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燕王妃在王府设宴,邀请了顺天府各级官员的女眷前来相聚。
她把宴会地点设在露天处,还在周围摆放了许多花草。
女眷们一到,很快就引来不少蚊子,许多人被叮得浑身发痒,却又碍于礼节不好伸手去挠。
宴会进行到一半,燕王妃取出花露水,详细介绍了它的用途,并给每人赠送了一罐试用装。
赠送试用装是何秋的主意,燕王妃其实有点舍不得。
她不清楚花露水的具体做法,只觉得制作成本一定不低,十分珍贵。
她在介绍时,也把这层意思传了出去。
有人当场涂抹在被叮咬的地方,很快就不痒了,还留下淡淡的香气。
女眷们如获至宝,小心收好了试用装。
燕王妃看在眼里,心中暗暗欢喜。
她没有立即透露购买方式和价格,只让大家继续宴饮。
顺天府同知夫人忍不住开口询问:“王妃,这花露水是您亲手制作的吗?”
燕王妃放下筷子,微笑道:“本妃哪有这般本事,这是一家店铺的老板所制。王爷前几日闲逛时发现,带回来给本妃试用,效果甚好,便又买了一些赠予各位,愿大家能舒心度夏。”
众女眷闻言欣喜,既然能在市面买到,那就方便了。
同知夫人又问:“请问王妃,那家店在何处?”
燕王妃赞许地看了她一眼,答道:“就在顺福巷中,店名叫‘秋名山小店’。除了花露水,还有限量供应的香水。”
同知夫人顺势追问:“香水又是什么?”
燕王妃神秘一笑:“香水是何物,各位去了便知。今日容本妃卖个关子。来,奏乐,大家继续尽兴。”
丝竹声起,众女眷不便多问,只得继续宴饮,心思却早已飞向了秋名山小店。
这些官家女眷向来注重仪态,被蚊虫叮咬也只能忍耐,如今有了花露水,夏日再也不必为此烦恼。
另一边,顺福巷的秋名山小店紧锣密鼓地装修起来。
何秋原本计划用一周时间慢慢铺开花露水的生意,可燕王妃对赚钱格外热衷,一天都不愿多等。
今天一早,她就派人把一家店铺的地契送到何秋的小院,还告诉他今晚就要开售,让他备好货放到店里。
这一连串动作让何秋有点措手不及。
不过燕王妃都安排到这一步了,何秋也不好拖延。
他只好拿着地契去看那家铺子,发现它原本就是做胭脂水粉生意的,货柜都空着,几乎可以直接使用。
一打听才知,这是徐家的产业——正是燕王妃的娘家,徐达的家族。
徐家作为明朝开国首功之臣,家业遍布各地,燕王妃从自家拿一间铺子自然易如反掌。
何秋得知后不禁感叹:富二代做事果然不愁资源,普通人开店至少得筹备个把月。
好在他也沾了光。
店铺既然现成,何秋也不含糊,叫董鹏找了几个伙计,两个负责装花露水,另外三个重新布置店面。
新生意得有新气象,他仿照后世屈臣氏的风格,在店中央摆了一张大桌,铺白绸,放上几个刷白漆的木箱,花露水就陈列其中。
整个店铺以白色为主调,装修完毕,显得格外有格调。
毕竟第一批客人都是官家女眷,格调不高可留不住人。
只要够雅致,价格再高也不愁回头客。
何秋还特地去醉花楼找了绮梦,借了两名姑娘负责接待。
他和绮梦还在合作,调用人手顺理成章,况且他也算醉花楼的股东之一,用两个姑娘合情合理。
一切就绪,就等次日开张。
……
转眼第二天上午,
燕王妃第一次经商,心情激动,一大早就派人叫上何秋,到秋名山小店对面的茶楼饮茶观望。
茶楼视野开阔,店铺门口动静一目了然。
燕王妃精神奕奕,目不转睛盯着店门;何秋却有些没精打采,不停打哈欠。
身为一个冒险家,他向来习惯睡到自然醒,这么早被叫起来还是头一回。
“王妃,花露水卖得怎样,等晚上打烊看账本就知道了,何必亲自来盯着呢?”
何秋一边打着哈欠,一边问燕王妃。
燕王妃摆了摆手:“你不明白,这是我头一回亲自经营生意。从前爹爹总说我头脑不够灵光,不让我在外做事。等做了王妃,更不方便抛头露面了。今天,我非要瞧瞧自己到底行不行!”
何秋目光古怪地看向燕王妃。
他分明记得史书上记载的这位仁孝皇后天资聪颖,博闻强记,饱读诗书,年幼时便被誉为“女诸生”。
更关键的是,她不仅能文,还参与过军事,曾披甲守城。
靖难之役中,仁孝皇后更是功不可没。
这样一位不凡的女子,在徐达口中,竟成了“头脑不行”?
这还有天理吗?
让普通人怎么活?
