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藏糖于火畔,暖香裹甜润童心”
烘干棚的柴火总在晨光里泛着暖红,烟丝裹着稻香飘到晒场时,准能看见几个小脑袋凑在棚边 —— 小丫攥着布兜里的野山楂,铁蛋扛着比他还高的枯枝,还有梳着羊角辫的妞妞,总把捡来的枫树叶夹在耳朵上。他们最爱围着陈建国转,尤其是他坐在棚边歇脚时,会掏出怀表擦一擦,讲城里的 “会跑的铁盒子”(汽车)和 “装着星星的玻璃房子”(摩天大楼),孩子们的眼睛就亮得像晒场上的露珠。
这天陈建国添柴火时,手指忽然触到片软乎乎的东西 —— 不是粗糙的树皮,也不是干燥的稻壳,是张裹着糖霜的玻璃糖纸,橙黄色的,像片晒干的橘子瓣。他把糖从柴火缝里抠出来,糖块还带着柴火的余温,舔一口,是橘子味的甜,和他上次从城里带来的糖一模一样。前几天他明明把糖放在怀表旁边的布兜里,怎么会跑到柴火堆里?
接连三天,每次添柴都能摸出一两颗糖:粉的草莓味、绿的苹果味,有的糖纸被火星燎了个小角,糖芯却还是硬邦邦的甜。陈建国没声张,只在第四天清晨躲在枫树干后,看着小丫踮着脚凑到柴火堆旁的石头缝前 —— 她先左右瞅了瞅,确认没人,才从布兜里掏出颗粉糖,小手指捏着糖纸转了两圈,又把糖往石缝深处推了推,像藏什么宝贝,最后还捡了片枫树叶盖住缝口。
“小丫,你在给柴火‘喂糖’吗?” 陈建国轻手轻脚走过去,故意把声音放得软乎乎的。小丫吓得一蹦,手忙脚乱地用身子挡住石缝,脸涨得像熟透的柿子,攥着布兜的手指都泛白了:“不、不是喂柴火!俺是给稻子留的 —— 李大婶说,吃甜的东西会长得好,稻子吃了糖,烘出来的米肯定更甜!”
陈建国蹲下来,和小丫平视着,指尖碰了碰石缝上的枫树叶:“那你怎么不直接把糖放在稻子旁边呀?” 小丫眨了眨眼,睫毛上还沾着点稻壳:“俺怕稻子不好意思吃,藏在石头缝里,它们晚上没人的时候,就能偷偷吃啦。” 这话逗得陈建国笑出了声,他从兜里掏出颗黄澄澄的柠檬糖,剥了糖纸递过去:“你看,稻子要是知道小丫给它留糖,肯定会开心。这颗糖给你吃,你吃着甜,稻子闻着甜味,也会烘得更香。”
小丫接过糖,含在嘴里,眼睛弯成了月牙。这时铁蛋举着颗薄荷糖跑过来,妞妞拽着陈建国的衣角晃:“陈叔叔,俺也有糖!俺想给稻子留葡萄味的!” 不一会儿,七八个孩子围过来,把兜里的糖都掏出来,有带芝麻的硬糖,还有裹着糯米纸的软糖,陈建国就帮他们在石头缝周围挖了几个小坑,每个坑都盖一片枫树叶,像给糖搭了小房子。
往后每天清晨,柴火堆旁的 “小房子” 里都会多几颗糖,五颜六色的糖纸在阳光下闪着光,风一吹,就和稻穗一起轻轻晃。有时陈建国添柴时,会故意留几根松枝在糖旁边,说这样糖的甜味能飘得更远;小丫则每天都换一片新的枫树叶,怕旧叶子挡住稻子 “找糖吃”。烘干的稻子装进粮仓时,李大婶抓了把米搓成饭,尝了尝就喊:“哎,今年的米咋真带点甜?是不是沾了孩子们的糖味!”
结尾抒情:“柴火堆里的糖纸被阳光晒得透亮,有的沾着稻壳,有的印着枫树叶的纹路,像一张张小小的彩色卡片。陈建国摸着怀表,表盘上还残留着糖霜的甜味 —— 他忽然觉得,中年人的‘童心’从不是刻意装出来的幼稚,是能蹲下来,看懂孩子藏在石缝里的小心思;是能陪着他们,把‘给稻子送甜’当成正经事;是能在柴米油盐的日子里,守住这份不掺杂质的纯粹。这份温暖,比写字楼里的精致咖啡更醇,比案头的成功报告更动人,是时光给成年人最软的礼物。”
喜欢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