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真的算是幸运的,这几十年里祖国忙着强大,发展。每一个抉择都在迈向更高的历史舞台!让普通百姓在这双臂膀下安然生活,不够强大,怎么能在这么乱的局势下置身事外呢?
我们不歌颂以前的苦难,可是,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生活过来的人们是值得尊敬的!不管他们后来有怎样节俭的后遗症,也不是踩在他们肩膀上,吃穿不愁的我们,应该贬低的。
在多数服从少数的前提下,志有他们的小村庄,一投票的方式同意了分地到户。
村中央的大杨树下,张大爷摩挲着手中的锄头,浑浊的双眼满是激动:“咱以后也有自己的地啦,这日子可有盼头咯!”王婶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是啊,以后咱就使劲儿种,再也不怕饿肚子。”“是,使劲种,到时候咱们就算养俩媳妇,生二十个孩子也养的活”这个浑话是村里四十多还单身的,二赖子说的。王婶子道:“娶俩,就你这样儿的,憋了四十多年,娶俩也的折腾一宿,你还有劲儿种地?你娶一百,过几天让政府给你逮走,也值了!”哈哈哈哈在众人的打趣中,人群慢慢散了!
很快,分地工作有序开展。人们拿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后,都开心的不得了,有些老人坐在属于自己的地里一宿都没有舍的回家!生怕回去后地会被别人装在口袋里带走了一样!
然后每家便开始精心谋划。年轻人干劲十足,他们翻地、播种,期待着秋天的丰收;老人们都毫不藏私的,在一旁指导着年轻人,分享着自己多年的耕种经验。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田野上。他们的身影早已出现在自家的地里了,他们挥洒着汗水,将希望播撒在土地里。夜晚,月光如水,他们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回到家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里的庄稼茁壮成长。绿油油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村民们的辛勤付出。大家看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相信,在这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上,一定能过上富足美满的生活。
第二年五月,北方的小秋-麦秋里
老天爷似乎也被,那些勤劳耕种的身影感动了,那一年风调雨顺。
从英儿和志有记事以来,就从来没见过那么好的年头儿,每家地里都产出了,同亩数却比以往都多很多的粮食!
原来生产队里的打麦场,又扩建了一倍多,一堆堆的麦子,像一个一个的独栋小别墅,矗立在麦场上!
人们会互相帮忙打麦子,先打你家的,再帮忙打我家的!孩子们钻麦垛,是麦穗,张口袋……一直热闹半个多月!
志有站在自家堆满粮食的院子里,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喜悦。他和妻子笑得合不拢嘴,夫妻俩看着四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围着粮食,看到了孩子们围坐在饭桌上,吃白面馒头的景象。
都说好事成双,英儿这时又已经有八个月的身孕,可也赶上了计划生育开始,好在还不是特别的严格,当时的书记叫李金山让她别出门了,憋两月生了再说!
同时也督促志有去做绝育,可是那种事儿大家都很忌讳!他一直拖着没去。就这样混着!
喜欢八零后父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八零后父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