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谷,妶玉沉浸在这独特的自然风光中。
这药王谷,据说是当年药王孙思邈隐居的地方,传说这里有许多稀世药材。
村长孙茂帧一家,据说就是药王的后人,妶玉的指挥部暂时安置在孙茂帧家。孙茂帧的一对龙凤胎孙儿孙女,孙妙春和孙妙娇,继承了孙家的医学传承,并且各有擅长,一个精研医术,一个精研药术。
陕西太白县药王谷,距离褒斜道的出口,陕西凤翔府眉县、当年诸葛丞相驾鹤的五丈原,仅有三十多里远。
大军在此进行休整,等待前方斥候的情报,再做具体部署。
按照常理来说,用兵之道,一在于隐秘,二在于速度。
但是这一次妶玉似乎完全犯了这两个兵家之大忌,不仅一路上敲锣打鼓,生怕清军不知道自己来了,而且大军行至太白县,距离关中平原仅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却在药王谷停下大军,进行休整。
这一切行为,看起来完全不像一个两次打败了清廷王爷,名震天下的那个大明公主,甚至,看起来连当年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都不如,人家赵括好歹熟读兵书,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吧?
然而,这种看似违反军事常识的行为,恰恰彻底迷惑了何洛会。
何洛会作为一个会打仗的军事统帅,他会相信明军这种部署,是因为明军统帅不会打仗吗?
怎么可能嘛!开什么玩笑,这可是打败了多铎和阿济格的女人!这里面一定有阴谋!对!必然有阴谋!
这种行为,恰恰证实了褒斜道是虚,目的就是吸引清军主力,为傥骆道和子午道的明军主力奇袭西安铺路的!
于是,坚定了判断的何洛会,最终维持了将主力收缩在西安周边的军事部署。
但这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凤翔府没有清军主力,宝鸡和眉县,各自仅仅只有两三千地方守军!
然而,即便是诱饵,褒斜道的这股明军,按照情报显示,至少也有三四千之多,何洛会难道就不怕他们攻占凤翔府吗?
哎,不怕。
为啥呢?原因很简单,地形!
整个关中平原内部,地形平坦,几乎无险可守,非常适合清军骑兵作战,而对以步兵为主的明军极为不利!
说白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何洛会巴不得明军进入关中平原,我就故意把宝鸡、眉县,哪怕把整个凤翔府都丢给你,又怎么样呢?
这就叫,把敌军放进来杀!
你不是明军精锐吗?你不是用兵如神吗?
我把凤翔府让给你吃,你再厉害,再会打仗,平原上步兵打不过骑兵,这是客观规律,不可能说因为某个统帅会打仗,就能改变客观规律嘛!
到时候我以优势兵力,只要堵住陈仓道和褒斜道等山口,将宝鸡和眉县县城围困起来,那你这几千明军,再是精锐,不也是瓮中之鳖,任人宰割嘛!
药王谷,等到斥候汇报完军情,确认凤翔府没有清军主力之后,妶玉长舒了一口气。
何洛会啊何洛会,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的确是个很会打仗的统帅。
你会打仗就好,要是你是都类那样的草包,这仗我还不好打了……
“传令!全军出击,一天之内攻下眉县!”
这一次,明军不需要用什么计谋,不需要依据地形,只有一个打法,那就是强攻!
以最快的速度,最猛烈的火力,强行攻破眉县!
数天之后,何洛会收到前线战报,明军十天之内连克眉县、宝鸡等各县,并于两日之前攻占凤翔府府治——凤翔县!整个凤翔府,已经几乎全部落入明军手中!
这一封战报,让何洛会大跌眼镜。
虽然他原本就是计划把凤翔府故意让给明军,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明军攻占凤翔府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这哪里像诱饵啊,这妥妥的明军主力啊!
按照情报显示,明军之所以这么猛,是因为他们有红衣大炮!
至少5门红衣大炮,在红衣大炮的面前,宝鸡和眉县这种县城的城墙,根本连一天都抵挡不住。
莫非,褒斜道的这股明军,不是诱饵?
何洛会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难道我中了那女人的计?
表面上是诱饵,同时故意暴露行踪,让我把主力军队留在西安,实际却是明军主力?
何洛会的心里隐约有种不安,因为这么一想,一切似乎都变得合理起来!
两次打败名王的女人,怎么可能不会用兵?只有这样解释,一切才是合理的!
难道说,傥骆道和子午道,才是虚的,根本没有什么明军主力?
不!不对!
按照斥候情报,目前进攻凤翔府的明军,只有四五千人,明军怎么可能只有这么点人,就敢来进攻关中?我手里可是整整有三万大军啊!
剩下的数千,甚至上万明军呢?这些人才是明军真正的主力!他们到底藏在哪里呢?
思来想去,何洛会依然坚持了自己最初的判断,那就是明军的主力一定会从傥骆道或者子午道出现!
凤翔县,凤翔府衙,妶玉等人相视而笑。
一切都在计划当中,正如李书恒预料的那样,何洛会没有在凤翔府部署主力部队,明军几乎没有付出太大损失,就拿下了凤翔府。
不过,虽然第一阶段明军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从战略上来说,明军依然处于劣势。
因为何洛会虽然丢了凤翔府,但是清军主力没有丝毫损失,整整三万清军聚集在西安府境内,而凤翔府的明军仅有5千余人!
如果何洛会此时调集三万清军围攻凤翔府的话,那么等待妶玉和这5千人的命运,只有一个字:“死”!
只有全军覆没这一个可能性!
然而,何洛会并没有这么做,妶玉也知道,何洛会不会这么做。
谁让你是个名将呢?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占领凤翔府之后,妶玉随即仿照汉中,宣布免除凤翔府百姓三年的田赋,并在凤翔府境内开展土改工作,一面为明廷赢得百姓的民心,一面通过有选择性地打击地主,为军队获取军费。
而在这宝贵的十几天内,原本是明军最脆弱的时间窗口,但何洛会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动作,因为他一直担心那消失的数千明军主力的行踪,出于谨慎,以及对清军骑兵的战斗力的信任,选择了静观其变,以静制动。
而这,成为了何洛会最终折戟西安的第一个导火索。
喜欢大明贞德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贞德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