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绵绵细雨下个不停。
何腾蛟看完南昌发来的调兵令,不屑一顾地把调令往案几上一扔,继续品茶。
一旁的堵胤锡见状,谨慎地提醒道:“老何,公主府的调令,置之不理恐怕不妥吧?”
何腾蛟瞥了一眼堵胤锡:“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不过,大军开拔,总得需要先补给粮草、军械吧?再说长沙这雨一直下个不停,道路泥泞,部队难以行军,路上多花些时日总是难免嘛!”
堵胤锡欲言又止,何腾蛟看出了他的心思,哈哈一笑。
“我说老堵啊,咱手里这点兵力,到底能打不能打,别人不清楚,你老堵还能不清楚?她公主军既然能打,理当能者多劳嘛!”
见堵胤锡尚有疑虑,何腾蛟收起了戏谑,脸色郑重起来。
“老堵,你觉得陛下真的信任公主军吗?”
堵胤锡没有说话。
其实朝廷不信任公主军,在南明内部是一个几乎公开的事情。
这公主军里面大多数人,不是出身反贼,就是曾经降过清,甚至还有想要清君侧造反的,真正身家清白的,或许也就只有刘肇基、何刚这些少数人。
但在东林党文官集团的眼里,刘肇基、何刚等人又何尝不是临阵脱逃,导致扬州失陷的罪人?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不信任,那么问题或许还没有那么严重,真正严重的问题在于,公主军太过于强大了!
这样一支强大而又有过许多黑历史的军队,你让朝廷如何能够不担忧呢?
站在朝廷的立场,最好的情况,就是公主军和清军互相损耗、两败俱伤,而朝廷自己的军队躲在后面保存实力。
堵胤锡在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
对于朝廷的这种做法,他是不认同的,但是他人微言轻,何况在东林党把持的朝廷里,如果他过于替这些曾经的叛军说好话,很容易被贴上叛军同党的标签,从此断送仕途。
湖南,岳阳。
二十五万闯军残部自武昌战败,狼狈地一路向南逃窜到这里。
本来这支残军就为争夺领导权互有矛盾,而这种矛盾在武昌失陷后彻底激化,终于在面临降清还是抗清这个问题时彻底分裂。
以田见秀为首的十五万人,选择了接受清廷招安,北上向阿济格投降。
而以高一功、李过为首的十万人,拒绝了清廷的招安,选择了坚持抗清。
当公主府的使者赶到岳阳时,田见秀已然北上。当然,就算赶上了,田见秀也大概率还是会选择降清。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田见秀认为清军强大,明军弱小,追随强者本也无可厚非。
高一功、李过接受了公主府的招安,在岳阳一带构筑防线,抵御清军的进攻。
浙江,舟山,鲁王行宫。
鲁王朱以海将手里的公主府请援信扔进了火盆,信笺很快烧成了灰烬。
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野种,也配做大明公主?还敢使唤老子打仗?
我呸!
朱由崧这个怂包糊涂蛋,居然重用反贼和叛将,还把军权交给一个来路不明的野女人!
让我去救那个昏庸的皇帝?做梦去吧!他死了才好呢!
他不死,老子怎么做皇帝?
都是太祖的子孙,都是藩王,凭什么他当皇帝?
福州外海,郑氏水师旗舰。
郑芝龙拿着手里的信若有所思。
“森儿,你以为,咱们是救还是不救?”
郑森没有丝毫犹豫,做出了肯定的答复。
“父亲,如今江山倾覆,南都危急!天子蒙难,公主求援,我们身为臣子,岂有不救之理?”
郑芝龙瞥了一眼自己这个一身正气的儿子,倒是对这孩子产生几分敬意来。
但对郑芝龙来说,世界哪里是这么简单的?
郑氏出身海盗,被通缉多年,要不是朝廷陷入危难,不得不招安这个庞大的海盗集团,如今他们一家还在海上当着海盗呢!
小孩子人生阅历浅,只知道大道理,不知道自古以来,鸟尽弓藏才是常态。
你只有手里有实力,有兵,才会有权力,有安全保障。
不能拼命啊!命拼没了,还怎么赚钱?
郑家好不容易占据了福建,攒下了这几万兵马,要是打没了,没了利用价值,郑家还有未来吗?
广东,肇庆,桂王府。
桂王朱由榔有些拿不定主意,只能询问他最信赖的大臣瞿世耜(si)。
老桂王病逝后,朱由榔的哥哥朱由楥袭封桂王,但没两年又病逝了,于是桂王的封号落到了永明王朱由榔的头上。
瞿世耜是个忠臣,但此刻他也有些犹豫。
原因很简单,广陵公主重用反贼,而桂王的两个哥哥,都死于张献忠的西军手里。
1643年,张献忠的军队攻入衡州,擒杀了朱由榔的大哥和二哥。
老桂王带着三子朱由楥和四子朱由榔逃跑时,因为追兵紧追不舍,混乱之中朱由榔被抓,差点被杀。
好在当时张献忠手下的一个叫吴继嗣的将领见朱由榔年少谦恭,仪表堂堂,不忍杀害,故意拖延了时间,最后朱由榔被焦琏所救。
但这也对朱由榔的内心造成了不可弥合的阴影。如今要他出兵帮助重用张献忠余孽的公主军,确实有些难以说得出口。
然而,就在各方诸侯或拒绝,或拖延,或犹豫,或保存实力的时候,南京城再次陷落。
南京,将军山。
在多铎水陆十万大军的围攻下,本就由于皇帝逃跑而士气低落的明军,在坚持了三天后,终于再也坚持不下去了,防线彻底崩溃。
黄得功带着残兵败将退入将军山,眼看着将士们士气低落,干着急却无能为力。
丢人啊!真他娘的丢人啊!
尤其是在贵妃娘娘面前,仗打成这样,实在是丢人啊!
弘光皇帝也是个奇葩,第一次逃出南京的时候,丢下了自己的老娘。
这一次逃跑,居然连老婆也丢下了。混乱中带着两个扬州歌姬出身的宠妃跑去了杭州,却把金贵妃给落下了。
惊惧的金贵妃,只得来到黄得功的军中,寻求黄得功的保护。
到处都是惊慌失措,四处逃难的百姓,可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呢?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皇帝昏庸,国家危亡!
什么时候,大明朝才能诞生一位英明圣主,护佑百姓不再流离失所呢?
(第六卷完结)
喜欢大明贞德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贞德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