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不把姓儿也改了,忘本的东西!什么也不是,就是他妈的欠打……”志有终于还是没忍住脾气,骂出了口!声音有些颤抖,因为屋里地方太小,离的也近,手也没有控制住,照着老三的头就是两巴掌。
猝不及防的老三,头瞬间被打懵了,身旁的男人反应过来,赶紧挡住她。大姐也反应过来,一边佯装骂着老三,一边拉父亲。老三怀里的孩子,也被这些大人的举动,吓的哇哇的哭起来!英儿看见这场面,气也彻底堵住了胸口。强装的镇定一下子破了防!眼见着就要倒在炕上。
老五从西边屋门前看着这一切,脑子里却不合时宜的,想起了杀猪时的场景!
此时,大门口传来了,更不合时宜的高声询问:“听说乐歌回来了”!闻声不见人,可也知道是邻居治安嫂子。她几乎每天都来这儿串门儿,起来了转一圈儿,头吃饭转一圈儿,吃了饭转一圈儿,头睡觉转一圈儿,有事儿转一圈儿,没事儿还转一圈儿,家 里有人转一圈,有时候家里没人也转一圈儿。老百姓家几乎都不锁门,邻居来往也很是频繁,如果哪天没见,记得可清楚了,甚至能帮忙回忆,她那天干什么去了!这让后来生活在市里的老五,经常感叹,她和楼里的邻居多年都不认识,对门儿一年也说不上几句话!
治安嫂子的到来,缓和了这场矛盾,她拉开志有,让老大把老三带到院子里,赶紧给英儿顺气拍背,掐人中。
不是说,父母在气极了就没有力气打骂孩子了吗?可为什么又打起来了?
在这个家里呢,英儿和志有这对父母身上,还有一种特质,那就是孩子犯错误后。如果真的无能为力,那就会彻底放手。可如果选择了原谅,接受,那就会又开始教育。但是,教育着教育着就又控制不住情绪,动手,一般手比脑子快。
不过,这也说明了。他们接受了老三的行为。重新开始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这样的家庭虽然有些情绪化,但生活在一起没有太多隔阂,就像我们交的一种朋友,爱对你讲实话,互损互助,相互信任,相处起来却很轻松。
不管和谁吵架,都会有尴尬期,父母和孩子、两口子、朋友之间,都一样,总得有谁给个台阶下。
治安嫂子劝了英儿和志有好久,见英儿态度软了,就出门抱了老三的孩子进来,给英儿看,一边留意着英儿的态度,一边对着孩子说:“你说,这孩子长的,咱们整个乡里都没有这么好看的,你抱抱他是个男孩儿呢。你又当姥姥了,这是多好的事儿啊,不看起别的,你看在孩子面儿上,别给乐歌生气了,她都当娘的人了,你说生孩子多受罪,咱们一个娘家人也没在身边,她这不也挺好的,算可以了,这丫头野归野,可也能扛事儿,放心吧啊!”
说着,顺势把孩子放到了英儿怀里,英儿本能的接住,反应过来后,是放也不是,抱也不是的尴尬。
治安嫂子赶紧叫老三进来,给她娘认错、道歉,老三殷勤的给母亲倒水,从皮箱里拿带回来的礼物,是苏州的锦缎被面儿,南方的糕点,还有给父母买的衣服,也是缎面的,这边集上可是没见过的,又凉又滑。还给老五买了铅笔盒,彩笔,给大姐二姐带了真丝的围巾,老四一件白底碎花,方领连衣裙长裙,可漂亮了!只是她没在家。
喜欢八零后父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八零后父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