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醒后,在邢夫人的带领下,贞钼来到南昌城内的第四师家属营中。
这第四师的主体是原高杰部的李本深和胡茂祯部将士,由于出身自农民军,其家属营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成分复杂,说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一点都不夸张。
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一些工匠。
这也很好理解,农民军既然起义造反,总得有人打造兵器吧?要不然难道要拿着镰刀锄头和官兵打仗?
在明末的时候,朝廷的官军已经普遍装备了火绳枪,农民军一开始只能靠大刀长矛,拿人命堆来和官军对抗,但随着地盘的扩大,兵力的增加,尤其是打下一些地盘后,一些明军地方官军和军械厂工匠的加入,慢慢地农民军也开始能够制造简单的鸟铳了。
尤其是高杰部,这支部队为什么战斗力如此强悍,除了和高杰这个人的能力有关以外,也和他在邢夫人的辅助下,重视火器的生产和使用有很大关系。
邢夫人带着贞钼来到一处铁匠铺前,把一个浑身肌肉的壮汉介绍给他认识。
“大人,这位是铁匠王师傅,以前在军中负责过造鸟铳和大炮。王师傅,九江伯想要造一种新式枪械,你帮忙看看怎么才能造出来。”
这王铁匠得知眼前这位乃是将其旧主高杰的儿子认为继子的九江伯,非常恭敬地接过图纸,仔细研究起来。
“王师傅,以你的经验,能造的出来吗?”
“哦……夫人,如您所说的那样,燧石击发也好,开膛线也好,椭圆弹头和纸壳包火药也好,都不难实现,唯有这后膛装弹……”
“连您也没有办法吗?”邢夫人叹了口气。
“嗯……夫人莫急!像这种研究技术的事情,俺老王确实不行,那得靠读书人,但是只要能设计出方案来,俺老王打包票,一定给您造出来!”
见两人有些失落,王铁匠连忙献策。
“大人,夫人,可惜毕懋康毕侍郎和张继孟大人已经过世,要不然他们定能助大人一臂之力!”
“你是说写《军器图说》,设计了燧发枪的毕懋康?”
“正是此人!呃……老汉我当年负责为高提督造鸟铳时,曾经研究过这本书,当时真是惊为天人啊!虽然毕侍郎和张继孟大人都已过世,不过……毕大人的两个侄子,登辅、登翰跋也曾为此书做过序,想来他们二人对兵器也颇有研究,或许对大人能够有所帮助。”
贞钼一拍大腿,谢过王铁匠之后,留下一千两银子,请王铁匠帮忙先造出燧发机构、定装纸壳子弹以及为枪管开槽线,然后赶紧回府,找人去寻那登氏兄弟去了。
要说贞钼的运气真好,这登氏兄弟的老家就在安徽歙(she)县,也就在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距离南昌并不远。
由于当年毕懋康被打为阉党,罢官归乡,登氏兄弟作为毕懋康的侄子,也跟着回到了安徽老家耕读,本以为这辈子再没有入朝为官的希望,没料到却居然被九江伯派人来请,兄弟二人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收拾行囊来到了南昌。
在了解了贞钼的要求后,兄弟二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苦思冥想了三日,最后竟然拿出了三套方案!
“大人,其实这后装弹没什么难得,说白了就是在铳管后面开个洞,用来放入弹丸罢了!”
“真正难点在于,装入弹丸后如何给枪管密封。因为如果密封没有做好的话,火药点燃后气体从后面泄露出来,那么弹丸就会推力不足,射程和威力就会大打折扣。”
“为此我兄弟二人设计了三个方案,具体使用哪一种,还请大人定夺!”
这登氏兄弟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把方案一一道来。
具体来说,这第一条方案,是在枪管后面安装一个带螺纹的手柄,装好弹丸以后,只要旋转手柄,就可以把装弹口的洞盖上。
第二条方案,是把枪管和枪击分成两段,用机构连接起来。枪击打开,可以安装弹丸,安装好弹丸后再把枪击合上,通过金属卡扣扣上,从而形成密封。
第三条方案,则是类似于现代枪支的枪栓装置,只不过现代的枪栓的功能,是用来在火帽枪上拿撞针撞击底火的,而在这里由于是燧发枪,因此没有撞针,只是在枪栓的前面有一个堵头,使用时把枪栓向前推上后卡好,以此实现密封。
其实这三种方案,都是后来历史上实际使用的方案。
第一种就是18世纪70年代出现的弗格森后装燧发枪。
第二种则是着名的霍尔1819。
而第三种设计,实际上和世界上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后膛枪——德莱塞1841的设计思路已经很接近了,只不过德莱塞1841是撞针击发式步枪,而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来雷汞,仍然是燧发枪的设计,因此枪栓前面不是撞针,而是一个金属堵头。
作为穿越者的贞钼,当然知道这三个方案的含金量,也不由得对这登氏兄弟刮目相看。
看来大明朝并不是没有人才,而只是被埋没了呀!
贞钼当即任命登氏兄弟作为新式枪械制造项目的设计师和负责人,将这三种构造的后膛枪分别命名为:“手柄式”、“分离式”、“枪栓式”后膛枪,并把造枪的事情全权委托给了登氏兄弟和王铁匠三人,要求他们半个月之内,务必造出第一批原型枪来。
至于三种方案选哪种的问题,对贞钼来说也很简单:只有穷人才做选择,老子有钱,老子三种枪都要!
每一种枪械,针对不同尺寸的枪管、弹丸、火药装药量、膛线的数量和形状,都制造了不同的枪支,目的就是希望研究出威力、射程、准头最佳的方案。
半个月之后,经过不断的试验,测试数据,最终第一批新式枪械被王铁匠造了出来。
听说新式枪械造出来后,不少将领们纷纷抢着要试用,最后还是胡茂祯舔着老脸,利用邢夫人的关系,走后门抢到了试枪的机会。
试枪的结果,非常令人满意。
总的来说,新式枪械的射程超过了一里地(500米),其实主要是当前的明军使用的火药不行,若是改良火药后,射程是可以达到1公里以上的。
不仅射程比火绳枪更远,而且准头很高,像胡茂祯这种老手,试了几枪之后就能做到100米内弹无虚发,普通的士兵,经过训练之后,起码50米内是能做到准确射中敌人的。
至于这三种枪的优缺点嘛,手柄式的缺点是用久了火药容易堵住螺纹孔,因此需要定期对螺纹进行润滑。
分离式的缺点是用久了密封性会变差。
而枪栓式没有上面两种的缺点,但枪栓式的造价最贵,结构也更加复杂,产量也最低。
总之,成功制造出了新式后膛枪的贞钼,也开始慢慢得到了公主军将领们的认可,然而,很快贞钼就又开始头疼起来了。
因为这些将军们不停地缠着他,有的还堵他的门,就为了想让自己的部队早点装备、多装备这种新式后膛枪。
然而,这种新枪的制造速度非常慢,成本也很高。
由于只能靠工人手搓,目前王铁匠那边的产量,大概一个月只能生产100把……而且,成本高达一百多两银子一把!
东西虽然好,可是太贵了,产量也低,这样的话,想要装备全军就是不可能的。
必须要想办法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才行啊!
喜欢大明贞德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贞德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