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月,豫皖边界的大别山深处还裹着湿冷的晨雾,红一军军部驻地的晒谷场上,已经响起了整齐的脚步声。
军长许继慎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腰间系着北伐时缴获的牛皮武装带,正站在土台上清点兵力——此次出征皖西,红一军精锐尽出,兵力配置清晰且务实,完全贴合红军早期“精干攻坚”的作战特点。
军部教导队是全军的“种子部队”,共123人,队员多是从各师挑选的北伐老兵和农运骨干,每人标配一支汉阳造步枪(枪身刻着模糊的“汉阳兵工厂1926”字样),枪托处缠着防滑的布条,腰间还别着两枚木柄手榴弹;
教导队还配属了两挺捷克式轻机枪,这是去年从G民党军手里缴获的“宝贝”,由曾在冯玉祥部当过机枪手的老兵操控,出发前特意用油布仔细包裹,防止山路颠簸损坏零件。
紧随教导队的是手枪队,32名队员清一色配备毛瑟m1896驳壳枪(红军称“盒子炮”),枪身加长了枪管,还加装了木质枪托,既能近距离速射,也能抵肩精准射击;
队员们穿着便于攀爬的绑腿,裤脚塞进草鞋里,背上还背着一把短刀,是执行突袭、抓俘虏任务的“尖刀力量”。
作为此次作战的主力,红二师在师长漆德玮的带领下列队入场,810余名战士分成两个团,整齐地站在晒谷场东侧。
红二师的装备是全军最好的:一团有320支步枪(其中150支是汉阳造,其余是“老套筒”),二团有280支步枪,两团各配1挺重机枪(马克沁水冷式,需要4人抬着行动),师部还直属一个迫击炮排,有两门82毫米迫击炮,炮弹不多,却能在攻坚时起到关键作用。
漆德玮站在队伍最前面,脸上还带着几分英气,左手按在腰间的驳壳枪上,眼神锐利地扫过战士们——这些战士里,有一半是鄂豫边根据地的农民,另一半是刚从G民党军俘虏过来的士兵,此刻都攥着枪,等着出发的命令。
“同志们!”许继慎的声音打破了寂静,“皖西的流波疃,地主武装占着寨墙,囤着粮食,欺负老乡!我们这次跨过去,一是要和红三师汇合,二是要把寨子里的粮食夺回来,给老乡们分了!”
话音刚落,队伍里就响起了整齐的呐喊:“夺粮!救老乡!”
上午9点,队伍准时出发。
许继慎和曹大骏走在队伍中间,曹大骏手里拿着一张手绘的地图,不时停下来和向导核对路线——豫皖边界的山路狭窄,有的地方只能容一人通过,教导队的机枪手小心翼翼地抬着机枪,生怕磕碰;
手枪队的队员则在队伍两侧警戒,警惕地盯着山林深处,防止G民党军的探子偷袭。
走了四个小时,队伍来到一处山垭口,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军号声,漆德玮眼睛一亮:“是三师的号声!”
果然,山垭口另一侧的平地上,红三师的战士们正列队等候。
师长周维炯快步迎上来,他和漆德玮是姑表兄弟,见面先用力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继慎同志,大骏同志,我们等你们半天了!”周维炯笑着说,身后的红三师620余名战士也纷纷挥手——红三师刚打完商南保卫战,战士们的军装还沾着泥土,有的胳膊上缠着绷带,但精神头十足,他们带来了280支步枪,还有两门土造的“松树炮”(用掏空的松树杆做炮筒,能发射铁砂和碎石),虽然简陋,却在山地作战中很实用。
两支队伍汇合后,许继慎立刻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
曹大骏铺开地图,指着流波疃的位置说:“流波疃在皖西的平原边缘,四面环山,只有东西两门能进出,现在驻守的自卫团有600多人,装备比我们预想的好,还有坚固的寨墙。”
周维炯补充道:“我派去的侦察员说,自卫团的团长叫赵天霸,是当地的大地主,去年还杀了我们三个农会干部,老乡们都恨他!”
许继慎手指敲了敲地图上的流波疃:“我们现在有1500多人,兵力是敌人的两倍多,但不能硬拼。明天一早,二师攻东门,三师攻西门,教导队和手枪队在北门待命,等寨墙有缺口了,就冲进去抓赵天霸!”
干部们纷纷点头,漆德玮攥紧了拳头:“表哥,明天东门交给我,保证撕开一个口子!”
周维炯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你可别抢我的功劳,西门的工事也不好打!”
夜色渐深,红军战士们在山脚下搭起了临时帐篷,有的在擦拭枪支,有的在给迫击炮装炮弹,还有的围着老乡送来的红薯,一边烤一边聊——他们都知道,明天的战斗不轻松,但只要能打下流波疃,皖西的老乡们就能吃上饱饭,红军在皖西的根据地也能更稳固。
许继慎站在帐篷外,望着流波疃的方向,月光下,远处的寨墙隐约可见,他摸了摸腰间的指挥刀,心里默念:“明天,一定要拿下这里!”
6月初的清晨,流波疃的寨墙上已经站满了自卫团的团丁。
团长赵天霸穿着一身黑色的绸缎褂子,手里拿着一根烟杆,站在东门的炮楼上,眯着眼睛望向远处的山林——昨天他就收到了消息,红一军要过来,可他一点都不慌,因为流波疃的寨墙,在他眼里就是“铜墙铁壁”。
这寨墙是赵天霸三年前花了两万块大洋修的,从选材到施工,都透着“结实”二字。
墙体用的是当地山上的青石,每块石头都有半人高,重量超过200斤,砌墙时不用普通的黄泥,而是用糯米熬成浆,混合石灰和细沙,这种“糯米灰浆”黏合力极强,干了之后比水泥还硬;
寨墙整体高2.8米,顶部宽1.6米,能容两个团丁并排走动,墙顶外侧还砌了1米高的垛口,每个垛口之间留着射击孔,团丁们站在后面,既能躲避子弹,又能瞄准外面射击;
墙下挖了一条2.2米深、1.8米宽的壕沟,沟里灌满了从山溪引来的水,水面上还飘着几根芦苇,看起来平静,底下却藏着尖刺——
喜欢重生之亮剑1926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之亮剑1926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