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棣倒也不是真笨,只是性子使然,遇事第一反应便是动武。被何秋这么一点,他顿时恍然大悟,目光不由得往南边望去。
“先生的意思是……告状?”
朱棣眼睛一亮,似乎明白了何秋的用意。
“你总算开窍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道理总不用我教你了吧?”
何秋点点头,语气带着几分心累。
顺天府怎么说也是朱棣的封地,名义上归他管辖。若在自己的地盘上被人欺负,而且对方还是个领兵的将领——这事要是让朱元璋知道了,他会怎么想?
朱棣再怎么说也是大明的王爷,被人欺凌,岂不是在打朱元璋的脸?
更何况蓝玉身份本就敏感,他既是开国功臣,又是太子朱标一系的人。皇帝还没退位,他们就开始欺负他的儿子了,这到底是想做什么?
想通这些,朱棣不由得佩服地看着何秋,真不知他这脑子是怎么想出这些的。
软刀子 ** ,才最是狠辣。
“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受教了。”
朱棣心里略感遗憾:要是姚广孝在此,听见何秋这番话,定会引为知己。
办法是想到了,但具体怎么做,还得细商。不过这种事,大可以交给王府里的幕僚去做——朱棣养着他们,可不是白吃饭的,这些正该是他们分内的事!
何秋淡淡一笑。其实这办法,但凡了解明代蓝玉案的现代人,都能想到。
朱元璋对蓝玉这些开国功臣,本就心存忌惮。开国之初,他们确实功勋卓着。
可如今大明已立国二十余年,渐渐安定,这些功臣难免会成为王朝的绊脚石。
朱元璋在位时还好,他们尚不敢妄动;可一旦皇帝百年之后,继位者登基,这些开国老臣会怎样,可就难说了。
主弱臣强,对一个王朝而言,自然不是好事——无数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为了延续大明国祚,朱元璋不得不担起恶名,诛杀功臣。此举虽令他声名受损,却能让继任者更稳坐江山。
说到底,朱元璋本就存了诛杀蓝玉等人的心思。若此时朱棣在他面前告发蓝玉,无异于递上一把称手的利刃。
这一点,何秋自然不便向朱棣言明。
从燕王府出来后,何秋便将蓝玉之事抛诸脑后。结局早已注定,只是蓝玉自己尚不知晓罢了。
回到秋名山小店,还未坐定饮茶,昨日登门的那位江南富商再度造访。
何秋特意吩咐下人将对方引至偏厅,晾了半晌方才起身相见。
偏厅里端坐着一位二十出头的女子,生就一副江南女子的温婉容貌,眼神却透着商贾特有的锐利精明。
此时正值明初,程朱理学尚未盛行,女子经商倒也不算逾矩。若非如此,以朱玉颖的身份也不便担任秋名山小店的台面掌柜。
见何秋现身,女子立即停止打量,笑吟吟地打趣道:“何先生总算肯露面了,想见您一面可真不容易。”
何秋不欲与她针锋相对,含笑应道:“沈小姐言重了。听闻您到访,我立即搁下手头事务赶来。想必您也知晓,如今香皂香水在顺天府炙手可热,能抽空与沈小姐会面已属难得。”
这位沈一茹小姐,家中与沈万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何秋故意怠慢她的缘由。蓝玉案中沈万三受牵连殒命,何秋暂时不愿与沈家有所瓜葛。
沈一茹敏锐地察觉到何秋的疏离,眸光微转,浅笑道:“何先生,明人不说暗话。您避而不见,可是担心香皂香水销往江南后,会被我们沈家反客为主?”
何秋心下暗惊。这姑娘果然敏锐,竟看穿了他的顾虑。
除了不愿与沈家牵扯过深外,这确是他另一重隐忧。沈家在江南势力盘根错节,销售网络遍布城乡。生意要做大,产品源头固然重要,销售渠道同样关键。合作双方谁占主导,全看谈判时谁能抢占先机。
何秋晾着沈一茹,本欲挫其锐气,营造出不热衷合作的假象。未料对方根本未入彀中。
真不愧是沈家儿女,天生商贾之才。
何秋也不再绕弯子,直言相问:“既然沈小姐洞若观火,不知有何妙策可解我此忧?”
沈一茹抿了一口茶,浅笑道:“何先生不必多虑,香水和香皂都是独门生意,外头没有第二家。若我们两家合作,由何先生来主导全局,生意如何运营,全听何先生的。”
何秋心中不免讶异。
这姑娘到底怎么打算的?
竟如此爽快地交出主导权?
沈家能把生意做到这般规模,可不是光靠随和,强势也是少不了的。
“沈小姐当真愿意我来主导?”
何秋带着几分怀疑问道。
沈一茹点头应道:“自然。我也不瞒何先生,我们家太爷对你十分欣赏,觉得你的经商才能不在他之下。由你主导,我们赚得更多,不是更好吗?”
