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头脑灵活,从小成绩出色,有一份好的工作,之后娶妻生子,儿女双全。
他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圆满,也愿意善意待人。
可最后落得个众人埋怨,晚景凄凉的地步,他想不通到底是为什么?哪里出了差错。
原主父母生下原主大哥后,本来打算就要这一个孩子,所有的爱和资源都给这个唯一的儿子。
但是因为原主的爸爸是独生子,原主的奶奶一直觉得家里人丁单薄,想要儿子儿媳妇多要两个孩子。
可现在养孩子成本那么大,第一个又是个儿子。以后要给孩子买房娶媳妇,负担太大,哪怕原主奶奶一直说生下来我管,不用你们掏钱。
原主父母商量后还是拒绝了。
原主母亲对原主父亲说的很直白:“你妈现在说的再好听,到时候能不能兑现是一回事,就是你妈尽心尽力的管了,也没有哪个孩子是真的不用父母操心半点的。”
“别的不说,怀孕生产,生下来喂奶,以后上学辅导功课,你妈就是想管,能管的了什么。”
“咱们家现在就一个孩子,你的工资我的工资养他绰绰有余,咱们还可以有一些积蓄。”
“如果再多一个孩子,我的工作一定会被耽误,很多机会老板根本就不会用我。无形中我的工资就会降低,再多一个孩子的花销,一正一反,我们日子过得紧巴巴。”
“孩子也得不到本应该有的照顾,何必呢?”
原主父亲是想要再要一个的:“万一是个姑娘呢?”
“你能控制的了生男生女?”原主母亲直接怼了回去:“姑娘怎么了?现在这个社会姑娘就可以给口饭吃,什么都不用管了?姑娘你操的心更多。”
“最起码不用买房娶媳妇啊。”原主父亲小声嘟囔一句,也得承认媳妇说的有道理。
原主奶奶还是觉得要给孩子个兄弟姐妹才不孤单,原主母亲坚持留手足不如留资源留财产。
“以后有了事孩子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负担也重。”原主奶奶抱着大孙子摇头叹气。
原主母亲觉得我要把孩子培养的能挣一万,给我三千养老,他还有七千。
要两个孩子分了资源,只能一个人挣三千,给我一千养老,每个人手里也不过两千。
优生优育,精英培养,好儿不在多,一个顶十个。
除了有这些意见的分歧,整体还是比较和谐的。
原主的奶奶也确实尽心尽力的帮助这个小家庭,日子也就这么平淡温馨的过下来了。
然而原主大哥十四岁的时候,原主母亲意外有了他,那个时候原主母亲已经是高龄产妇了,生孩子危险性太高,本来要打掉的。
可是被原主的奶奶反复劝说拦住了。
“你当初休完产假就去上班了,就喂了半年的母乳,剩下的是不是都是我带,哪给你们添麻烦了?”
“现在大宝马上去初中寄宿了,两个星期才回来一次,完全有时间照看孩子的。”
“你们当初死活不愿意要,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可现在有了,哪能打掉呢?孩子都是老天爷送来的珍宝。这孩子和你们有父子母子缘分呢。”
原主父亲说:“咱们去问问医生,也看看你的身体状况再做决定。”
因为原主母亲平时饮食习惯,作息时间都比较健康,评估的身体状况也还可以。
原主母亲也很纠结,没有怀上的时候,自然可以说不要,可已经有了,打掉他,是不是太残忍了。
原主的姥姥给了个最有力的理由:“前段时间你爸出车祸进重症监护室,你和你姐,你弟,三个人轮流照顾,还要有两个女婿帮衬着,都忙不过来,累的够呛。你们老了呢?就一个孩子,受多大累?”
想到那段时间的辛苦,原主母亲揉了揉眉心,知道自己妈说的有道理。
很多事情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那个时候一开始请了护工,可怎么也要有个自己人看着,更别提后面护工还请假了一段时间。
现在弟媳妇还在因为弟弟照顾老人错过了一个重要的升职机会,要闹离婚。
一个烂摊子。
自己的儿子以后是不是也会面临这样的困境?
尤其是这些年下来,她也看出来了这个大儿子只能说是普通人,上学开始大大小小的补习班上着,回了家督促的紧,成绩也不过是中游靠上。
种种权衡之下,原主母亲决定生下原主。
所以他从一开始就不是在爱和期待里出生的孩子,而是一个意外,是对现实的妥协,权衡利弊的结果。
知道原主的存在后,原主的大哥反应很大,相当排斥:“你们说了只有我一个的。你们到时候肯定偏心小的。”
原主的母亲抱着他安抚,把自己为什么要生二胎的考虑告诉他,想要让大儿子明白,生二胎也是为了他着想。
可十几岁的孩子能懂什么啊?
