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哈达骑兵后,接下来的战斗就毫无悬念了。
不知道是为了赢得妶玉的信任,还是想要帮助自己的孙子建立功勋,赖恼主动请求退居二线,放弃了兵权,让自己的孙子克伦顶替自己率领哈达骑兵,先后俘虏了王之纲和宜永贵。
经过大约半个月的征战,妶玉控制的地盘扩大到了整个山东、徐州、开封以及河北部分地区,总兵力也扩张到了两万多人。
至此,妶玉正式宣布成立公主救国军东路军。任命戚菡冬为东路军军长,赖恼为副军长。
下设一个骑兵师,两个步兵师,一个军部直属火骑旅,一个炮兵旅。
其中第一师(骑兵师)师长克伦。
第二师师长姜信。
第三师师长武兆国,副师长李化鲸。
卢有鱼、任七、赵四分别在第三师担任三个旅的旅长。
火骑旅旅长孙参(三当家)。
炮兵旅旅长吴柳(六当家)。
至此,梁山水寨的5位当家都有了职位,除了老五一直担任护卫,没有战功,因此难免有些情绪。
为了安抚五当家,便给他封了个近卫团团长的头衔,虽然比不上旅长级别高,但胜在近卫团离妶玉近,士兵和装备也都最精锐,因此周武(五当家)也非常满意。
为了应对清军的反扑,妶玉没有继续扩张地盘,而是着手增强实力。
财政方面,延续一贯的政策,对投靠清廷的大地主们进行清算,一方面没收了上百万两白银,另一方面把没收的土地分给穷人,获得了百姓的拥戴。
军备方面,加紧扩大后膛枪和炮弹的产量,同时按照妶玉的吩咐,秘密收集和建造大量战船。
山西大同,攻城数月的多尔衮收到山东战败的情报后,雷霆大怒,一气之下旧毒复发,疗养了三日才逐渐好转。
冷静下来的多尔衮,展现了枭雄的能力。
一方面,他力排众议,驳回了北京的王爷们要求流放、甚至处死哈达部族人的要求,不仅没有下令严惩哈达部族,反而派兵对他们进行保护。
当然,名义上是保护,其实本质上是监视和拿他们做人质。
另一方面,即便是山东以及开封、徐州等地被占,他依然没有从大同撤军,反而加大了攻城的力度。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使得妶玉逼迫多尔衮撤军,围魏救赵、救援姜镶的战略企图落空了。
就这么安静地又过了两个月,经过了两个月的训练和武器生产,东路军这两万多人已经成为了一支战斗力不俗的军队。
除此之外,还不惜重金建造了二十艘大型楼船,一百艘中型战船,以及数百条小型运兵船。
眼看东路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战船也打造得差不多了,估摸着姜镶差不多也快要到极限了,妶玉赶紧召集众将,商议如何救援姜镶。
虽然历史上姜镶在大同整整守了十个月,但此时的多尔衮毕竟仿造了一批后膛枪,尽管用来攻城作用或许不大,但为了万无一失,还是得提前出兵。
经过讨论,妶玉最终采纳了诸葛灵的谋略,兵分两路。
其中姜信率领第二师,自开封出发,直取洛阳,并飞鸽传书西安,命李书恒自陕西兵出潼关,配合姜信切断正在山西的多尔衮的粮道和退路。
考虑到李书恒并不认识姜信,妶玉让米思翰随姜信一同西进,便于和李书恒联络。
而妶玉则亲自率领哈达骑兵师和第三师,沿大运河直接北上,直奔北京而去。
唯一奇怪的是,身为东路军军长的戚菡冬,却没有随同大军出征,而是与火骑营、半个炮兵营一起,留在了济南。
随后的一个月内,各地的军报陆续传到了多尔衮、多铎和顺治小皇帝的手里。
西边,姜信迅速攻占洛阳,并与李书恒合兵一处,连续攻占了运城、临汾,兵锋直逼太原。
而在北边,则是一反常态,压根不去攻打沿途河北的州县,而是直奔北京城而去,仿佛根本不担心后方的安全,于是直接打到了距离北京城只有一百多里的武清。
整个天下随即震动,自清军入关以来,明军节节败退,就在几个月之前,南明朝廷再次丢失陪都南京,弘光皇帝自焚而死,财税重地的江南地区落入多铎的手里,隆武帝退守福建,战局艰难。
没有人能想到,仅仅几个月之后,那传奇的广陵公主,居然在山东凭空拉起一支两万多人的队伍,横扫两淮,甚至直接开启了北伐,即将打到北京城下!
北京,紫禁城。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孝庄皇太后)抱着顺治,表情凝重但依然强装镇定。
“太后,您得拿个主意啊!如今摄政王不在京城,多铎和阿济格两位亲王也远水解不了近渴!北京城内的守军只有一万余人,可守不了多久啊!”郑亲王济尔哈朗带着满朝文武大臣,请求太后以顺治皇帝的名义,下旨命令多尔衮三兄弟放弃前线的战役,赶紧撤回来救援北京城。
“郑亲王……哀家只是一个妇人,并不懂打仗……哀家想,若是强行召回前线大军,是否会对大局不利?这北京城城高墙厚,真的不能守一守吗?”
“太后!那广陵公主非同小可,奴才听说,她不仅改良了先进的枪械,甚至还改良了炮弹,将一般的将军炮发挥出了红夷炮的射程和威力……
太后啊,这北京城城墙再厚,面对上百门红夷炮,又能守得住多久呢?”
孝庄沉默不语,红夷大炮的威力她还是有所耳闻的,毕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死,和红夷大炮都脱不开关系。
“太后……太后不妨先给多尔衮下诏,如果他们三兄弟不肯回师救驾,那只能说明……他们有不臣之心,想要借明军之手除掉陛下和各位宗亲王爷!届时还请太后带着陛下放弃京城,退回关外……大清或许还能东山再起!”
孝庄深吸了一口气,抚摸着顺治的额头,坚定地说道:
“不,哀家和陛下就待在这里,不回关外!大清好不容易入主中原,将士们还在前方奋战,哀家岂能就这么逃了?!
济尔哈朗,你以哀家的名义给摄政王写一份信,说清楚情况,告诉摄政王,哀家和陛下决定坚守京城,让他……不必顾忌哀家和陛下,以前线大局为重!”
“太后!这、这……还请太后深思啊……”
“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奴才……领旨……”
喜欢大明贞德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贞德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