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深秋,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 —— 首批玛雅使者团。当他们乘坐 “融境号” 战船抵达黄河码头时,码头上挤满了前来围观的各族百姓。玛雅使者身着羽毛编织的服饰,头戴宝石镶嵌的头饰,与中原的宽袍大袖、草原的皮毛装束形成鲜明对比,却丝毫不显突兀 ——“融境” 多年的多元交融,早已让百姓习惯了 “不同” 的美好。
石勒与崔岳亲自在码头迎接,玛雅使者团首领乌克(玛雅语中 “智慧” 之意)握着石勒的手,用刚学会的汉语生硬却真诚地说:“感谢‘融境’的邀请,让我们能跨越海洋,看到这么精彩的世界。” 石勒笑着回应:“洛阳城是所有朋友的家,你们的到来,让‘天下一家’的梦想更真切了。” 随后,乌克向石勒赠送了玛雅的太阳历石雕与可可豆,石勒则回赠了 “融境” 打造的 “多元图腾鼎”—— 鼎身刻着汉、羯、匈奴、鲜卑、羌、波斯、拜占庭、玛雅的图腾,象征着八方文明共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玛雅使者团参观了 “融境阁”“胡汉市集”“融境工坊”,每一处都让他们惊叹不已。在 “融境学堂”,乌克看到玛雅的天文历法手稿被与《浑天仪注》《希腊几何原本》并排陈列,各族学生围在一起讨论 “太阳历与农历的换算”,眼中满是震撼:“在玛雅,天文知识只有祭司才能掌握;而在‘融境’,连孩子都能学习这些智慧,这才是真正的‘共享’。” 学堂的孩子们还向玛雅使者请教石雕技艺,乌克当场演示如何用简单工具雕刻图腾,汉人孩子则用毛笔教玛雅使者书写汉字,笔墨与刻刀的碰撞,勾勒出文明对话的温暖图景。
然而,文化差异带来的认知碰撞也随之而来。玛雅使者看到 “融境” 百姓饲养猪、鸡等牲畜,甚至将其作为食物,不禁皱起眉头 —— 在玛雅文化中,猪是 “与土地沟通的灵物”,不可食用。乌克找到崔岳,语气严肃地表达不满:“我们尊重‘融境’的习俗,但也希望你们能尊重玛雅的信仰,停止食用猪。” 崔岳没有反驳,而是邀请乌克参观 “融境” 的牲畜养殖基地,向他解释:“在‘融境’,每种文化的信仰都会被尊重,但也会兼顾现实需求。我们不会强迫玛雅人食用猪,也请你们理解,猪是中原百姓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只要我们互不干涉,就能和谐共处。” 随后,崔岳还在 “胡汉市集” 设立了 “玛雅饮食区”,提供符合玛雅饮食习惯的水果、谷物与烤禽,让玛雅使者感受到 “融境” 的包容与体贴。
与此同时,北方的拔野古部落迎来了融入 “融境联盟” 的里程碑 —— 拓跋力作为部落代表,首次受邀参加 “胡汉议事会”,与各族首领共同商议 “融境” 的未来发展。议事会上,拓跋力提出 “草原商路拓展计划”:拔野古部落熟悉贝加尔湖周边的游牧路线,可协助 “融境” 开通从贝加尔湖到西域的 “草原新商路”,连接北方部落与西域诸国。这一计划得到了各族首领的支持,刘延当即表示:“匈奴部落可派骑兵协助商路护卫,确保货物安全。” 崔岳还提议,在商路沿途设立 “多元补给站”,由拔野古、匈奴、鲜卑部落共同管理,为过往商队提供食宿与物资补给,既带动草原部落经济,又完善 “融境” 商路网络。
拓跋力在议事会后,激动地对巴图说:“以前我们是草原上的小部落,连生存都要担忧;现在能参与‘融境’的决策,为更多人做事,这种感觉太珍贵了。” 巴图拍着他的肩膀:“‘融境’从来不是某个民族的‘融境’,而是所有部落、所有文明的‘融境’。你们的加入,让‘融境’的草原版图更完整,也让‘天下一家’的路更宽广。”
就在 “融境” 内部融合稳步推进时,跨大西洋商路却遭遇了新的危机。一支从美洲运送玛雅石雕与可可豆的 “融境” 商船队,在途经大西洋中部时,遭遇了欧洲海盗的袭击。海盗不仅抢走了货物,还扣押了三名船员,向 “融境” 索要巨额赎金。消息传回洛阳城,各族商人纷纷担忧:“跨洋商路刚开通,就遇到海盗,以后我们的货物安全怎么保障?”
