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清晨,西坡村的农田里已经热闹起来 —— 李老汉扛着水桶,沿着田埂来回跑,把井水倒进向日葵田的水渠里,额角的汗顺着皱纹往下淌,浸湿了粗布褂子。旁边的王二婶也没闲着,手里拿着个木瓢,给刚出苗的小麦浇水,腰弯得像个虾米,嘴里还念叨:“这鬼天气,再不下雨,苗都要干死了,天天浇水,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
不远处的田埂上,几个农户围着一架旧水车叹气 —— 这水车还是去年官府发的,叶片少,转起来费劲,得两三个人一起推,一天下来也浇不了半亩地。“要是有水车能省点劲就好了,” 李老汉直起腰,捶了捶后背,“俺这老骨头,推不了几天就散架了,家里的小子去特区打工,也没人帮忙。”
“李伯!俺们来啦!” 远处传来熟悉的喊声,王师傅带着两个工匠,推着一架新水车走过来 —— 这水车比旧款高了半尺,叶片从四个增加到六个,还加了个倾斜的引水槽,木架上刷了桐油,看起来又结实又轻便。“陛下听说大家浇水辛苦,让俺们改进了水车,您试试,一个人就能推,浇地比以前快两倍!”
李老汉半信半疑地走过去,握住水车的把手 —— 没想到轻轻一推,水车就转了起来,叶片没入井水后,清澈的水顺着引水槽流进田里,水流比旧水车大了不少,还不用费力气。“真…… 真省力!” 他又推了几圈,脸上露出惊喜的笑,“以前两三个人推半天,现在俺一个人,一炷香的功夫就能浇完这半亩向日葵!王师傅,您这水车改得好啊!”
周围的农户都围了过来,七手八脚地帮着把新水车装在井边,有的试推把手,有的查看引水槽,嘴里全是称赞:“这叶片多了就是不一样,转着轻!”“引水槽斜着好,水不会洒,都流进田里了!”
小李子也跟着跑来,凑过去想试试水车,没想到手没抓稳,车身晃了一下,溅了他一身水,褂子湿了大半,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小李子,你这是想洗个凉水澡啊!” 李老汉笑着递过块布,“快擦擦,别着凉了,这水车可不是闹着玩的!”
小李子擦着水,嘴硬道:“俺就是试试水车结不结实!你看,这么晃都没坏,说明王师傅做得好!” 王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下次小心点,这水车是浇地的,不是让你玩水的!”
新水车很快在村里推广开来 —— 官府派工匠去各村安装,还教农户怎么维护:“叶片脏了要擦,木架松了要钉钉子,有问题就找村里的工匠,别自己瞎修!” 不到三天,西坡村周边的农田里,新水车转得此起彼伏,以前要忙到天黑的灌溉活,现在中午就能干完,农户们有了空闲,有的去学堂帮着整理教室,有的去镇上的油坊帮忙榨葵花籽油,日子比以前更充实了。
这边农田里的水车刚落地,村里的织布房又迎来了新变化 —— 苏晴带着之前做婚服的刘师傅,扛着一架改良的织布机走进来。这织布机比传统的多了个纱锭,能同时穿两根线,机身上还加了个小踏板,踩下去就能带动经线上下动,不用再用手一遍遍提拉,旁边的木框上还刻着简单的图案刻度,方便新手对齐花纹。
“王二婶,您试试这织布机!” 苏晴走到正在用旧机织布的王二婶身边,帮她把线穿进新机器的纱锭里,“您踩这个踏板,经线就动了,手里的纬线跟着穿,能同时织两块布,比以前快多了。”
王二婶半信半疑地坐下,踩了踩踏板 —— 果然,经线随着踏板的动作上下交错,她手里的梭子穿过去,两块布同时往前织,比以前用旧机时省了一半的力气。“我的娘哎!” 她织了一会儿,拿起布边看,又匀又密,“以前织一匹布要十天,现在这样,五天就能织完!俺以后再也不用熬夜织布了!”
织布房里的农妇们都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皇后娘娘,这机器好学不?俺们没读过书,能学会不?”
“好学!” 苏晴笑着手把手教一个年轻农妇穿线,“你看,这刻度对着花纹,踩踏板的时候慢一点,多练两次就会了,以后织完布,还能拿到镇上的绸缎庄卖,多赚点炎币给孩子买糖吃。”
农妇们听得眼睛发亮,纷纷围在织布机旁学习,有的穿线,有的踩踏板,虽然刚开始会出错 —— 比如把线织错了颜色,或者踏板踩得太快让线缠了轴,但苏晴总是耐心指导,从不着急。旁边的刘师傅还做了个简易的说明书,上面画着织布机的零件和步骤,连不识字的农妇都能看懂。
小李子也凑过来想试试,却把线穿错了纱锭,梭子一穿过去,线就缠在了一起,引得农妇们笑:“小李子,你还是去帮着推水车吧,这织布机不是你玩的!”
