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尘汉月:乱世歌行(新篇)
第二十六章 匠心传灯与残件焕新
汉月竹编非遗传承基地的晨光里,周师傅正对着案上的百年混编竹编食盒残件出神 —— 这是上月从草原遗址新征集到的残件,比之前发现的更完整,不仅能看清 “水滴纹 + 卷草纹” 的交织细节,食盒内侧还残留着模糊的墨字,像是当年使用者的标记。他刚用软毛刷清理完残件表面的尘土,阿拉木图的老匠人哈斯木就提着工具箱走了进来,箱子里装着哈萨克斯坦草原特有的羊毛线与修复用的草药胶。
“老周,我把我爷爷传的修复工具带来了,” 哈斯木打开工具箱,露出一把磨得发亮的铜制小钩针,“这是当年我先祖巴特尔教我爷爷修竹编用的,钩针的弧度能刚好勾住断裂的竹丝,不伤老物件的纹理。” 周师傅立刻拿起残件,指着食盒边缘断裂的竹丝:“你看这里,卷草纹的羊毛线还缠着竹丝,要是硬拆,说不定会把墨字蹭掉 —— 咱们得用‘竹丝加固、羊毛续接’的老法子。”
两位老匠人围着残件,头挨着头琢磨修复方案。周师傅用哈斯木带来的铜钩针,小心翼翼地将断裂的竹丝轻轻挑起,哈斯木则取来与残件羊毛线颜色相近的老羊毛,用手指捻成细缕,顺着原有纹路一点点续接。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两人布满老茧的手上,铜钩针与羊毛线在指尖翻飞,像是在重演百年前胡汉匠人共同修补竹编的场景。
“你看这墨字,” 修复到食盒内侧时,哈斯木突然指着一处模糊的印记,“像是‘周’字的半边!” 周师傅赶紧取来放大镜,果然在墨字残痕里看到了 “周” 字的竖钩,还有旁边隐约可见的 “巴” 字轮廓。“说不定这就是当年太爷爷和巴特尔掌柜合编的食盒!” 周师傅的声音有些发颤,“你看这卷草纹的密度,和你家账本里记的‘每寸三转’一模一样,竹丝的粗细也和我太爷爷的竹刀劈出的丝一致。”
为了验证猜想,两位老匠人翻出两本家族账本,对照残件的编织密度、墨字位置反复比对 —— 周老栓账本里 “光绪二十六年,与巴特尔合编食盒一,留墨记” 的记载,与残件的年代、墨字特征完全吻合。“错不了,这就是他们当年一起编的食盒!” 哈斯木激动地拍了拍案几,“咱们不仅要修好它,还要让它成为‘胡汉匠心’的见证,让孩子们知道,老手艺的传承,靠的是一辈辈匠人的真心。”
修复工作持续了半个月,当完整的胡汉混编竹编食盒重新出现在 “胡汉商道文化展” 的展柜里时,所有参观者都驻足惊叹 —— 食盒上的水滴纹与卷草纹浑然一体,内侧的 “周巴” 墨字清晰可见,仿佛百年的时光从未在它身上留下痕迹。周师傅和哈斯木站在展柜旁,给观众讲述修复过程与背后的故事,每当说到两人如何用老工具、老法子续接纹理时,观众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修复食盒的同时,两位老匠人还发起了 “胡汉匠人联合收徒” 计划,从跨国青少年竹编创作营中,挑选出 6 名对传统技艺有热忱的孩子,分别传授晋商竹编的 “匈奴拧花法” 与草原胡商的 “羊毛混编法”。收徒仪式上,孩子们向周师傅和哈斯木行拜师礼,接过两位老匠人亲手制作的工具 —— 周师傅给每个孩子送了一把迷你竹刀,刀身上刻着 “守艺” 二字;哈斯木则送了一卷老羊毛线,线轴上缠着一张小纸条,写着 “传情”。
“学手艺先学做人,” 周师傅握着徒弟小杰的手,教他如何握刀劈丝,“当年我太爷爷教草原匠人劈竹丝,从不藏私;现在我们教你们,也要把真本事传下去,让胡汉技艺永远不分家。” 哈斯木则在教阿力木编羊毛线时,特意让他触摸修复好的食盒:“感受一下竹丝与羊毛的温度,记住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 —— 这才是胡汉技艺的魂。”
为了让更多人掌握传统技艺,周师傅和哈斯木还决定共同撰写《胡汉竹编匠人传承手册》,将两人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与修复食盒时发现的老工艺细节,都详细记录下来。手册里不仅有 “匈奴拧花法”“羊毛混编法” 的步骤图解,还有 “如何根据材料调整编织力度”“老竹编残件修复的禁忌” 等实用内容,甚至收录了周老栓与巴特尔当年交流技艺时的口述故事,由两位老匠人根据家族记忆补充细节。
手册编撰过程中,孩子们也参与进来,帮着整理老匠人演示的视频、绘制步骤图。小杰在整理 “墨字辨认” 章节时,特意把修复食盒时发现 “周巴” 二字的过程画成漫画,让手册更生动易懂。“以后不管是中国的孩子,还是哈萨克斯坦的孩子,看到这本手册,就能知道胡汉匠人是怎么一起传艺的,” 小杰说,“就像手册里写的,‘匠心不分胡汉,传承没有国界’。”
深秋的草原上,周师傅和哈斯木带着徒弟们,来到当年的古驿站遗址,举行了一场特殊的 “技艺展示”—— 孩子们用学到的 “匈奴拧花法” 与 “羊毛混编法”,共同编出了一个新的胡汉混编竹编食盒,食盒内侧刻着 “匠心传灯,世代友好” 八个字。两位老匠人看着孩子们的作品,相视一笑,仿佛看到了百年前周老栓与巴特尔的身影,也看到了胡汉竹编技艺未来的希望。
夕阳西下,食盒在余晖中泛着温润的光,竹丝与羊毛交织的纹理,像是一条跨越时空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胡汉与中外。周师傅知道,老匠人的使命,就是做这条纽带的守护者,把 “胡尘汉月” 里的匠心与情谊,一代代传下去,让胡汉技艺的光芒,永远照亮人类文明传承的道路。
喜欢胡尘汉月,乱世歌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胡尘汉月,乱世歌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