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耸肩:“随你,只要不干涉我行事就好。”
鲁道元冷哼:“只要你认真为殿下造火器,我自然不会多话。”
何秋不再多说,转身步入铁匠工坊。
鲁道元紧随其后,寸步不离。
朱棣看着两人背影,无奈摇头,只得带着郑和先行离开。
……
不锈钢制法其实不难,就是在钢水中加入铬与镍。
古人虽已知晓铬矿与镍矿,却未明其真正用途,仅视为铸造辅料。
这座工坊中也备有些许铬矿石与镍矿石。
何秋先指挥众铁匠将生铁熔为铁水,持续加热,再陆续加入磨碎的铁矿石。
此为炼钢之过程。
借持续煅烧,使铁水中碳分烧尽,矿渣与铁水自然分离,最终得钢水一池。
此炼钢法早在西汉便已有之,并非何秋首创。
铁匠们对此流程颇为熟练,几乎无需何秋多言。
一日后,钢水熔炼完成。
一老铁匠抹去额汗,向何秋请示:“先生,接下来是否该冷却了?”
何秋摇头:“不必,继续烧,把那两种研碎的矿石加进去。”
老铁匠脸色顿变,急劝道:“不可啊!钢水中若加别物,整池钢水可就毁了!”
何秋淡然道:“照我说的做便是。”
“这……这……”
老铁匠手足无措,他多年打铁的经验告诉他:炼钢至此已是极致,再加它物,钢水必废,生铁也将白白浪费。
但何秋身为工坊主管,他的指令不容轻忽。老铁匠心中纠结,最终还是咬牙下令:“照先生说的办,继续加热,把那两种矿粉加进去!”工匠与学徒们闻令而动。
鲁道元凑到何秋身边冷声道:“你当真能炼出所谓的不锈钢?”何秋耸肩道:“未必,反正生铁还多,慢慢试便是。”鲁道元气得咬牙切齿:“这些生铁可都是真金白银买的,你…”何秋瞥了他一眼:“监工大人,待生铁耗尽再说不迟。”
当夜首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何秋却不以为意,反而自费宴请众工匠。席间他登高宣布:“往后就按我的法子,钢水炼成后继续添加铬镍矿粉,保持炉温不停搅拌!”众人齐声应和。
十日转瞬而过,三千斤生铁已化作废料。鲁道元终于按捺不住,指着何秋怒斥:“你这败家子根本不懂炼钢!我要禀报燕王殿下!”何秋淡然道:“待剩余两千斤用完再议。”“绝无可能!”鲁道元拂袖而去。
何秋望着他的背影摇头,吩咐工匠继续试验。作为户外探险家,他确实不清楚铬镍的最佳配比,但只要成功,对大明将是重大突破!
第四十七章 成功在即
鲁道元果然直奔朱棣面前告状:“殿下,那何秋分明是欺世盗名之徒,恳请殿下立即将其逐出王府!”
鲁道元满脸怒容,仿佛何秋欠了他天大的人情。
朱棣揉了揉额角,语气无奈:“鲁先生,你该信本王的眼光,何先生确有真才实学,绝非欺世盗名之辈。铸造神器本就非一日之功,总要给他些时日准备。”
鲁道元急得跺脚:“殿下有所不知,他这些日子根本就是在胡闹——”
朱棣抬手止住他的话头:“何先生在做什么,本王不必细究,只看最终成效便是。鲁先生连日操劳,不如先歇息几日。”
鲁道元梗着脖子道:“老夫不累!殿下已被那姓何的蒙蔽了双眼,我定要当面揭穿他的把戏!”
朱棣只觉得太阳穴阵阵发痛。
这老头子实在太固执了!
若非看在岳父的情面上,他早就命侍卫将人架出去了。
“这样吧,本王亲自去见何先生问个明白,鲁先生暂且留步,可好?”
朱棣强压着性子商议。
鲁道元思忖片刻,勉强点头:“也好,殿下正好亲眼瞧瞧那小子是如何糟蹋材料的!”
“那本王先行一步。”
朱棣话未说完便匆匆离去,背影透着几分仓促。
……
铁匠工坊内,何秋叼着烟卷指挥众人。
“再搅一炷香时辰,铬粉添半勺,镍粉减三成……”
匠人们早已习惯这般操作,只管依令行事。
朱棣迈进工坊时,正见各色矿粉接连倒入钢水,赤红熔液顿时斑驳交错。
他眼角不由一跳——这景象确实不似寻常冶炼。
“何先生!”
朱棣快步上前招呼。
何秋吐出烟圈:“殿下是来兴师问罪的?”
朱棣讪笑:“鲁先生虽来告状,本王却未轻信。”
何秋弹了弹烟灰:“殿下不妨听他劝告,我本就不能保证何时炼成不锈钢。”
朱棣陷入沉默。若在富庶时,他定会全力支持何秋。可如今刚就藩不久,连五千斤生铁都需岳父接济,实在经不起挥霍。
何秋看得分明却不多言,继续指点匠人操作。
良久,朱棣突然开口:“七日内,本王再为你筹五千斤生铁,任凭使用。”
何秋笑了。
这位殿下果然有帝王之姿,胸襟气度实在不凡。
“殿下,生铁暂时不用筹措了,今天便能给你一个结果!”
何秋将烟头踩灭,快步走到炼钢炉前,抓起一把铬矿粉投入坩埚,扬声喊道:“火力加大,加快鼓风!”