“俺就是想帮大家嘛!” 小李子脸一红,赶紧找刘师傅帮忙理线,“刘师傅,您教教俺,学会了俺好教春桃,让她也织块向日葵图案的布,做件新衣裳。”
苏晴看着他的样子,笑着说:“等你学会了,先给农妇们打打下手,别再把线弄乱了,不然王二婶可要罚你帮着浇水了。”
接下来的几天,科技小进步在村里落地生根 —— 农田里的新水车转个不停,向日葵长得更精神了,小麦苗也绿油油的;织布房里的新织布机天天满负荷运转,农妇们织出的布又快又好,镇上的绸缎庄老板特意跑来,说要长期收她们织的布,价格比以前高两成。“这都是皇后娘娘和陛下的功劳!” 王二婶拿着刚卖布赚的炎币,笑得合不拢嘴,“以前俺们织布只能自己穿,现在能赚钱了,还能给家里买肉吃,比啥都强!”
这天下午,林风特意去村里查看新设备的使用情况 —— 在农田里,他看到李老汉一个人推着水车,轻松地浇着地,旁边的几个孩子围着水车玩,用小桶接从引水槽流出来的水;在织布房里,苏晴正帮着农妇们调整织布机的刻度,织出的布上印着小小的向日葵图案,是农妇们特意设计的,说要跟皇宫的向日葵呼应。
“陛下,您看这布!” 王二婶拿着刚织好的布走过来,上面的向日葵图案栩栩如生,“俺们想多织点这样的布,送到京城去卖,让城里的人也看看咱们村的手艺!”
“好啊!” 林风接过布,摸了摸 —— 又软又密,比御膳房的桌布质量还好,“朕让官府帮你们联系京城的绸缎庄,保证你们的布能卖个好价钱,以后还能开个‘西坡村织布坊’,做成连锁的,跟张记包子铺一样!”
小李子在旁边兴奋地跳起来:“连锁织布坊!俺来帮你们管账本!上次跟张掌柜学了记账,保证记的比谁都清楚!”
农妇们都笑起来,王二婶笑着说:“有小李子帮忙,俺们更放心了,就是别让他把线弄乱就行!”
傍晚时分,林风带着苏晴准备回宫,农户们都来送行,有的手里拿着刚炒的葵花籽,有的抱着新织的布,非要让他们带上。“陛下,皇后娘娘,有空常来啊!” 李老汉拉着林风的手,“新水车和新织布机帮了俺们大忙,俺们这辈子都忘不了您的好!”
“会来的!” 林风点头,“等向日葵收获了,朕还来跟你们一起榨油,一起吃用新织的布做的桌布摆的宴席!”
就在他们上车准备走时,侍卫长悄悄走过来,脸色有点凝重:“陛下,村里的工匠刚才说,下午有个穿粗布衣服的人,一直在水车和织布房附近转悠,还问他水车的叶片怎么装、织布机的踏板怎么调,形迹可疑,跟之前在学堂和御膳房附近出现的人很像,像是外族残余。”
林风的笑容淡了些,点了点头:“让村里的侍卫多留意,尤其是工匠房,别让他们靠近新设备的图纸;另外,告诉王师傅和刘师傅,把水车和织布机的核心改进点记好,别轻易外传,要是发现可疑人员,立刻上报。”
“是!” 侍卫长赶紧退下,去安排村里的守卫。
苏晴握住林风的手,轻声说:“别担心,村里的百姓都很警惕,他们知道这些新设备是好日子的保障,不会让外人随便偷学的,再说,就算他们学了表面,也学不会咱们工匠的手艺和百姓的心意。”
林风点头,看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村庄 —— 农田里的水车还在转,织布房的灯还亮着,农妇们的笑声隐约传来,心里满是踏实。“你说得对,” 他笑着说,“这些科技小进步,不是靠图纸,是靠工匠的巧思和百姓的需要,只要咱们跟百姓一条心,就算有外人想偷学,也挡不住咱们好日子的脚步。”
一场围绕民生科技的小革新,让农田灌溉更省力,让织布效率翻倍,不仅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更巩固了盛世的根基。而那些潜伏在暗处的觊觎者,虽然还在盯着这些 “小进步” 的技术,却挡不住大炎百姓对好日子的向往与守护。只是,林风没料到,外族残余这次不仅想偷学技术,还想在新设备上动手脚 —— 比如破坏水车的叶片、弄乱织布机的刻度,一场围绕 “科技守护” 的新较量,已在村庄的夜色中悄悄酝酿。
《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