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数学考场像一口深井,所有的呼吸都被试卷吞进去。2003年被传为“史上最难”的西江卷在走廊里先被议论了半天,进了考场才发现,真相比传闻更现实、更刁钻。
王轩把试卷摊在桌上,目光冷静而没有波澜。他笑了笑,不是因为题好,而是因为知道:考场比拼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心态与取舍。
王轩上辈子根本没看过03年的数学卷,所以是没记忆的,且穿越只是增强了记忆力,数学这门学问,不会依旧是不会,不要以为你穿越就会做数学压轴题了,别异想天开了,那是不可能的,王轩实测。
王轩确实是刷了不少题,强如开挂的他,目前数学进度只能算是小成,也就是能搞定一些基础题。
前半卷如同熟悉的街巷——选择题一气呵成,填空整齐利落,但选择和填空最后一道王轩是看都没看,直接瞎猜,一个选了b,一个写了1\/2。别问为什么是1\/2,问就是男人的直觉。
大题也就前两道和后三道的第一问可以写写。
目标定低一点就行了,先把能做的题做稳,把能得的分先拿下来先。监考老师的步子有节奏地在走道上敲出时间的节拍,教室里偶有翻页声,更多是低沉的思考。
王轩是知道自己的极限:常规题能做八成。
到了大题的后半段,许多人开始有了慌乱。第21题的那类基础题对他像是暖身操,几分钟便结束。可当压轴题出现时,整间教室仿佛被一股冷风吹过。
这道题要求在限定区间内比较函数的极值并给出完整证明,题面犀利又不留情。
旁边有人开始压头发,有人用力揉太阳穴。
王轩拿起笔,先在草稿上把直观的计算和图像画了一遍:导数、二阶导数、端点比较,思路清晰,但在严谨证明的最后一步,他卡住了。
是的,接下来不会了,但是没关系,有点步骤可能也会有一两分。
笔迹依旧干净,步骤写得逻辑分明:求导、解方程、列出极值点,对端点值作比较,然后写出结论并附上理由的要点,最后在证明性论述处交代了需要补充的严谨步骤以示完整。
这样,王轩虽然拿不到高分,但应该可以保证及格的样子。已经不错了,毕竟北电又不是北大,文化分要求没那么高。
考场里有人终于忍不住放声长叹,也有人紧咬下唇继续奋笔疾书。王轩在交卷前的十分钟,又回头检查了几遍计算与答案,改掉了两处小疏漏。
交卷铃响,王轩把试卷折好,背起书包走出教室。门外家长的焦虑与议论像潮水,有的说“这次太难了”,有的安慰“发挥正常就好”。
别问为啥没人认出王轩,王轩全程戴口罩,而且高考考场谁会在乎你是不是明星,都是第一次参加高考,紧张的要死。哪有闲工夫关注别人。
6月8日,天气更热,校门口甚至摆了救护车和降温冰桶。电台里不停提醒:“考生注意饮食,避免中暑。”
上午是理综,正如老师说的,你要是数学不行,那物理肯定是不可能好的,毕竟数学是物理的基石。优秀的物理学家基本都是优秀的数学家,比如牛顿,再比如欧拉。
考场里弥漫着紧张而微微焦躁的气息。王轩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翻开理综试卷,第一眼看到选择题,他心里有些熟悉感——都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内容。
第一卷选择题中,有一道化学题让旁边同学皱起眉头:“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b、c、d四个选项,各自离子间都有可能发生沉淀或酸碱反应。
教室里依旧有人开始挠头了:“这怎么选啊”,有人敲脑袋试图回忆溶解度规则。看到周围的考生反应,王轩就察觉到自己身处“大聪明”窝了。
王轩也有些发愣,只能凭记忆中模糊的溶解度表和酸碱反应规律,犹豫片刻后在答题卡上填下b:K?、No??、h?、So?2?。笔尖划出的痕迹小心而干净,比周围人略显从容。
物理部分的选择题和计算题接连出现。中等难度的抛体运动题,王轩看了半天才动笔,在草稿纸上画了几个示意,列出已知与未知量关系式,最终慢慢写出答案。
