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完《青花瓷》王轩没有回京城,直接去了姑苏。
毕竟想到江南烟雨,王轩脑子里的画面就雨中的姑苏园林。
清晨的姑苏,烟雨朦胧。
王轩坐在前往拙政园的小型拍摄车里,透过车窗看着青石板路被雨水打湿后的光亮反射,心里涌起一丝莫名的感慨。
为了拍摄《清明雨上》的mV,他对于每一个画面都极度挑剔。
这次mV,他坚持要取姑苏最有江南意境的景点,力求画面和歌曲的古典情怀高度统一。
王丽昆也在车上,她带着一把黑色折伞,穿着简约的灰色长衫,湿漉漉的发丝微微贴在脸颊上。
她对王轩的挑剔早有心理准备,但面对如此清雅的拍摄环境,仍不免心中生出几分紧张与期待。
拙政园的石桥与水榭,是王轩心中最理想的开场景。
他要求摄影师用长镜头捕捉王丽昆走在石板桥上的背影,然后缓缓推进到她的侧脸,水面的倒影与湿漉的青石桥相互映衬,仿佛一幅行走的水墨画。
王丽昆走上桥面,步子轻缓,手指微微触碰雨打的青石,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融入这个氤氲的江南世界。
“再慢一点,丽昆,你的步伐要像雨丝落在荷叶上的节奏。”王轩举起手示意摄影师暂停拍摄,他走近她,眼神中带着导演特有的专注,
“你的表情要有一点怀念,有一点哀愁,但又不能太刻意。”
王丽昆点了点头,轻轻低下头,任由雨丝落在发梢,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回忆一个逝去的往事。
王轩拍了几组试镜后,满意地点头:“很好,就是这个感觉。”
拍摄队伍并不大,只有核心摄影师、灯光师和几名助理。
姑苏的雨,带来天然的柔光效果,王轩并未使用大量灯光,他希望画面尽可能自然。水面上倒映着灰色的天空和古建筑,随着王丽昆的步伐微微荡漾,画面充满了诗意。
接下来是室内水榭的镜头。王轩安排王丽昆坐在雕花木窗前,手里捧着一盏小茶杯,眼神望向窗外的细雨。
摄影师使用浅景深,将木窗的纹理虚化在前景,而王丽昆的面部表情被完美地捕捉到。
王轩走到旁边,低声指导:“眼神里要有故事,好像在对谁诉说心里的秘密。”
随着拍摄的推进,王轩开始调整一些细节。
石桥旁的青苔湿滑,他要求王丽昆轻轻踩踏,脚步声要有节奏感,与背景音乐的前奏相呼应。
助理小心翼翼地铺设防滑垫,同时保持画面的自然感。
王丽昆每次走过桥面,王轩都会喊停,查看镜头回放,甚至提出改变角度,让水面的倒影形成更完美的构图。
中午时分,拍摄队伍移师到姑苏的平江路。
王轩喜欢这里的老街小巷,青砖黛瓦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
他安排王丽昆在小巷口撑伞走动,摄影师沿街低角度拍摄,让雨水从屋檐滴落在她的肩头,形成自然的镜头语言。
王丽昆在巷子里走了几遍,开始适应镜头,她的步伐渐渐有了节奏感,每一个回眸都带着轻微的忧郁和期待。
王轩此时才发现,王丽昆的表演比第一次试镜更自然了。
他走过去轻声说道:“你现在的气质已经很符合这首歌的意境了,不需要过多表演,像这样,就能打动人心。”
王丽昆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骄傲,却又保持着谦逊。
下午,雨稍稍小了,王轩决定拍摄水巷的追镜。
摄影师将稳定器架好,王丽昆撑着伞在水巷中缓步前行,王轩在后方喊:“慢一点,让步伐和呼吸声融入节奏,雨水是你的背景音乐。”
画面中,雨后的青石板路闪着光,墙角的爬山虎湿润翠绿,王丽昆的身影若隐若现,仿佛穿越时空来到江南的古画里。
王轩时不时示意摄影师切换镜头,从正面、侧面到俯视,让每一个细节都被捕捉。
他甚至建议在一些镜头中加入轻微的烟雾效果,增加神秘感。助理们忙碌着调试小型烟雾机,确保不会破坏画面的自然质感。
傍晚,拍摄移至姑苏古运河边。王轩希望利用晚霞和水面的倒影创造梦幻感。他安排王丽昆在小船上轻轻摇桨,摄影机缓缓跟随,捕捉她的背影与倒映在水面的霞光。
水面微微起波,映照出半边天色,王丽昆轻轻闭眼,任由江风吹拂发丝。
王轩站在岸边,透过取景器看到这一幕,忍不住低声自语:“完美。”
晚上的拍摄最为考验耐心。王轩安排在水巷和小桥上拍摄灯光点缀的夜景。
他让王丽昆穿上薄纱长裙,手持小灯笼,随着灯光的晃动形成若隐若现的影子。
雨后的青石路被灯光映得湿亮,水面闪着点点光斑。
王丽昆走动间轻轻摆动裙摆,仿佛雨夜中的精灵。
王轩通过监视器调整光圈和曝光,确保每一帧都保留江南夜景的柔和与神秘。
拍摄间隙,王轩与王丽昆在岸边坐下喝茶。
他们聊起姑苏的历史和江南的文化,王丽昆的语气中带着惊讶和敬意:“原来这些景点拍出来,比我想象的还要有味道。”
王轩微笑:“姑苏的江南意境,就是最好的画布,你只需要融入就好。”
