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初春,柳枝刚泛新绿,明远便率领 “融境驻玛雅交流团” 启程。团队成员涵盖各族人才 —— 汉人农夫擅长农耕技术,羯族铁匠精通铁器锻造,鲜卑教师熟悉 “融境” 学堂体系,甚至还有一名曾随郑和远航的希腊水手,负责协助航海与翻译。临行前,石勒将一面 “多元共生” 锦旗交给明远:“你们不仅是技术的传递者,更是‘天下一家’理念的践行者,要让玛雅人感受到‘融境’的真诚与包容。”
船队航行至大西洋时,与 “跨洋护航舰队” 相遇。巴小虎特意登船,为明远团队送来最新的海盗动向情报:“近期欧洲海盗在美洲东海岸活动频繁,我们会护送你们到玛雅海域,确保安全。” 明远感激不已,还与巴小虎约定,待 “玛雅 - 融境学堂” 建成,邀请护航舰队的船员前来做客,感受玛雅文明的独特魅力。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玛雅尤卡坦半岛。乌克率领玛雅部落百姓,在海湾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 玛雅人穿着传统服饰,跳着祭祀舞蹈,还为明远团队献上了象征友谊的羽毛头饰。“你们的到来,让玛雅的春天更热闹了!” 乌克握着明远的手,眼中满是期待,“学堂和工坊的选址已经确定,就等你们来指导建设了。”
“玛雅 - 融境学堂” 的建设率先启动。鲜卑教师与玛雅祭司共同设计学堂布局 —— 主体建筑采用玛雅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内部则按照 “融境” 学堂的模式,划分出教室、图书馆、实践场;课程设置更是兼顾双方需求,既有 “融境” 的汉字、算术、农耕技术,也有玛雅的天文历法、石雕技艺、传统舞蹈。汉人农夫则在学堂周边开垦农田,示范种植 “融境麦” 与岭南水稻,还手把手教玛雅人制作农具、搭建灌溉系统。
羯族铁匠带来的铁器锻造技术,更是让玛雅人惊叹不已。当铁匠用 “融境” 锻造法,将铁矿石打造成锋利的铁斧、耐用的铁犁时,围观的玛雅人纷纷上前触摸,不敢相信眼前的金属工具竟如此坚固。“有了这些铁器,我们开垦土地、建造房屋会更轻松!” 玛雅部落的年轻工匠围着铁匠,认真学习锻造技巧,甚至有人提出要跟随铁匠回洛阳城,深入学习铁器工艺。
然而,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也在悄然显现。玛雅祭祀坚持在学堂开工前举行 “人血祭祀” 仪式,认为这样能祈求神灵保佑学堂顺利建成。明远得知后,立刻找到乌克沟通:“‘融境’尊重玛雅的宗教传统,但人血祭祀太过残忍,也不符合‘生命平等’的理念。我们可以用水果、谷物、鲜花代替人血,既能表达对神灵的敬意,也能守护生命。” 乌克犹豫良久,最终说服祭司改变祭祀方式 —— 用玛雅最珍贵的可可豆、宝石,搭配 “融境” 带来的丝绸、茶叶,共同作为祭祀贡品。当看到新的祭祀仪式既保留了传统内涵,又充满和平气息时,明远松了一口气:“真正的文明交流,就是在尊重中互相调整,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
与此同时,北方贝加尔湖的 “草原新商路” 建设也正式动工。拓跋力率领拔野古部落百姓,与匈奴、鲜卑部落的援军一起,在草原上修建驿站、平整道路。商路沿途的 “多元补给站”,更是成为各族协作的典范 —— 拔野古部落负责提供肉食与马匹,匈奴部落负责驿站的安全守卫,鲜卑部落则带来了擅长木工的工匠,负责建造房屋、打造家具。
但建设过程中,自然环境的挑战远超预期。商路途经的戈壁地带,水源稀缺,风沙频繁,不少百姓因水土不服生病,道路建设进度也受到影响。刘延得知后,立刻从匈奴部落调派熟悉戈壁地形的老牧民,带领建设队伍寻找地下水;崔岳还从洛阳城送来药材、帐篷与耐旱的 “融境麦” 种子,确保百姓的生活与健康。“困难再大,只要我们各族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 拓跋力看着忙碌的各族百姓,心中满是感慨 —— 以前草原部落之间常因争夺水源、牧场发生冲突,如今却能为了共同的商路,携手应对挑战,这正是 “融境” 带来的改变。
就在 “融境” 的海外交流与内部建设稳步推进时,一场意外的相遇,让 “融境” 与欧洲文明有了首次接触。郑和率领的 “融境号” 商船,在大西洋北部海域遭遇风暴,被迫停靠在葡萄牙的里斯本港口。当葡萄牙官员看到这艘来自东方的巨大战船,以及船上多元的船员构成(汉、羯、波斯、希腊人)时,眼中满是惊讶与警惕。
郑和主动派希腊水手阿里斯,带着 “融境” 的物产与 “和平通商邀约书”,前往葡萄牙王宫拜访。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看着手中的 “融境” 铁器、丝绸,又听阿里斯讲述 “融境联盟” 连接欧亚非美四洲、促进文明交流的故事,心中既好奇又谨慎:“你们真的能让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和平共处?欧洲各国为了土地、财富,常年征战,从未有过这样的联盟。” 阿里斯笑着回应:“‘融境’的成功,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包容与互利。就像我们的商船,既能带着东方的物产来到欧洲,也能将欧洲的商品带回东方,让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国王最终同意与 “融境” 建立初步的通商关系,还派使者跟随 “融境号” 前往洛阳城,实地考察 “融境” 的发展。当葡萄牙使者看到洛阳城 “胡汉市集” 上,各族百姓和睦交易,不同文明的物产琳琅满目时,眼中的警惕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对 “融境” 的敬佩:“原来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地方,能让不同的人像一家人一样生活。”
消息传回洛阳城,石勒与崔岳兴奋不已。“欧洲文明的加入,会让‘天下一家’的版图更完整!” 崔岳将葡萄牙使者带来的欧洲地图,与 “融境全球地图” 拼接在一起,“未来,我们可以开通从洛阳城到欧洲的‘欧亚商路’,让东方与西方的文明交流更紧密。” 石勒点头赞同,还下令在 “融境阁” 设立 “欧洲交流专区”,收集欧洲的文化、科技、物产信息,为后续的深入交流做准备。
此时的玛雅尤卡坦半岛,“玛雅 - 融境学堂” 已建成开学。首批入学的玛雅孩童,穿着融合双方特色的校服,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汉字与玛雅象形文字;学堂外的农田里,“融境麦” 长势喜人,玛雅人用汉人传授的灌溉技术,确保了农作物的丰收;铁器工坊里,玛雅工匠已能独立打造简单的铁器工具,还尝试将玛雅的石雕技艺与铁器工艺结合,制作出独特的金属图腾。
明远站在学堂的金字塔顶端,望着远处忙碌的玛雅人与 “融境” 团队,心中满是成就感。他拿出纸笔,写下一封家书,向石勒与崔岳汇报玛雅的进展:“‘天下一家’的种子,已在玛雅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让这颗种子茁壮成长,开出和平与友谊的花朵。”
夜色渐深,玛雅的篝火与洛阳城的灯火、欧洲里斯本的街灯,虽相隔万里,却共同闪耀着文明交流的光芒。“天下一家” 的故事,在多元文明的碰撞与共生中,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而 “融境” 的传奇,也在跨越山海的坚守与成长中,朝着更广阔的未来迈进。
喜欢胡尘汉月,乱世歌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胡尘汉月,乱世歌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