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攻前夜的紧张气氛如同实质般压在每个人心头。
赤岩城内,灯火管制下,只有车辆和部队调动的低沉轰鸣与脚步声。指挥部里,最后的情报仍在汇总,命令通过加密频道不断发出。
就在这时,卫兵报告,城外有一支小型车队请求入城,自称是“帝国战时文艺慰问团”的先遣队。
高振邦正因进攻命令被云天“巧妙”利用而憋闷,闻讯立刻像是抓住了什么由头,亲自带人前往城门,意图借此彰显自己的存在感,或许还能找点茬。
云天对此并无兴趣,但考虑到影响,还是带着几名核心成员一同前往。
城门处,火把摇曳。来的确实是一支小型车队,只有三辆蒙着帆布的卡车和一辆略显破旧的小轿车。
车上下来十几个人,大多穿着虽然陈旧却依稀能看出昔日华丽的戏服,面带疲惫与风尘。
为首的是两位女子,气质迥异,却同样引人注目。
一位年长些,约莫三十许人,身段丰腴窈窕,穿着一件洗得发白却依旧难掩其形的暗红色绣花旗袍,外罩一件磨损的皮裘。她云鬓微乱,妆容因长途跋涉而有些斑驳,却丝毫无损其惊人的艳丽。
一双桃花眼仿佛含着春水,眼波流转间自带万种风情,顾盼之际,连城门附近那些紧绷着脸的士兵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她便是这支慰问团的团长,柳如丝,战前是帝都颇有名气的坤伶(女戏子),以一出《霸王别姬》的虞姬扮相红极一时,据说曾是许多达官贵人的座上宾。
战争爆发后,她的戏班子散了,她便自发组织起一些流落的艺人,冒着炮火往前线跑,用她的话说,“将士们流血,我们总得送点声响,解解乏。”
另一位则年轻许多,看起来不到二十,穿着一身不合体的、打着补丁的灰布军装,却依然显得清丽脱俗。
她怀里紧紧抱着一台看起来相当老旧却保养得很好的照相机,脖子上还挂着一个笔记本。她有一双极其明亮而执着的眼睛,像是不染尘埃的水晶,正直直地、毫不避讳地打量着云天和高振邦,带着记者特有的审视和好奇。
她是随团采访的《帝国战旗报》见习记者,叶知秋。报社派她来本意是敷衍了事,没想到她却认了真,死缠烂打跟着柳如丝的队伍来到了最前线。
“哎哟喂,可算是到了!这路上可真不太平,差点让倭寇的散兵游勇给冲了……”柳如丝未语先笑,声音软糯婉转,带着戏曲的韵白腔调,一边说一边自然地用手绢扇着风,眼波在高振邦和云天之间转了一圈,立刻判断出谁才是正主,袅袅娜娜地走向云天,“这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云少校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我们是帝国战时文艺慰问团的,小女子柳如丝,特意带了几个不成器的弟子,来给前线将士们唱几出小戏,鼓鼓劲儿!”
她说话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身份,又捧了云天,还将一路风险轻轻带过。
高振邦被晾在一边,脸色有些难看,干咳一声:“咳咳!本使乃帝国巡视大使高振邦!你们……”
他话没说完,那个女记者叶知秋就挤了过来,举起相机对着云天“咔嚓”就是一张,闪光灯吓了周围卫兵一跳,差点举枪。
她却毫不在意,飞快地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嘴里连珠炮似的发问:“云少校!我是《帝国战旗报》记者叶知秋!听闻您即将对八幡原发动总攻,请问您对此次战役的胜算有多大?部队士气如何?面对敌军坚固工事,您准备了哪些特殊战术?帝都方面有传闻称您与高大使之间存在分歧,这是否会影响战局?”
她的问题尖锐而直接,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让高振邦的脸彻底黑了下来。
云天微微眯起眼,打量了一下这个胆大包天的女记者,却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对柳如丝淡淡道:“前线艰苦,且即将大战,不安全。慰问团的心意领了,还请尽快返回后方。”
柳如丝笑容不变,软语哀求:“少校大人,您就行行好,给孩子们一个机会吧!我们不远千里而来,就唱一场,就一场!唱完立刻就走,绝不给大军添麻烦!将士们苦战良久,听听乡音,看看戏文,也是好的呀!”她话语恳切,眼神哀婉,配上那绝色容貌,让人难以硬起心肠拒绝。
叶知秋也立刻接口,语气执着:“云少校!前线将士需要精神鼓舞,帝国后方民众也需要了解真实的战况!我有战地采访权!请您允许我随军记录!我会对自己负责!”