何秋只好勉强笑道:“依我看,王妃您必然能成,这次花露水的生意定会大赚。”
燕王妃却叹了口气:“本妃也相信花露水能赚钱,可怎么到现在一个人影也没有?真是愁人。”
何秋思索片刻,试探着问道:“敢问王妃可知,那些官员家眷每日早起之后,一般做些什么?”
燕王妃睁大了眼:“还能做什么?无非是用了早膳,然后……然后……”
后面的话她却说不出了。她本是将门之女,性情与其他官员内眷不同,平日也少来往,确实不知她们早起后的习惯。
何秋耸耸肩道:“我来说吧。她们早起后要先梳妆打扮,接着教导孩子、处理家事,一般要到晌午过后才会出门闲逛。上午没人来,再正常不过了。”
燕王妃这才恍然大悟。
可很快她又盯着何秋问:“何先生怎么对官员女眷的生活如此清楚?”
何秋一挑眉:“我猜的,不过应该差不了多少。”
他自然不能说是从后世的影视剧中看来的。
幸好燕王妃也没多问,转而说道:“对了,何先生,你昨天说店里会限量供应香水,那香水究竟是何物?”
昨晚燕王妃之所以在官员女眷面前卖关子,其实是因为她自己也没见过香水,更不知其为何物。
这实在有点讽刺——明明是店里的大股东,却连自家卖的东西都没见过。
何秋早就料到燕王妃会有此一问。
他揉了揉还没完全清醒的眼睛,从怀中取出一个琉璃制成的小瓶。
拔开瓶塞,一股幽香顿时在空气中散开。
燕王妃轻轻吸了吸鼻子,感觉这香气比花露水和香粉更清雅、更好闻,令人沉醉。
“这……这就是香水?”燕王妃问道,眼中已泛起光彩。
无论哪个时代的女子,天生对香水和珠宝都没有抵抗力——哪怕她是燕王妃这样的尊贵女子。
何秋摸了摸鼻子解释道:“准确地说,这是玫瑰香水,用大量玫瑰花瓣制成。此外还有兰花和茉莉香型的。”
燕王妃带着疑惑问道:“我以前用玫瑰花瓣做过香粉,气味似乎与此不同,何先生是否还加了别的东西?”
何秋轻咳一声:“确实另添了些材料,但这属于秘方,还请王妃见谅。”
燕王妃先是一怔,随即含笑致歉:“何先生说得是,是我冒昧了。这样的秘方自然该由先生保管。不过这香味确实特别,应当如何使用?像香囊一样佩戴吗?”
何秋摇摇头:“只需涂在手腕或耳后即可,随着脉搏跳动,香气会自然散发。”
燕王妃微微蹙眉:“那香气岂非很快便会消散?”
何秋笑着解答:“香气确实会逐渐变淡,但完全散尽至少要五六个时辰,这个时长应该不算短吧?”
燕王妃赞同道:“确实算得上持久留香。不知何先生打算将这香品定价多少?”
何秋伸出两根手指:“二十两银子,恕不还价。”
“二、二十两?”燕王妃惊讶道,“何先生莫非在说笑?这未免太过昂贵了!”
何秋意味深长地说:“王妃,物以稀为贵。若我告知这玫瑰香水每月仅能产出五瓶,您还觉得贵吗?”
“这样说来倒不算贵了。”燕王妃思忖片刻,“但这产量当真如此稀少?”
何秋耸耸肩:“自然不是。以目前的制作速度,每日至少可产出上百瓶。”
燕王妃顿时怔住。每月限量五瓶与日产量上百瓶之间的差距实在太过悬殊。
“既然产量如此可观,何不降低售价每日多售些呢?”燕王妃好奇地追问。
何秋微笑着解释:“这是一种名为'饥饿营销'的经营策略。正如方才所说,物以稀为贵。对外宣称产量稀少,既能抬高价格,又能确保每次发售时都有人争相购买。”
燕王妃本就是聪慧之人,听闻此言立刻会意:“原来如此!没想到何先生对经商之道如此精通,能想出这般妙法,实在令人钦佩。”说着由衷地竖起拇指。
何秋面颊微红,略显窘迫地接受了这番赞誉。这饥饿营销之法实则是借鉴后世雷老板的经营智慧,不过想到那位商界奇才尚未出世,他也就坦然受之了。
第九十一章 永安公主
得知上午不会有客人登门,燕王妃便先行返回王府。直至未时下午,才重新来到茶楼,身边还带着一位少女。
这少女生得玉雪可爱,眉目如画,肌肤胜雪。尤其那双含烟带雾的明眸,更显楚楚动人。
何秋初见这小姑娘,不由得好奇地问:“王妃,这位是谁?”
燕王妃笑着介绍:“这是我的大女儿玉颖。之前顺天府局势不稳,几个女儿都在京城老宅住着,如今王爷在顺天府站稳了,我便派人把她们接了过来。她们昨日刚到,一直在房中休息,所以未曾与何先生见面。”
何秋这才明白。他一直没见过朱棣的几个女儿,心里有些好奇,却没好意思问。原来她们一直住在顺天府。如果没记错的话,眼前这位朱玉颖,应该就是最受朱棣宠爱的永安公主。
喜欢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