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颖一边解释,一边让侍女将香皂取出,呈与众人观看。
“这是何物?”
“看着似皂角,颜色却更鲜亮,还带着淡淡香气,真稀奇。”
“玉颖妹妹,你说与香水一样好的,莫非就是这皂角?”
见众人不识,朱玉颖嫣然一笑,解释道:“姐姐,这不是皂角,是香皂,并非洗衣之用,而是沐浴的。”
“用它沐浴后,不仅能让肌肤润泽生光,其清香更能长久留存身上。你们说,是不是与香水一样好?”
此言一出,满座女宾顿时对那香皂产生了浓厚兴趣。
“妹妹此话当真?”
“若真有这般好用,确是好东西。”
“这香皂气味清雅,色泽可人,品相着实不错。”
“玉颖妹妹,你说得这般好,不知这香皂要多少银两才能买到?”
秋名山小店明面上的主人是朱玉颖,在场的夫人小姐们都知道,既然她将香皂拿出来,最终目的还是要售卖的,因此大家都关心价格。
朱玉颖微笑着沉默片刻,才开口说道:“妹妹今日是专程来赔罪的。在座的各位姐姐几乎都曾向我求购香水,但香水每日限售二十瓶,实在是无奈,妹妹只能狠心回绝。”
“为了向各位姐姐表示歉意,今日这些香皂,妹妹分文不取,全部赠予在座的姐姐。”
“别看这香皂不大,过了今日,若要在秋名山小店购买,一块至少要五两银子。”
这是朱玉颖与何秋昨日就商量好的策略。买得起二十两一瓶香水的人,自然不会缺五两银子,但若能让这些夫人小姐免费为秋名山小店宣传,其价值远超过这几百两银子。
做生意,终究靠的是人脉。
无论是香水还是香皂,客户大多是这些富有的夫人小姐。若能在她们之间留下一个好印象,比几百两银子重要得多。
“真是送给我们的?”
“玉颖妹妹,看来姐姐之前误会你了,你一点都不小气!”
“太好了,妹妹真体贴,那姐姐就不客气了。”
“不要钱?”
“白送?”
朱玉颖的话让在座的夫人小姐们都感到惊讶。若真如她所说,今日之后香皂要五两一块,那朱玉颖这次可真是出手大方。
她拿出了近六十块香皂,相当于三百两银子。即便在座各位都不缺钱,但几百两也不是小数目。
“当然。”
朱玉颖笑着点头,神情真诚。
很快,宴会上的夫人小姐们纷纷露出欣喜的笑容,各自分得了朱玉颖带来的香皂。
幸好参加宴会的人不多,三十块香皂刚好够分。
与此同时,她们对朱玉颖的态度也明显转变。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朱玉颖也用心应对每一个人,毕竟她们几乎都是秋名山小店未来最忠实的客户。维护客户关系,是何秋非常重视的事。
宴会继续举行,作为主人的冯胜之女得到一块香皂,并且朱玉颖偷偷答应她,明天限售的二十瓶香水中会为她预留一瓶,她因此十分开心。
朱玉颖毫无意外地成为宴会的焦点。
先是香水声名远扬,再是香皂问世,秋名山小店在这些小姐们的圈子里已经名声大噪。
无论是香水还是香皂,都是她们最喜爱的物品。如今一提起秋名山小店,每个人都充满期待。
难道这就是昨天何先生所说的“Ip”吗?
朱玉颖忽然想起何秋提过的这个词,渐渐明白了它的含义。
下午申时,宴会终于结束。朱玉颖走出冯府,长舒一口气。应付这些夫人小姐,实在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
想着夫人们和小姐们拿到香皂时欣喜的模样,朱玉颖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她的马车从冯府离开后,没有返回燕王府,而是径直停在了秋名山小店。
一回到店里,朱玉颖立刻派人去请绮梦。秋名山的香水不仅在夫人小姐间风靡,青楼里的姑娘们也十分需要。
因此,在朱玉颖与何秋的推广计划里,绮梦担当着重要角色。
何秋因顾虑绮梦与明教的关联,不愿直接与她接触,这件事便全权交由朱玉颖处理。
不到半个时辰,绮梦便到了秋名山小店。朱玉颖带她进房间,直截了当地说明了香皂的事。
“玉颖妹妹,若香皂真如你所说这般好用,在青楼中必定大受欢迎。”
绮梦心思灵透,立刻明白了朱玉颖的意图,语气肯定地说道。
不过,比起香皂,绮梦更感兴趣的是发明香皂的何秋。
“妹妹,你说这香皂是何先生所制?”
她眼波流转,唇边含笑,不知在想些什么。
朱玉颖虽猜不透她的心思,但见她神情,心头莫名一紧,仿佛担心她会抢走什么似的。
绮梦并未久留,带上香皂便匆匆离去,自是去帮忙宣传了。
接下来几天,顺天府里凡有女子聚集之处,处处可闻香皂与香水的议论。香皂的功效令顺天府所有女性爱不释手。
到第三日,秋名山小店正式开售香皂,定价五两银子一块。
相比香水,香皂的价格并不算高,但按大明的物价来看,仍属昂贵。可令所有顺天府男子意想不到的是——
不到半个时辰,秋名山小店的五百块香皂便被抢购一空。
这消息传出,听闻者无不惊得张口结舌。
短短半个时辰,秋名山就入账两千多两白银,简直比抢钱还快!
