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扎根”京城的策略初见成效,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涟漪缓缓扩散。然而,百草堂这棵盘根错节的巨树,感受到脚下土壤的松动,反击随之而来,只是这次,手段更为隐蔽和多元化。
首先发难的是原料市场。张氏工坊在京城的少量生产(主要为满足高端订户和特殊渠道如漕军试用)需要采购部分本地辅料。忽然间,几家原本合作愉快的供货商纷纷以各种理由提高报价,或表示库存紧张,无法足量供应。雷骏暗中查探,发现是百草堂暗中施压,或许以重利,或威胁断供其他药材,迫使这些供货商疏远张氏工坊。
与此同时,市面上开始出现仿冒的“张氏工坊”产品。包装粗劣,味道似是而非,价格低廉,主要在一些低端集市流通。这些仿品质量低劣,口感差,甚至有人用了后出现轻微不适。虽未造成大碍,但“张氏工坊东西不过如此,还吃坏了人”的流言再次悄然泛起,试图破坏其好不容易建立的高端形象。
更棘手的是,百草堂也开始在产品线上进行针对性模仿。他们迅速推出了一款名为“百草鲜极”的高端酱油和一款“八宝和胃”的药膳汤料,包装精美,宣传语直指“古法秘制”、“宫廷养生”,价格却比张氏工坊的同类产品低上一截,并利用其强大的渠道网络,铺货到各大合作药堂和高端杂货铺,开始抢占市场份额。
这是一场典型的商战:供应链打压、品牌污名化、竞品模仿围剿。百草堂凭借其深厚的资本和渠道优势,企图将李薇这棵刚刚破土的新苗扼杀在摇篮里。
面对这波组合拳,李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原料受限会影响生产和成本,仿品横行会损害品牌声誉,竞品低价冲击则直接威胁生存。张建国急得团团转,又开始念叨风险太大。
但此时的李薇,已非初入京城时那个略显仓皇的妇人。陈公的指点让她有了战略定力,前期的口碑积累也给了她一定的缓冲空间。
她迅速召集雷骏和张建国商议对策。
“原料问题,”李薇冷静分析,“百草堂能影响京城周边的供货商,但影响不了整个北方。雷大哥,你立刻动身,带上可靠的人,去更远的直隶或山东产地寻找新的供货渠道,哪怕成本稍高,也要保证质量和稳定。京城这边的生产,暂时缩减,优先保证核心客户的供应。”
“仿品之事,”李薇目光转向张建国,“二哥,这事你熟悉市井,你去办。不必与那些小贩纠缠,直接找到几个仿冒品的源头作坊,摸清底细。然后,我们去报官。”
“报官?”张建国一愣,“南城兵马司不是……”
“今时不同往日。”李薇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我们现在不是无名小卒了。我们有王大人、乃至陈公间接的关注,更有京城一批有头有脸的客户。我们现在是‘苦主’,是合法经营被仿冒侵权的商户。你去报官时,不必提百草堂,只告那些作坊仿冒牟利,损害我工坊声誉。官府即便不全力追查,至少也能起到震慑作用,让那些小作坊不敢再轻易仿冒我们的包装。”
“至于百草堂的竞品……”李薇沉吟片刻,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他们模仿得了形,模仿不了神。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豆种和核心发酵工艺带来的独特风味与效果。传话出去,张氏工坊感谢各方厚爱与模仿,但‘龙凤天香’之魂,在于其不可复制的‘活菌’与‘时光沉淀’,非简单勾兑可比。同时,对我们最核心的那批客户,进行一次回访,赠送更精良的小样,强化他们的忠诚度。”
李薇的策略清晰而有力:避开正面冲突,巩固自身优势,利用规则反击。
雷骏领命,次日便带人北上寻找新原料基地。张建国则硬着头皮,但想到如今也算有了点“背景”,便壮着胆子去官府递了状子,果然,官府受理了,虽未立刻有大动作,但派差役去那几个作坊转了一圈,市面上粗劣的仿品顿时少了大半。
而李薇亲自拜访核心客户,坦诚目前遇到一些竞争和困难,但保证品质绝不打折。这些客户大多欣赏她的产品和为人,反而因此更增信任,甚至有人主动表示可以帮忙介绍新的供货商或出面敲打一下不守规矩的商家。
百草堂的这轮攻势,虽然给李薇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并未能将其击垮,反而让她在应对中进一步整合了资源,巩固了核心圈子,展现出卓越的商业韧性和智慧。
刘理事收到消息后,面色阴沉。他没想到李薇如此难缠,应对得如此老练。“看来,不动点真格的,是拔不掉这根刺了。”他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但李薇知道,百草堂绝不会善罢甘休。真正的暴风雨,或许还在后头。她必须加快“扎根”的速度,让自己变得更强壮,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而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正在悄然临近——漕运衙门那边试用的酱油,获得了押运官兵的一致好评,相关文书和采购意向,正在送往主管官员的案头。一条新的、坚实的官方渠道,隐约露出了曙光。
喜欢儿媳揭开婆婆的秘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儿媳揭开婆婆的秘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