夜深,拍摄终于结束。
王丽昆脱下湿透的外套,裹紧披肩,而王轩则忙着检查当天的素材。
他盯着监视器上的画面,露出满意的笑容:“今天的镜头都拍得很到位,每一个细节都能表达歌曲的意境。”
整个mV的拍摄过程,王轩严格要求每一帧画面的精致感,同时也让王丽昆逐渐融入角色的情绪。
他们一起在江南的雨中行走,记录下最真实的光影与情感,也让这支《清明雨上》mV在后期剪辑时能呈现出诗意盎然的江南水墨感。
夜色渐深,姑苏古运河两岸的灯光映在水面上,水波微微荡漾,空气里带着雨后特有的清凉气息。
王轩决定利用夜景拍摄最后几组定格镜头,让mV的视觉层次更加丰富。
他让王丽昆坐在一艘小船上,船头悬挂的红色灯笼映照出她微微湿润的脸庞。
摄影师架起长焦镜头,从河面缓缓推进,捕捉她眼神中的深情与柔和。
王轩轻声指导:“丽昆,眼神要像在诉说一个关于离别的故事,不用太用力,细微的情绪最打动人。”
王丽昆微微低下头,手指轻轻拂过灯笼的绳索,船随水面轻轻晃动,她的长发被江风吹起,像是江南夜色中的烟雾。
王轩透过监视器,微微点头:“非常好,这一幕可以直接用作mV的封面画面。”
接着是水巷的倒影镜头。王轩安排王丽昆撑着红伞,缓步走过湿漉的青石巷道。雨后的水洼映出她的身影,仿佛双重世界在水中重叠。
摄影师用低角度拍摄,轻微晃动镜头制造水波的律动感。
王轩忍不住赞叹:“江南的夜,就是这样让人沉醉,每一个镜头都像水墨画。”
为了增加动感,王轩还设计了轻微的慢动作镜头,让王丽昆的裙摆在微风中飘动,雨滴从伞沿滴落,落在水洼中激起小小涟漪。
助理们忙着调整雨滴喷雾和反光板,使画面既自然又有层次感。王丽昆每次走过水巷,王轩都会喊停,仔细查看画面回放,提出细微的调整:“伞倾斜角度再低一点,光线可以照亮你的脸,但不要破坏水面的倒影。”
夜拍进行到深夜,王轩安排了最后一组特写镜头——王丽昆在石桥上抬头望天,雨水打在她的发梢和衣角。
王轩要求摄影师用慢速滑轨从桥头移动至桥尾,同时捕捉桥下流淌的河水与桥上的灯影形成呼应。
王丽昆的眼神中带着淡淡哀愁,仿佛在回忆往昔,画面唯美而动人。
拍摄间隙,王轩与王丽昆坐在桥边的长凳上,热茶的香气在寒冷夜风中显得格外温暖。
王丽昆轻声说:“导演,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在镜头前可以这么自然,仿佛真的融入了江南。”
王轩笑了笑:“你的表演已经不是演戏,而是一种情绪的流动。mV拍摄最重要的就是捕捉这种自然感。”
在拍摄的最后一刻,王轩安排了一个象征性的结束镜头——王丽昆缓缓将手中的小灯笼放入水中,顺着河水漂向远方。
摄影机从高处俯拍,灯笼的光在水面上划出一道弧线,周围是静谧的夜色和微微荡漾的水波。
王轩看着监视器,满意地点头:“结束得刚刚好,这一幕既有意境,又有故事感。”
收工后,团队回到酒店,大家忙着整理器材和拍摄素材。
王轩一边检查当天的画面,一边与助理讨论后期剪辑和调色方案。
姑苏雨夜的湿润与江南水巷的古朴,需要在后期通过色调和光影处理来最大化呈现。
王丽昆坐在一旁,用毛巾擦去头发上的水珠,眼神中带着疲惫,却又带着满足感。
王轩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今天你很棒,每一个镜头都很有感觉。
明天还要拍几组补充镜头,但整体风格已经成型。”
王丽昆微微点头:“导演,我会继续努力。”
她的眼神中,有对艺术的认真,也有对江南景致的留恋。
整个拍摄过程中,王轩既是导演,又是歌手,他对画面的要求几近苛刻,但正是这种严格,才让mV呈现出水墨般的江南意境。
王丽昆从最初的紧张到逐渐融入角色,她的表演与姑苏的景色完美结合,每一帧都如同画中游走的诗意。
mV拍摄结束后,王轩将当天的素材回放给团队和王丽昆看,每个人都被画面的美感震撼。
水巷、石桥、古运河、青瓦小巷,以及雨中摇曳的灯光,所有元素在王轩的调度下完美融合,呈现出《清明雨上》最理想的视觉效果。
王丽昆看着屏幕上自己和江南景色交织的身影,心中感慨:“原来江南真的可以这么动人。”
王轩最后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湿润的姑苏夜色,轻轻自语:“这支mV,不只是歌的视觉呈现,也是江南的诗。”
三天的拍摄虽然辛苦,但每一秒都值得。
雨中的江南,王丽昆的自然表演,以及王轩的精准调度,使《清明雨上》的mV不仅是一首歌的视觉化,更是一幅流动的江南水墨画。
喜欢华娱从02驻唱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华娱从02驻唱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