学徒们立刻使出浑身力气拉动风箱。
炼钢炉中的火焰骤然蹿起丈高,亮白色的火苗灼得空气微微扭曲。炉边众人的发梢都被热浪烫卷,连呼吸都带着灼热。
何秋强忍着高温,扬声喊道:“再加把劲,就快成了!”
此时炉中的钢水已从暗红色转为明亮的色泽,任谁都能看出变化。
鼓风的学徒们更加卖力,手臂肌肉紧绷。每推一次风箱,炉火便旺盛一分。
约莫半炷香后,钢水中的杂质尽数消失,呈现出纯净的亮红色。
何秋往头上浇了瓢凉水,嘶声喊道:“出炉!”
十名老铁匠应声而动,将亮红钢水倒入预备好的沙模中。
随着钢水注满模具,众人屏息凝神,目光尽数聚焦在缓缓凝固的钢块上——包括何秋。
至今已耗费三千斤生铁。若在二十一世纪,再浪费万斤他也不在意。但在这个时代,生铁实在珍贵。若最终失败,他实在无颜面对朱棣。
一炷香后,沙模中的钢水彻底凝固。
十块银亮的钢锭静静陈列,不见半点杂色。
何秋长舒一口气,轻笑道:“成了!”
工坊里顿时爆发出阵阵欢呼。
朱棣激动地走到何秋身旁,声音发颤:“何先生,这……这就是不锈钢?”
何秋颔首:“幸不辱命。”
“太好了!”朱棣兴奋地挥动拳头。
何秋斜睨他一眼:“殿下别高兴太早。不锈钢也分品级,这批的硬度尚需验证。”
朱棣连连点头:“先生说得是,该当检验。不知要如何试验?”
何秋略作思索:“先用最简之法——刀砍。”
说着他拔出腰间 ** 。
朱棣忽然按住他的手腕:“且慢!待本王请鲁先生前来观礼。”
“既然殿下开口了,那就请鲁先生过来一趟吧。这些日子他一直守在铁匠工坊,颇为辛劳,如今有了成果,理当让他亲眼看看。”
何秋含笑回应朱棣。
朱棣即刻命亲卫去请鲁道元。
不多时,鲁道元踏入工坊。
他并未留意沙模中的钢块,只一脸得色地望向何秋,心想燕王必已识破此人真面目,斥责过后才召他前来领功。
他甚至已准备好了谦辞。
然而朱棣一句话便击碎了他的心绪:
“鲁先生,何先生已成功炼出不锈之钢,正要试其硬度,料你应会感兴趣,特意请你前来一观。”
朱棣语带笑意,鲁道元却霎时脸色铁青。
“这……这怎么可能?他那不是胡来吗?”
“钢块就在沙模之中,鲁先生不妨亲自看看。”
朱棣抬手一指。
鲁道元瞥了一眼,神情更加难看,却仍强辩道:“这不过是寻常铁块罢了,说什么不锈之钢?我见过炼钢,休想以此骗我!”
说罢,他又瞪向何秋喝道:“小子,你若识相,就老实向殿下认罪,或能得殿下宽宥!”
何秋轻嗤:“鲁先生真是善于想象。正好殿下亲卫所用皆是百炼钢刀,你若不信这不锈之钢的质地,不妨以刀试之,看看是钢刀坚硬,还是我的不锈之钢更硬。”
“试便试!老夫绝不信你真能炼出好钢!”
鲁道元怒气上涌,一把抽出身旁亲卫的钢刀,大步走向沙模。
朱棣见状,低声问何秋:“何先生,这不锈之钢当真无碍?这些钢刀皆是内府督造,选料上乘。”
何秋淡然答道:“殿下放心,绝无问题,静观便可。”
朱棣颔首,眉间仍存一丝忧色。
鲁道元曾随徐达征战,略通武艺。他走至沙模前,挽袖挥刀,一声大喝,猛力劈向不锈之钢。
“铿!”
一声锐响,钢块上仅现浅痕,鲁道元手中钢刀却已卷刃。
他顿时怔住。
事实摆在眼前,不锈之钢确实更坚。
“不……不可能!定是我方才出刀有误!”
鲁道元咬牙说罢,再度举刀,全力劈下。
这一击震得他虎口迸裂。
不锈之钢仅崩出一处小缺口,而那钢刀——刃口竟已崩碎。
鲁道元彻底愕然。
朱棣走近他身侧,含笑问道:“鲁先生,你看这不锈之钢……硬度可还过得去?”
鲁道元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没能说出来……
他的脸颊早已高高肿起。
他眼中那个欺世盗名的人,竟真炼出了比百炼钢更坚硬的不锈钢。
静默良久,鲁道元忽然走到何秋面前,躬身施礼道:“这几日鲁某多有得罪,请何先生恕罪!”
何秋瞥了眼朱棣,见他正朝自己挤眉弄眼,显然玩心未泯,还想再看一场好戏。
但何秋并未理会朱棣的暗示,只是轻轻托住鲁道元的手肘,平静道:“鲁先生也是为燕王殿下着想,何罪之有?请起吧。”
鲁道元直起身,感慨道:“何先生年纪虽轻,胸襟气度却非常人能及,鲁某敬佩!”
“过奖了。”
何秋谦逊地摆了摆手。
鲁道元微微一笑,转身又向朱棣行礼:“殿下,鲁某使命已毕,今日便告辞启程,愿殿下心想事成。”
喜欢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