第103章 生擒咬朱
秋名山小店的香皂在顺天府掀起抢购热潮之际,千里之外的丰台,朱棣正乘胜追击北元溃散的残军。
行军帐篷中,朱棣正与姚广孝商议,如何设法生擒北元丞相咬朱。
自那日咬朱率八千北苑突击队企图突袭丰泰城,被朱棣带来的二十门红衣大炮击溃后,朱棣事先布下的追兵便一路紧咬北元军不放。
穷追三日,北元军已成惊弓之鸟,半日前躲入一处山谷,再无动静。
朱棣与姚广孝不谋而合,皆想生擒北元丞相咬朱与孛儿帖。否则,早在数日前,他们便可将这支北元残军全数歼灭。
北元丞相咬朱屡犯边境,令大明不胜其扰,应天府的朱元璋更是为此震怒。若能生擒咬朱,朱棣必将在朝堂之上立下赫赫威名。
应天府的朱元璋与朝廷上的众臣,也会重新审视朱棣这位藩王,他在应天府的影响力将大幅提升。
朱棣奉命就藩后,难免逐渐淡出朝堂。人走茶凉,历来如此。即便贵为大明的王爷,他也需时常维护与朝中大臣的关系。
做一个逍遥王,从来都不容易。
姚广孝对朱棣的期望从不掩饰,几乎直指大位,自然也希望朱棣能通过生擒咬住,增强他在朝廷中枢的影响力。
“姚先生,咬住明知那个山谷是死地,为何还要进去?难道他还想背水一战?”
朱棣与姚广孝之间默契十足,一句话便足以表达心意。
姚广孝摇头笑道:“王爷此言差矣。依贫僧看,咬住进入山谷,恐怕是无奈之举。”
“丰泰城一战,红衣大炮的威慑已让他心惊。再加上这几日我们一直紧随其后,想必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
“北元士兵虽勇,终究不是铁打的。连日溃逃,估计已到了强弩之末,他不得不入谷休整。”
姚广孝条理清晰地分析着,忽然目光一凛,建议道:“咬住躲进山谷,恐怕正是想让王爷以为他要鱼死网破。若王爷真这么想,便中了他的计。所以……”
话未说完,朱棣已大笑:“知我者,广孝也!你我所见略同。”
“我很欣赏何先生的一句话:趁他病,要他命。”
“咬住想休整,我偏不给他机会。今夜便发动全军总攻,务必生擒咬住。”
军旅出身的朱棣行事从不拖沓,雷厉风行才是他的风格。
二人又在帐中商议细节,随后下令全军休整,以备夜袭山谷中的八千北元军。
夜幕降临。
明军营地上空,看似平静的空气里暗藏肃杀。
月光下,营中人影晃动,偶尔闪过的兵刃寒光,令气氛陡然紧张。
全军整备完毕,朱棣与姚广孝走出大帐。朱棣一身戎装,更显身姿魁梧。
环视四周,朱棣对明军的严明纪律颇为满意。唯有此时,他才感到心中舒畅。手握重兵,让他无比踏实。
逍遥王爷?朱棣从未想过只做逍遥王爷。
可惜,那个位置,只能容一人安坐。
朱棣压下心中野望,肃然对身边亲将道:“都准备好了吗?今夜便是收网之时。此战只许胜,不许败,明白吗?”
“末将遵命!定不辜负王爷期望。若此战失利,末将愿以项上人头谢罪。王爷静候佳音便是。”
朱棣满意颔首,朝亲信将领露出温煦笑意:“甚好,本王静候将军凯旋,届时必在父皇跟前为你请功。切记,定要生擒北元丞相咬朱!”
“传令三军:凡生擒敌相者,立赏千户之职;若本有官阶,按级叠加封赏!”
将领抱拳应诺:“末将即刻传令。待末将亲手擒来咬朱,不求金银赏赐,只求王爷恩准顺天府所有花魁陪末将饮酒庆功。”
朱棣朗声大笑,拍着将领肩头:“准了!”
战鼓擂响时,朱棣挥臂下令。明军阵地骤然爆出震天喊杀声——原来燕王有令,生擒北元丞相者即刻封赏千户。近万将士如暗夜潮水涌向山谷,半个时辰后已杀入谷中。
火光骤起,厮杀震天。静谧山谷转瞬化为战场。姚广孝与朱棣所料不差,北元残军已是强弩之末,咬朱被迫退入山谷休整,未料当晚便遭突袭。逃亡疲师遭遇以逸待劳之军,战局顷刻呈现碾压之势。
“天亡北元!”咬朱望着明军纵横驰骋,不甘地握紧剑柄。
“擒住北元丞相了!”谷中忽然传来士兵狂喜的呼喊。闻讯赶来的朱棣面露喜色,生擒敌首竟如此顺利。
姚广孝却神色平静:“前有何先生红衣大炮震慑敌军,后有其神机妙算预判退路,此胜早无悬念。”朱棣闻言敛容,遥望顺天府方向叹服:“先生果真运筹帷幄。”
捷报翌日传至顺天,午时已抵应天枢要。朱元璋闻讯竟失手碎盏,盛赞:“虎父无犬子,燕王实乃诸皇子中第一善战者!”
喜欢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