电磁感应综合题要求分析导体运动中的感应电流变化规律,许多人皱着眉头,计算半天仍停在公式应用上。
王轩也只能谨慎地抄公式、尝试串联力学、电磁学知识,步骤勉强清晰,回头检查时只能确认没有明显错误。当然这都是王轩考场自认为的。
化学大题和生物大题难度明显上升,涉及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复杂有机反应,以及遗传规律和生态系统分析题,对他来说都是挑战。他只能靠有限记忆点答题,很多地方空着或写得简略。
考场里有人抓耳挠腮,有人盯着半页空白纸发呆。王轩清楚自己的极限:压轴题即便勉强作答,也是拿不到分的。
于是,他果断选择不浪费时间在难题上,把精力集中在基础题和能把握的中等题目上。他知道,稳住这些分数,总比盲目追难题更安全。
时间一点点过去,钟声在考场里回荡,每一下都敲在每位考生心头。
王轩的手指小心翻动答题卡,选择题检查一遍后,他回到前几道填空题,确认每一处数字和单位尽量无误。
旁边同学笔尖仍在飞舞,有的停顿,有的出错。王轩也尽量保持整洁,答题顺序小心安排。
他收起笔,深吸一口气,将答题卡整齐翻好,缓缓放入卷袋中。整个上午,他完成了绝大部分能掌握的题目,把有限知识尽量写在纸上。
出考场时,王轩背着书包,走在人流中,心中平静如常。阳光洒在街道上,人声喧嚣,他没有与任何人交谈,也无需别人来问津——这一刻,他知道自己尽力稳住了属于自己的分数。
下午就是英语了。这属于是王轩的强项了,毕竟上辈子的六级可不是白考的,应付高考英语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说能考个150,考个130+是没有问题的。
广播一遍遍播放听力磁带,音质生涩,考场里的录音机有的杂音很大,甚至有人听不清。王轩暗暗庆幸,重生后的记忆和他原本的听力经验结合,让他几乎没有受影响。
五点钟,当最后一声铃响起,整栋教学楼仿佛被解放了。有人长吁一口气,有人偷偷抹泪,有人已经开始憧憬暑假的自由。
王轩放下笔,望着试卷,心里生出一种说不出的平静。对他而言,高考并不是命运唯一的筹码,但他知道,这份成绩是通往未来的钥匙。
简单估算了下这两天的考试分数,语文125+,英语135+,数学90+,理综120+,所以王轩总分保底470分,对于北电导演专业是够的,今年北电导演专业在西江的分数线是433,当然这是导演专业,表演只用240。而这一年的理科本科线是462。
走出校门时,外头挤满了人。家长打着遮阳伞,举着冰水等待。小摊贩吆喝着“绿豆汤解暑”。整座江州城,都在谈论高考。
王轩却没有跟任何人汇合。他一个人走回旅馆,把书包放下,静静地喝了口水。窗外的蝉鸣此起彼伏,阳光在老旧玻璃上闪烁。
他想起自己在影视城的剧组,想起演员们的练功声,想起那些等待开拍的场景。高考结束,他又要回到那个属于“导演王轩”的世界。
但在此刻,他只是一个刚走出考场的十九岁青年。
夜幕降临,江州街头响起焰火声,不少家长为了孩子高考完毕而庆祝,点燃鞭炮,火光与烟雾在夜空翻腾。王轩站在酒店阳台上,远远望着人群与火光,嘴角浮现一丝笑意。他知道,这一天不仅是原身未了的心愿,也是他穿越后的一个考验,而他已经稳稳走过。
李晓晓在一旁轻声提醒:“王总,晚餐已经安排好,您是否需要现在下去?”王轩摇摇头,目光仍落在江面上,心中平静而坚定:“暂时不用,我想先享受属于自己的安静。”她微微点头,退到房内一角,给王轩留出独处空间。
高考的硝烟已经过去,江州城仍在喧嚣,而王轩的内心,却像窗外江面一样,宁静而清澈。他明白,无论未来的影视圈挑战有多大,只要稳健、冷静、懂得取舍,所有难题终将被分解为可以掌控的步骤。
喜欢华娱从02驻唱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华娱从02驻唱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