石勒立刻召集 “融境联盟” 核心成员与海外友好国家代表(波斯、拜占庭使者仍在洛阳)商议对策。拜占庭使者建议:“欧洲海盗多活跃在大西洋北部,我们可联合拜占庭、波斯的海军,在关键海域设立‘联合护航区’,定期巡逻;同时,与欧洲沿海城邦沟通,让他们协助打击海盗。” 郑和补充道:“我们还可在商船上配备更多武装船员,改良战船的防御设施,提高商船的自保能力。” 最终,“融境” 与波斯、拜占庭签订《大西洋联合护航协议》,三方各派五艘战船组成 “跨洋护航舰队”,由 “融境” 将领巴小虎(巴图之子)担任总指挥,负责大西洋商路的安全。
护航舰队出发前,玛雅使者乌克主动提出:“玛雅部落熟悉大西洋南部的洋流与岛屿,可派向导协助舰队,还能在美洲沿海设立预警站,提前通报海盗动向。” 石勒感动地说:“谢谢你,乌克。这就是‘天下一家’的意义 —— 遇到困难时,不同文明的朋友会并肩作战。”
一个月后,“跨洋护航舰队” 在大西洋中部与海盗船队遭遇。巴小虎采用 “分进合击” 战术:波斯战船从左侧包抄,拜占庭战船从右侧牵制,“融境” 战船正面进攻,玛雅向导则引导舰队利用洋流优势,绕到海盗船队后方发起突袭。经过四个时辰的激战,海盗船队被击溃,被俘船员成功获救,被抢走的货物也大部分追回。当巴小虎带着舰队返回洛阳城时,码头上再次响起欢呼声,各族百姓与玛雅使者一起,迎接英雄的归来。
此时的洛阳城,“胡汉市集” 上的玛雅可可豆已成为热门商品,汉人商贩用可可豆制作出 “融境可可糕”,深受各族百姓喜爱;“融境工坊” 里,玛雅石雕技艺与中原玉雕技术结合,诞生了 “玉石共生图腾”,成为 “融境” 新的文化符号;“胡汉议事会” 上,拓跋力与各族首领共同敲定了 “草原新商路” 的建设细节,预计明年开春即可动工。
玛雅使者团即将返回美洲时,乌克向石勒提出一个请求:“希望‘融境’能派更多教师与工匠前往玛雅,帮助我们建立‘玛雅 - 融境学堂’与‘铁器工坊’。我们也会派更多玛雅青年来洛阳学习,让两个文明的交流一直延续下去。” 石勒欣然同意,当场任命明远为 “融境驻玛雅文化大使”,负责后续的交流合作。
送别玛雅使者团的那天,洛阳城飘起了入冬的第一场雪。雪花落在 “多元图腾鼎” 上,融化成水珠,仿佛是不同文明交融的泪水。石勒与崔岳站在 “融境阁” 上,望着远去的 “融境号” 战船,心中满是感慨。
“从洛阳城的一隅之地,到连接欧亚非美四洲的‘融境’,我们走了十五年。” 崔岳轻声说,手中捧着刚编纂完成的《天下一家志》,扉页上用多种文字写着 “差异共生,和平共赢”。石勒点头:“但这还不是终点。未来,或许会有欧洲文明的加入,或许会有澳洲大陆的探索,‘天下一家’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始终坚守‘包容、互利、和平’的初心,就没有走不通的路,没有融不了的文明。”
夜色渐深,洛阳城的灯火照亮了 “融境全球地图”,大西洋的护航舰队仍在巡逻,草原的新商路正在规划,玛雅的学堂即将动工。“天下一家” 的故事,在多元文明的碰撞与共生中,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而 “融境” 的传奇,也在跨越山海的坚守与成长中,朝着更广阔的未来迈进。
喜欢胡尘汉月,乱世歌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胡尘汉月,乱世歌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