大军尤重,你可知如何行事?”
颜师古,一位气质儒雅却目光坚定的老臣,深深一揖,胸有成竹道:“陛下,臣以为,文化输出,非是强行灌输,乃需‘投其所好,导其向善,显我优越’。可分三步走:**译介经典,树立典范;交流渗透,引发向往;设立标准,掌控话语。**”
计划迅速展开。万象天工学院“文化输出研究所”成为了核心执行机构。
第一步:译介经典,树立典范。
研究所内,汇聚了来自波斯、希腊、罗马、天竺乃至更遥远地区的归化学者与俘虏(如提米斯托克利),在颜师古的主持下,开启了一项浩大的工程,《仙唐文明精华文库》的编译工作。
他们并未选择深奥的修炼秘籍或复杂的政论,而是精心挑选了:
《论语》、《孟子》节选(强调忠孝、仁爱、秩序);
《诗经》中歌颂爱情、劳动、家园的篇章(展现人文关怀);
《黄帝内经》养生篇(体现对生命的尊重);
《千字文》、《百家姓》(展示文字与姓氏文化的魅力);
以及大量经过“艺术加工”的仙唐英雄故事(如《卫公靖传》《翼国公叔宝传奇》,将其塑造成忠勇仁义的化身),甚至还包括了描述长安繁华、百姓安居的“纪实文学”。
这些典籍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文字,并由符文师将其中的意境、图像甚至部分情感体验,通过精神烙印技术,融入特制的“留影玉简”之中。使其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变成了声画并茂、易于理解的“文化体验包”。
这些玉简,通过贸易路线,被当作“高级礼品”,赠送给西方各国的王室、贵族、学者;在虚空集市,则作为“高等文明的结晶”,与那些奇异种族交换它们的古老歌谣和历史传说。
第二步:交流渗透,引发向往。
一支支特殊的“**文化使团**”被组建起来,随商队出发。使团成员并非雄赳赳的武士,而是气质高雅的说书人、画师、乐师、医者、甚至优秀的工匠。
在波斯王子的宴会上,仙唐乐师用古筝和二胡演奏起空灵悠远的《高山流水》,那东方独有的韵味让听惯了激昂弦乐的波斯贵族如痴如醉;
在希腊城邦的广场,仙唐说书人用精神幻术辅助,讲述着改编自《西游记》的冒险故事(隐去天庭背景,强调团结、勇气与智慧),引得无数自由民和奴隶心驰神往;
在罗马的浴场,仙唐医者展示着针灸、推拿的神奇效果,并用基于草药学开发的、带着清香的“仙唐药皂”和“驱虫香囊”,悄然改变着罗马贵族的生活习惯;
甚至,一些经过严格审查、表现优异的归附者,如卡瓦德(前祆教卫士)等人,也被派回故乡,以其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讲述仙唐的“公正”与“强大”,其说服力远超任何宣传。
第三步:设立标准,掌控话语。
这是最具野心的一步。仙唐开始有意识地在各个领域输出“标准”。
贸易中,强制要求使用仙唐的度量衡单位(尺、斤、升)、历法(贞观纪年)进行结算;
学术上,通过学院交流,向西方学者推广仙唐的数学符号、天文观测体系(基于袁天罡的成果);
艺术上,仙唐的绘画技法(水墨、工笔)、建筑风格(飞檐斗拱、轴对称布局)开始成为“东方风尚”,被西方贵族模仿;
甚至连“美”的标准也在被悄然影响,仙唐瓷器般的肌肤、纤细的身材、优雅的礼仪,开始冲击西方推崇的健康丰腴和奔放自由。
效果是显着且复杂的。
在波斯,一些不得志的年轻贵族和学者,开始偷偷阅读仙唐玉简,对其中描述的“贤明君主治理下的有序社会”产生向往,甚至暗中批判本国僵化的种姓制度和神权压迫。
在希腊,许多哲学家对仙唐典籍中“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大感兴趣,认为这比奥林匹斯诸神混乱的伦理观更为先进。
在罗马,上层贵族以使用仙唐瓷器、穿戴丝绸、模仿仙唐礼仪为荣,认为这是“文明”的象征。仙唐的奢侈品,成为了地位和财富的体现。
甚至在虚空之中,一些智慧种族也开始对仙唐的“和谐”、“秩序”文化产生好奇,认为这或许是一条不同于它们混乱进化之路的新方向。
然而,文化的碰撞绝非一帆风顺。
强烈的反弹随之而来。
波斯的祆教祭司们惊恐地发现年轻一代对圣火的虔诚在下降,他们激烈地抨击仙唐文化是“异端的毒药”、“秩序的破坏者”,甚至发动信徒焚烧收缴的玉简。
希腊的传统派哲学家则嘲讽仙唐文化“缺乏个体自由的激情”、“压抑人性”。
罗马的保守元老则大声疾呼,警惕“东方奢靡之风”腐蚀罗马朴素的传统美德,并将帝国金币流失归咎于此。
更有些势力,开始有意识地扭曲、污名化仙唐文化输出,将其与“侵略”、“洗脑”划等号。
长安,文化输出研究所。
颜师古看着各地传回的、好坏参半的报告,面色平静。
“抵触与反弹,早在预料之中。若一帆风顺,反倒显得我等手段低劣了。”他对副手们说道,“文化之争,如细雨微风,非一时之功。彼等今日之抵触,正说明我之输出,切中了其要害。”
“继续加大力度。针对波斯,多输出揭露其社会不公、鼓励个人奋斗的故事;针对希腊,多输出强调集体力量、家国情怀的史诗;针对罗马…继续用奢侈品腐蚀其上层,同时暗中向平民传播‘均贫富’、‘等贵贱’的思想种子。”
“最重要的是,”颜师古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让我们的人,在西方各国,寻找‘合作者’,扶持‘亲唐派’。要让他们从内部发声,告诉他们的人民:仙唐之道,才是未来。”
文化输出的软实力,如同一张弥天大网,温柔地缠绕着诸天万界。它不直接夺取生命,却试图塑造灵魂;不立刻占领土地,却旨在征服人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影响力,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世界的力量格局,为仙唐的万世基业,奠定着最为深沉的基石。
喜欢龙魂震贞观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龙魂震贞观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