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堂的药柜是赵二柱师父传下来的旧木柜,漆皮都掉得差不多了,抽屉里的草药堆得乱七八糟 —— 当归混着川芎,薄荷掺着紫苏,赵二柱每次抓药都得翻半天,有时候还会拿错。这天早上,他又对着抽屉皱眉:“明明记得甘草放在这儿,怎么找不着了?”
陈建国看着着急,想起以前在城里超市打工时,货架都是按品类分的,既整齐又好拿。“二柱,咱们给草药分分类吧?” 他指着药柜,“按功效分,清热的放左边抽屉,温阳的放中间,疗伤的放右边,再用竹片写标签贴上,找的时候就快了。”
赵二柱眼睛一亮,放下手里的药杵:“这主意好!我以前也想分,就是不知道咋分。” 两人搬来竹梯子,赵二柱爬上去,把抽屉里的草药一捧捧往外倒,摊在院中的青石板上。阳光照在草药上,五颜六色的 —— 绿色的薄荷、褐色的当归、紫色的紫苏,还带着淡淡的药香。
陈建国蹲下来,拿起一束当归,根须粗壮,颜色褐红。他刚要往左边 “清热” 的堆里放,赵二柱就从梯子上探下头喊:“建国!错了错了!当归是补血的,得放中间温阳的堆里!你这分类不对!”
陈建国赶紧把当归挪过去,又拿起一束川芎,这次他没敢妄动,举着问:“这个呢?放哪儿?” 赵二柱笑着从梯子上下来,接过川芎:“这个是活血的,跟当归放一起。你呀,还得好好学草药知识,不然以后抓药都能抓错。”
小丫也跑过来帮忙,她负责把陈建国写好的竹片标签插进药柜抽屉。标签是用细竹片做的,上面用炭笔写着 “清热类”“温阳类”“疗伤类”,小丫踮着脚,把标签往抽屉缝里插。可她年纪小,没看清,把 “清热类” 的标签插进了中间 “温阳类” 的抽屉里,还没插稳,标签就掉在了地上。
小丫赶紧蹲下去捡,手指捏着标签,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先生,我是不是帮倒忙了?我怎么总做不好……”
陈建国摸了摸她的头,指尖碰到她软软的头发:“没有呀,小丫帮了大忙了。标签掉了没关系,咱们一起改过来就好。” 他拿起标签,牵着小丫的手,教她辨认抽屉上的标记:“你看,这个抽屉画了太阳,是温阳的;这个画了水滴,是清热的,以后就不会插错啦。”
小丫点点头,认真地把标签插进正确的抽屉,还凑过去吹了吹,生怕再掉下来。
中午,村里的李大爷来抓治风寒的药,咳嗽得直弯腰。“二柱,给我抓点治风寒的药,晚上总咳得睡不着。” 赵二柱刚要翻抽屉,陈建国就指着中间的抽屉:“风寒是寒症,温阳类的药在中间,麻黄和桂枝就在里面。”
他拉开抽屉,很快就找到了麻黄和桂枝,递到李大爷手里。赵二柱惊讶地睁大眼睛:“你这分类还真管用!以前我得翻三个抽屉,现在一下就找到了!”
李大爷也笑着说:“陈先生就是厉害,连药柜都能弄这么整齐,以后抓药就方便了。”
陈建国心里暖暖的,以前在公司做策划案,老板总说他 “老气横秋”“跟不上市场”,从没被这么认可过。现在只是帮着分了分类,却被人真心夸赞,这种踏实的感觉,比在城里拿高薪还舒服。
下午,陈建国把分类好的草药名录贴在药柜侧面,名录是用粗麻纸写的,旁边还留了空白。小丫找来找去,选了片刚捡的红枫叶,用浆糊贴在名录旁边的空白处:“先生,这样名录就不会孤单了,你看,像不像药柜旁边长了棵小枫树?”
陈建国看着药柜上的标签、名录和枫叶,忽然觉得,这旧木柜好像活了过来,济世堂也不再是陌生的地方。这里有他的心血,有赵二柱的笑声,有小丫的陪伴,更有村民们的信任,像个真正的家。
晚上,陈建国坐在药柜前,摸出怀里的怀表。表盘映着药柜上的枫叶,像撒了层红粉,泛着淡淡的光。他想起爷爷以前总说 “做人要像草药,不求名贵,但求能帮人”,以前他不懂,现在在枫溪镇,他终于懂了 —— 不管是在城里做策划,还是在镇上分草药,能帮到别人,能被人需要,就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晚风从院外吹进来,带着草药的香气和枫树叶的清香,混在一起,让人心里平静又温暖。陈建国望着窗外的星空,星星亮得像撒了把碎钻,他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虽然简单,却比城里的繁华更让人踏实。
喜欢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