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徐勇等营纷纷接受条件,整编开始了。
左良玉大军对外号称几十万,但大多是被裹挟的百姓、其实真正的士兵人数,大概在4-5万人,一共15个总兵营。
其中马进忠、卢鼎、王允成三个营大约1万人,是此次收复九江的主要功臣。
令人意外的是,没有参与对抗,一直选择中立的金声恒,因为不甘心被降官职,反而选择了离开。
一同离开的还有徐勇、李国英、卢光祖、郝效忠四人。这5人离开后一路向北,投降了阿济格。
剩下的6个总兵里面,其中吴学礼、张应祥、张应元3人对广陵公主的身份依然存疑,但他们此时也并没有随金声恒等人北上降清,而是选择了南下,选择暂时观望。
而徐恩盛、常登、徐育贤3人,原本在九江反正过程中就选择中立,没有参与抵抗,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再加上他们3人营里仰慕广陵公主的将士众多,于是他们决定接受官降一级的条件,留了下来。
另外还有一个营,由于其总兵惠登相不久前病死,贞德把这个营交给了刘肇基。
贞德梳理了一下结果,15个总兵里面,一共走了8个,还剩下7个营。
走掉的8个营里面,有一部分官兵不愿意北上,留了下来,这部分人大约有5千人。加上留下的7个营,总兵力大约2万5千人左右。
贞德以广陵公主的身份,对这2万5千人进行了整编。
其中老弱病残淘汰了1万人,这些被淘汰的1万士兵,将会被分别安置到九江以及未来江西各州县,从事地方守备、基层官吏、后勤等工作。这一方面给了老弱和伤残士兵一个妥善的安置,另一方面,这些人也是未来贞德打造江西根据地的基层力量。
另外再在周边州县中,招募了1万2千名青壮年补充进军队,加上原本的1万5千精锐,合计有2万7千人。
这2万7千人随后被整编为9个营,其中:
1.刘肇基:骑兵营(3千人)
把全军大部分战马集中起来,以刘肇基本部400骑兵中的300人为核心,整合惠登相部精锐,加上从各营抽调的精锐骑兵,以及补充的新兵。
新的骑兵营大约3千人,是全军的精锐。
2.马进忠、卢鼎、王允成:马步营(各3千人,其中骑兵500,火铳兵500,步兵2000)
三人以各自本部兵马为核心,补充了新兵和武器装备之后,各领3千人。
3.徐恩盛、常登、徐育贤:步兵营(各2千人)
这三人各降一级,以副总兵的官职,各领2千人。
4.周天:水军营(3千人)
以带来的100金山好汉为核心,从各营抽调熟悉水性的士兵,加上新兵,编制了一个水军营,大约3千人。
话说这左梦庚父子也真是不容小觑,竟然打造了大小船只4万艘!当然,这里面大多数是小舢板,其实也就是在各地强征的渔船,不过大型战舰,也有上百条,而中型战船更是有数千条。
这些船只成为了后面贞德改变天下局势的关键,这是后话,暂时按下不表。
5.广陵公主:亲兵营(6千人,分为两个营:忠诚营和扬州营。其中每个营火铳兵1千,步兵1千5百,骑兵500。另有100骑公主卫队。)
对于走掉的8个总兵营留下的5千人如何安置,贞德一时有些头疼。
如果将这些人集中编制一个营,一来没有可信赖的将领统帅,二来这些人来自8个不同的营,难免内斗不团结,影响战斗力。
至于说分散到新编8个营安置呢,又怕他们被各营老兵欺负,毕竟他们的主将叛逃了。
思考再三,贞德决定把这5千人裁汰老弱后剩余的2千精锐,加上从马进忠、卢鼎、王允成三人那里借来的一些忠诚可信赖的老兵,补充新兵后,编成了一个忠诚营。
忠诚营3千人里面,有2千人原本是8个叛将下属,贞德把他们编入亲兵营,放在身边,也是希望赢得他们的信任,彻底收服他们的心。
不过,为了确保贞德的安全,刘肇基支援了100人精锐骑兵,周天也安排了10个可靠的好汉,组成了“公主卫队”,以防万一有人叛变的时候,保护贞德的安全。
在整编部队的过程中,何刚、柳如龙(仪真知县)等人一路保护数万扬州百姓抵达了江西,在地方官吏的安排下,分散到附近州县安置。
贞德特意从跟跟随自己逃来江西的扬州百姓里面,征募了2千5百名扬州籍士兵,又从其他总兵那里讨来了5百名可靠的骨干,编制了一个扬州营。与忠诚营合称公主亲兵营。两个亲兵营暂不设总兵,分别由3个参将各领1千人。统一归贞德指挥。
并且也给何刚的忠贯营补充了新兵,整编为第10营,以何刚为总兵。
就这样,整编后的九江城现有10营共3万兵马。
袁继咸是江西总督,于是回南昌统筹调度,协调江西各地准备应战。
在临走之前,贞德想起历史上江西之战一个着名的忠臣,兵部主事杨廷麟,于是拜托袁继咸启用杨廷麟,命他自行在赣州募集军队。
当然,贞德也没忘了打造军械、补充箭矢、粮草。毕竟十天后阿济格大军就会抵达九江,一场血战不可避免。
就这样,整个九江城在肃穆的气氛中,度过了十天时间,迎来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满清和硕英亲王——阿济格。
喜欢大明贞德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贞德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