原主母亲十几年前还非常坚决的要一个呢。
可他看出了母亲已经下了决心,另一个孩子的存在也下意识的让他不敢闹得太过分。
只能不情不愿的同意了,可心底对这个弟弟是讨厌的。
成绩出来的时候,原主大哥考的不咋地,有没有其他因素不好说,反正他一口咬定是因为母亲有了二胎,他害怕,总是分心,这才没考好的。
月份大了,原主母亲精力有限,确实对大儿子关注的少了,现在更是愧疚。
最后砸钱托人把儿子送进了最好的初中。
三年后,原主大哥中考再次失利,还没人说他,他自己就开始哭诉撒泼:“你们偏心!我才多大你们就把我扔到寄宿的学校去。我吃不好睡不好,同学还欺负我。我怎么可能有成绩?现在我考砸了,你们满意了吧?可以有理由偏小的了。谁叫我考的不好,不争气!”
原主母亲震惊:“你在说什么啊?吃不好睡不好你怎么不说啊?谁欺负你了?”
“告诉你们有什么用?反正你们也不要我了。没准还要嫌我烦!”
被疼了十几年的孩子这样指责误会,当妈的那个心啊——
原主父亲倒是不惯着他:“你没考好你还有脸闹?你同学哪个不是寄宿的,你少给我扯那些没用的。”
可说归说,伤心归伤心,大儿子的前程也不能不考虑,只能再次拿高额的择校费把人送进了还不错的高中。
夜深人静的时候,原主母亲反思:“这些年老二小,你说咱们是不是无形当中真的把太多关注给了小的,忽视了老大。”
这叫人怎么说呢?
多一个孩子反正多牵扯一分精力,那绝对不可能再百分百的关注老大了。
“我当初是不是选错了,我不该生二胎的。我有点后悔了。”
原主父亲能说什么啊?
“睡吧,老大就是年纪小,等大了懂事了就好了。”
然后原主大哥高考失利,花钱复读,再次失利,上技校,出来找不到工作,在家里啃老。
之后找了个女朋友,结婚之后,还是不务正业,离婚,扔下个孩子给父母。
再婚,和第二个老婆又生了一个儿子,一起啃老。
反观原主脑瓜灵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上了顶尖的大学,本硕博连读,毕业之后进了大公司,月薪五万。
原主大哥把所有的不幸都归结为父母偏心,你们好好培养老二,对我不好,我才混成这个样子。
原主父母气死:“老二人家那是自己脑子好使,从小要到大成绩上没让人操过心,补习班都没上过。”
原主大哥振振有词:“那谁让你们不遗传给我个好脑子啊?这就是最大的偏心!”
强词夺理!
可亲儿子能不管吗?
作为父母总是希望两个孩子互相扶持,原主过得好有出息就想着让他帮帮自己大哥。
对着原主常年累月就是另一套说辞了。
家里钱都给你花了,你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偏心你,你但凡有点良心就不能不管你大哥。
从结果来看,原主确实过的好。原主父母也没在生活里亏待他。
他的成就,只是凭他自己还是父母偏心,很难说清楚。
更何况,谎言说多了都能被当成真的。
原主信了,最后连原主父母也深信不疑。
所以对于这个大哥,原主是心虚愧疚的。
发了工资,不仅给父母,还养着大哥一家子。
后来,原主谈了个女朋友,要带回家谈婚论嫁了,原主大哥嘎巴死了。
父母说是大哥知道原主要成家了,不愿意一直拖累原主,出去找工作出的意外。
给原主愧疚的啊。
只能承担起照顾寡嫂和两个侄子的责任。
好在原主挣得多,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可随着孩子长大,需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两个侄子上学找他要钱,买房娶媳妇,父母说他不能不管。
自己的一儿一女也想要好好培养。
结果就是所有人都不满意。
侄子觉得比不上堂弟堂妹的待遇,想着到底不是亲爹。
要是我爸爸活着,我们怎么可能过这样的日子?
儿女也委屈,明明是自己亲爸,为什么自己好多时候要对堂哥们妥协退让?
爸爸总说,堂哥们可怜,没有爸爸,可他们有爸爸跟没有有什么区别?
原主好好照顾了父母的晚年,自己却晚景凄惨。
其实原主家里有真正纯粹的坏人吗?
要林楠说,没有。
哪怕是原主的大哥也不能说纯粹的坏,十三四岁的孩子,突然家里有了二胎,反应激烈一点儿是可以理解的。
之后一点点堕落,脑子不行,心性也不行,可以说他蠢,但要说坏,真不至于。
他推脱责任,他甩锅逃避,但他确实没有害人的心思。
不过没关系,林楠勾唇一笑,我来了,家里就有坏人了。
喜欢从炮灰到主角,我在三千世界补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从炮灰到主角,我在三千世界补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