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士程的满月盛宴所带来的荣耀与喜庆,如同冬日里难得一见的暖阳,温暖却短暂。京城的权贵圈尚未完全从宁远侯府的盛大排场中回过神来,一股潜藏已久的暗流,便已裹挟着冰冷的恶意,汹涌而至。
顾廷烨北征大捷,晋升爵位,圣眷优渥,本就碍了不少人的眼,挡了不少人的路。如今他又喜得嫡子,府邸稳固,更与部分清流文臣、皇室宗亲关系日渐密切,这无疑让某些政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不安。他们不能再坐视宁远侯府如此顺风顺水地壮大下去。
弹劾的奏章,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开始在早朝时接连不断地被抛出。起初还只是些不痛不痒的指责,试探着龙椅上天子的反应。见陛下并未立刻发作,那些藏在暗处的手便愈发大胆起来。
这日大朝会,气氛明显不同以往。几位素以“风闻奏事”、言辞激烈着称的御史,相继出列,手持玉笏,面色肃然。
“陛下,臣弹劾宁远侯顾廷烨,恃功骄横,目无法纪!”一位王姓御史声音洪亮,响彻大殿,“其在执掌京营期间,独断专行,排挤异己,任用私人,将陛下托付之重兵,几视作私器!此乃武臣大忌,长此以往,恐生肘腋之患!”
另一位于姓御史立刻接口,言辞更为尖锐:“陛下!宁远侯自北境归来,居功自傲,结交朝臣,往来频繁。臣听闻,其府上近日宴饮无度,与军中将领、乃至部分宗室过从甚密,此举岂是纯臣所为?臣恐其有结党营私、图谋不轨之心!”
这些罪名,字字诛心,直指帝王最为敏感的神经——兵权与结党。虽然顾廷烨行事自有分寸,并未真正越矩,但在有心人的渲染和歪曲下,那些正常的军务安排、必要的人际往来,都成了他“骄横”、“图谋不轨”的佐证。
龙椅上的皇帝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只目光深邃地扫过出列的御史,又掠过站在武官班列前列、神色冷峻、并无半分慌乱的顾廷烨,并未立即表态。
然而,攻势并未停止。紧接着,又有一位李姓御史出列,此人专好打听阴私,奏事往往剑走偏锋。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沉痛:
“陛下,臣还要弹劾宁远侯治家不严,德行有亏,不堪为朝廷表率,更不配执掌京营重地!”
此言一出,满殿皆静。弹劾延伸到后宅私德,这意味便大不相同了。
李御史继续道:“臣风闻,宁远侯府内宅不靖,侯夫人生产之际,竟有仆役胆大包天,欲以药物谋害主母与嫡子!虽未得逞,然此等骇人听闻之事,竟发生在堂堂侯府之内,宁远侯身为一家之主,岂能脱得了干系?若非其治家无方,约束不力,焉能使恶奴如此猖獗?可见其连家宅尚不能齐,又何谈为国效力,统领大军?”
他竟将之前澄园内那场被顾廷烨强力压下、对外只宣称是下人疏忽的“红花”事件,以“风闻”的方式捅到了朝堂之上!虽未明指幕后主使,却将“治家不严”、“德行有亏”的帽子,结结实实地扣在了顾廷烨头上。更险恶的是,他刻意模糊了时间,将此事与顾廷烨执掌京营联系起来,暗示其能力不足,德不配位。
这一下,可谓阴毒至极。既攻讦了顾廷烨的私德,动摇其官声,又试图借此影响皇帝对其能力的判断,可谓一石二鸟。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不少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向了顾廷烨,有担忧,有审视,更有幸灾乐祸。
顾廷烨站在原地,身姿依旧挺拔如松,面色沉静,甚至比方才听到弹劾他“恃功骄横”时更为镇定。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寒意骤升,如同凝结的冰湖。他心中冷笑,果然来了。这些人,前线攻不破,便想从后宅着手,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龙椅上的皇帝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李御史,风闻奏事,亦需有所依据。你所谓仆役谋害主母之事,可有实据?”
李御史忙躬身道:“陛下明鉴,此乃臣听闻之事,具体细节,自有侯府内部查证。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宁远侯府接连出事,岂是偶然?臣身为言官,闻此不堪之事,不敢不报!”
皇帝目光转向顾廷烨:“宁远侯,李御史所言,你怎么说?”
顾廷烨出列,步伐沉稳,拱手行礼,声音清晰而冷静:“回陛下,臣家中前些时日确有不肖下人,因疏忽致使药材不洁,惊扰了内子。此乃臣治家不严之过,臣已将此恶奴严惩,并整肃府规。不想此等家宅琐事,竟劳烦御史大人挂心,甚至引申至臣之德行能力,臣,惶恐。”
他言语间,将“谋害”轻描淡写定为“疏忽”、“药材不洁”,承认“治家不严”却仅限于此,并反将一军,暗示御史小题大做,插手臣子家事。态度不卑不亢,既未推卸责任,也未落入对方言语陷阱。
皇帝沉吟片刻,未置可否,只道:“京营重地,关乎京畿安危,确需德行兼备、严谨持重之人执掌。此事,朕知晓了。”
他没有当场斥责顾廷烨,也没有偏信御史,但这句“知晓了”,以及那句对京营主帅的要求,已然在众人心中投下了阴影。这意味着,皇帝对此事并非全然不在意,顾廷烨需要给出更明确的交代,才能彻底消除影响。
退朝的钟声响起,百官鱼贯而出。顾廷烨面无表情地走在人群中,周围投来的目光复杂难辨。他能感受到那无声的压力,如同无形的蛛网,从四面八方缠绕而来。
回到侯府,顾廷烨径直去了外书房。他屏退左右,独自站在窗前,望着院中枯寂的枝桠,目光冷冽。政敌的攻势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也更狠辣,直接牵扯后宅,试图从根基上动摇他。
良久,他沉声唤来亲信统领,低声吩咐了几句,目光锐利如鹰。
“去查,今日朝上那几个御史,近来都与何人接触过。还有,府里之前那件事,所有的线索,重新梳理,看看能不能找到指向外面的蛛丝马迹。”
“是!”统领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下。
顾廷烨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新的挑战已经摆在面前,这场来自朝堂的狂风暴雨,不会轻易停歇。而他,必须护住好不容易得来的安稳,绝不能让那些暗处的冷箭,伤及他身后的妻儿。
喜欢知否?藏慧于拙是真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知否?藏慧于拙是真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