高振邦本想趁机训斥一番,彰显权威,但眼珠一转,忽然改了主意。他把脸一板,对云天道:“云少校!慰问团一片赤诚,岂可寒了将士们的心?记者采访战况,也是帝国法令允许!我看,就让柳团长她们在安全区域进行一场慰问演出!叶记者也可随军记录,但必须严格遵守军纪,不得干扰作战!”
他心想,把这几个麻烦女人塞给云天,既能给自己博个“体恤下情”的名声,又能给云天添乱,何乐而不为?
云天深深看了高振邦一眼,又看了看眼前这两位风格迥异却同样执着的女子,沉默片刻,对身后的林薇道:“林医官,安排柳团长她们去伤兵营附近找块空地,搭个简易台子。演出时间控制在总攻发起前两小时。派人保护好她们安全。”
然后他对叶知秋道:“叶记者,你可以跟着,但必须绝对听从指挥。你的相机和笔,如果乱拍乱写,我会亲自没收。”
柳如丝顿时喜笑颜开,万福道:“多谢少校!多谢大使!”眼波流转间,又在云天身上停留了一瞬。 叶知秋则兴奋地点头:“谢谢少校!我一定遵守纪律!”
高振邦目的达到,志得意满地走了。
于是,在这大战将至的肃杀氛围中,赤岩城里意外地多了一丝不合时宜却又莫名动人的声色。
柳如丝和她那些衣衫褴褛的团员们,竟然真的在伤兵营附近找了块空地,用随车带的简陋布景和乐器,飞快地搭起了一个小小的戏台。
夜幕降临时,汽灯亮起,锣鼓家伙一响,咿咿呀呀的唱腔便飘荡开来。
唱的是最经典的《长坂坡》。柳如丝扮演的赵子云,虽然行头陈旧,但她一亮相,一开腔,那身段、那眼神、那唱功,瞬间就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
她将赵子云的忠勇、悲怆、一往无前演绎得淋漓尽致。那些浑身绷带、伤痕累累的士兵们,或坐或躺,看得如痴如醉,暂时忘却了疼痛和恐惧,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连一些巡逻经过的士兵,也忍不住驻足聆听。
云天远远地看着那片被汽灯照亮的小小舞台,看着台上那个仿佛在发光的身影,看着台下那些暂时获得慰藉的士兵,冷硬的目光微微闪动了一下。
这个女人,用她自己的方式,在散发着光和热。
叶知秋则像只忙碌的小蜜蜂,举着相机,时而拍摄演出的场景,时而采访周围的士兵,笔记本上写得密密麻麻。
她甚至试图溜到更前沿的地方去,被石熊派去的兵毫不客气地“请”了回来。
总攻的时刻,终于到了。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冰冷的空气仿佛都要凝固。庞大的攻击部队在预定的出发阵地悄然集结,钢铁怪兽们低沉地轰鸣着,士兵们检查着武器弹药,面容紧绷。
就在这极致的寂静与压抑中,那片小小的戏台依然亮着灯。柳如丝没有唱那些热闹的戏码,而是换上了一身素白衣裙,抱着一把月琴,坐在台前,清唱起一曲柔婉而带着韧劲的江南小调《茉莉花》,歌声清越悠扬,穿透寒冷的夜色,飘向远方严阵以待的士兵们。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这柔美的歌声与即将到来的血腥战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却奇异地抚平了许多新兵心中的恐惧,也让许多老兵想起了遥远的家乡。
叶知秋站在台下,用相机默默记录下这战地黎明前的独特一幕,镜头最后定格在柳如丝那带着倦意却无比认真的侧脸上。
云天站在指挥车前,最后看了一眼那片亮光,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戴上头盔,眼中的最后一丝波动归于绝对的冷静。
他拿起通话器,声音通过电波传遍整个攻击集群:
“‘猎犬’们——”
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亮起。
“狩猎开始!”
喜欢龙炎烬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龙炎烬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