沈家太爷,指的自然是沈万三。
何秋没想到这位明初首富竟会留意到自己,果然是个嗅觉敏锐的老狐狸。
“既然沈小姐如此坦诚,那我也直说了。香水和香皂的生意可以交由你代理,利润三七分账。”
何秋直接说出了心中设想的分配比例。
沈一茹毫不犹豫地点头:“好,就照何先生说的比例来!不过香水和香皂在江南的销售策略,还得请何先生多费心。”
何秋笑了笑,打了个响指。
朱玉颖随即走进偏厅,将一本册子放在沈一茹面前。
沈一茹看了一眼封面,上面写着“营销策划”四个字。
她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但她没有马上去拿册子,而是先向朱玉颖行了一礼:“商女沈一茹,见过郡主。”
朱玉颖摆手道:“沈小姐不必多礼,现在我只是你的合作对象,不是什么郡主。”
沈一茹含笑起身:“能与郡主合作,是沈家的荣幸。”
何秋此时开口道:“具体的合作细节,你们俩谈吧,我就不参与了。”
朱玉颖转身朝何秋比了个“oK”的手势:“何先生放心,一切交给我。”
这个手势是她从何秋那儿学来的。
作为一个穿越到明初的现代人,何秋身上还带着不少现代习惯,许多都被朱玉颖悄悄学去了。
某种意义上,这也算是一种“养成”吧。
……
从偏厅离开后,何秋没在秋名山小店多待,径直回了燕王府东厢院落,打算歇一歇。
还没等他喘口气,金忠就找上门来了。
一坐下,金忠便抱怨道:“何先生,你的香水生意已经做起来了,咱们的肯打鸡生意怎么办?现在市面上的 ** 都被蓝府收走了!”
之前何秋让金忠收购 ** 时,蓝庆从中作梗,以高于市价一倍的价格把 ** 都收走了。
如今蓝庆虽已不在,那些 ** 却仍归蓝府所有。
以蓝府和燕王府现在的关系,想通过正常途径要回 ** 显然不可能。
但 ** 又不能不拿回来。
金忠实在想不出办法,只好来找何秋讨个主意。
何秋抿了一口茶,淡然说道:“不必着急,蓝庆收购的那些**,眼下养在何处你清楚吗?”
金忠马上应道:“都养在城郊的一座农庄里,足足上万只**。要是这批**能到我们手里,肯打鸡的生意立刻就能做起来!”
何秋点了点头:“明白了,你随我去一趟农庄。”
金忠一怔,随即拧眉道:“何先生是想直接去把**抢回来吗?燕王府的亲卫军刚从战场回来,这时再和蓝玉起冲突,恐怕不妥……”
何秋摆了摆手:“不必动用燕王府的亲卫军,就我们两个去便好。”
“啊?”金忠瞪大了眼睛,“何先生,农庄里全是蓝府的人,我们两个人去,岂不是自寻死路!”
说到底,金忠如今只是王府管家,还不是日后那位胆识过人的内务大臣,心里难免畏惧。
何秋微微一笑:“放心,有我在,不会有事。”
金忠抓了抓头发,犹豫着说:“要不……您一个人去?王府的账目还有些问题,我得处理……”
何秋耸肩道:“当然可以我一个人去,不过今后肯打鸡的生意,你少分一成。去不去?”
“去!”金忠立刻挺直腰板,“我怎么可能让何先生独自去冒险!”
何秋笑了笑,放下茶杯:“那就麻烦金先生去备车吧。”
“好。”金忠应声,转过身时脸上却布满愁容。
他是真不愿随何秋前往蓝府的农庄。
何秋打死了蓝庆,与蓝家已结下深仇。如今蓝玉从边关回来,依他的性子,绝不会放过何秋。
他们两人此时去农庄,万一蓝玉召集几百个佃农动手,乱棍之下性命难保。
唉,如此险地,何先生为何偏要去呢?
金忠实在想不通何秋的打算,却也只能依计行事。
第112章 我说有就有
何秋正要与金忠前往蓝府农庄时,千里之外的应天府皇宫中,锦衣卫指挥使纪游正快步穿行,直入谨身殿。
“陛下,顺天府锦衣卫有飞鸽传书送到!”
朱元璋头也不抬:“呈上来。”
纪游立即将密信呈至御案。
朱元璋搁下御笔,展开书信细看。
才读几句,他便皱起眉头:“老四提前去丰台镇守,竟是蓝玉所逼?”
纪游再次拱手:“正是。潜伏在蓝玉身边的探子亲耳听见,他说要逼燕王去丰台镇守,给燕王难堪。”
“嘭!”朱元璋一掌拍在龙案上,怒道:“蓝玉竟敢如此算计我儿子,简直找死!”
蓝玉毕竟是边关大将,纪游不敢妄加评议,只得低头沉默。
朱元璋骂完,却又微蹙眉头:“不对,老四可不是任人拿捏的性子,他应当看得出镇守丰台的问题,又怎会答应去?”
纪游思索片刻,随后说道:“据我手下传来的消息,是何先生提前几日向燕王禀报,北元丞相咬朱将率小队突袭丰台,燕王因此率领亲军前往丰台。在此之前,何秋还命他化学研究所的人员携二十门大炮协助燕王。正是这些大炮在战场上先发制人,重伤北元数千兵马,致其军心溃散,最终被燕王一举击溃!”
朱元璋大致扫过书信内容,便将信丢在一旁,抚着下巴说道:“这何秋……竟能预知北元偷袭丰台一事,难道真是神人降世?”
纪游躬身回应:“此事卑职不敢妄加揣测,但何秋此人确实屡有神奇之处。”
喜欢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