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正式加入银河防御同盟(GdA)的消息,如同一股强心剂,在历经创伤的联邦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然而,真正让科学院和军方高层感到呼吸急促的,是紧随其后的、由艾尔达灵族主导的、在GdA框架内展开的首次有限度技术共享。
共享地点并非在神秘的银河议会,而是在昆仑山太空城专门划出的、经过多重灵能与物理屏蔽的“启迪之厅”内。艾尔达灵族方面,依旧由使者伊莎主导,但她身后跟随着几位光晕形态略有不同、散发着更加专注与理性波动的灵族学者——他们是灵族“织识者”(类似科学家与哲学家的结合体)的代表。
联邦一方,以陈星海为首,几乎所有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悉数到场,雷娜也以军方最高代表的身份列席,确保技术成果能第一时间与军事应用对接。气氛庄重而充满期待。
伊莎的光晕平和地流转着,她并未携带任何实体存储设备,只是轻轻抬起手掌,一团柔和的光芒在她掌心汇聚,随后,无数细密如星尘的灵能符文流淌而出,如同有生命的溪流,在空中自然交织、组合,形成了一幅幅动态的、阐述着基础原理的能量图谱。
“根据协议,以及基于对贵文明当前科技树与灵能潜质的初步评估,”伊莎的声音直接回荡在众人的意识中,清晰而平缓,“我们将首先分享《灵能感知与基础引导》、《能量与物质的灵性桥梁》以及《初级精神防护壁垒构筑法》三项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
第一项,《灵能感知与基础引导》。 这并非什么毁天灭地的超能力秘籍,而是一套严谨的、帮助生命体认知并初步引导自身精神力量(灵能)的理论与方法。灵能,在灵族的定义中,是意识、生命能量与宇宙背景某种基础场(他们称之为“灵网”)产生交互时显现出的现象。图谱展示了如何通过特定的冥想、呼吸与意念聚焦,来增强对自身精神力量的感知灵敏度,并像锻炼肌肉一样,进行最基础的“灵能肌肉”训练。
“这能帮助我们筛选和培养具有灵能潜质的个体,”一位联邦心理学家激动地低语,“甚至可能为精神力创伤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第二项,《能量与物质的灵性桥梁》。 这项技术揭示了灵能如何作为一种“催化剂”或“引导力”,更高效地影响物质与能量。它阐述了特定频率的灵能波动,可以如何优化能量传输效率、提升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微观粒子的概率云。这并非凭空造物,而是通过精神力量,对现有物理过程进行“精细化”干预。
“天啊!”一位能量武器专家几乎跳了起来,“如果能将这种原理应用到我们的聚变反应堆控制或激光聚焦系统上,效率至少能提升五个百分点!这能极大缓解我们战舰的能源压力!”
第三项,《初级精神防护壁垒构筑法》。 这是应对“虚空低语者”无形威胁最直接的工具。图谱详细讲解了如何在意识深处,利用自身的意志力和经过引导的灵能,构建一层最基本的、用于识别和抵御外部精神入侵与意识污染的“滤网”或“护盾”。它不能完全阻挡强大的精神攻击,但足以预警并过滤掉大部分无意识的灵能背景噪音,以及低强度的、分散的精神影响。
“这正是我们前线将士最需要的!”雷娜眼中精光闪烁。她深知,在未来的战斗中,敌人可能不再是可见的炮火,而是无形的精神低语。这套方法若能普及,将极大提升军队对意识攻击的抵抗力。
共享的过程并非简单的灌输。伊莎和灵族学者们展示了原理,提供了基础的“公式”和“图纸”,但具体的实现路径、与联邦现有科技的融合方式,则需要联邦科学家们自己去探索、验证和转化。这避免了直接的技术依赖,确保了联邦科技树的独立性与安全性。
陈星海带领的科学院团队如饥似渴地记录、分析着每一个流淌的符文,每一个能量结构的细节。他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获得了几项新技术,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认知世界的大门。人类对宇宙的理解,开始从纯粹的物质与能量层面,向着意识与物质交织的更深层次迈进。
当然,挑战也随之而来。灵能科技的基础是生命体自身的精神力量,这与联邦高度依赖外部设备和集体协作的科技体系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如何大规模筛选和培养灵能者?如何将灵能原理与现有工业体系结合?如何避免在探索精神力量时引发不可控的个人或社会风险?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的种子已经播下,”伊莎在共享结束时,传递来充满期许的意念,“如何让它在这片新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结出属于你们自己的果实,取决于你们自己的智慧与选择。记住,力量源于内心,亦需以智慧驾驭。”
启迪之厅的光芒缓缓散去,灵族使者悄然离去,留下联邦的科学家和将领们,面对着海量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新知识,心潮澎湃,同时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联邦的科技进化之路,因这有限度的技术共享,悄然拐上了一条充满光怪陆离风景与未知风险的岔道。
喜欢盖世悍卒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盖世悍卒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