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章台宫内,嬴政望着天幕上“五常”二字,眉头拧成川字,听完对“五个强大国家”的注解,忽然冷笑一声,指节叩击着案上的青铜版图:“天下只能有一个共主,何来五个‘常’?”
李斯连忙道:“陛下,此乃后世异邦之说,怎及我大秦一统六合、书同文车同轨的威权?”
嬴政却盯着“日不落帝国踏汪洋”几句,眼神骤厉:“铁甲舰?殖民浪?一群靠着舟船掠夺的蛮夷,也配称‘强’?”他猛地站起,长剑直指天幕,
“朕的长城守得住北疆,朕的驰道通得了四海,后世若有敢称‘五常’者,先问问朕的秦剑答不答应!”殿外的风卷着沙尘撞在窗棂上,像在应和这位始皇帝对“唯一”的执念。
汉·未央宫的龙椅上,刘彻听完“灯塔火焰”“航母启航”的描述,忽然将案上的葡萄美酒一饮而尽,大笑道:“这些后世国度,倒有几分朕打匈奴的野劲!”
卫青在旁道:“陛下,他们靠着船舰横行四海,可比我大汉铁骑踏遍漠北,少了几分正道。”
“正道?”刘彻挑眉,手指轻叩地图上的西域,“朕通西域、设河西四郡,靠的不只是铁骑,还有张骞的凿空、苏武的坚守。”
他望着“华夏迎曙光”一句,目光渐深,“这‘共和国’能列其中,倒是没丢我汉家子孙的脸。只是这‘五常’共治,终究不如一家独强——当年朕若容匈奴分庭抗礼,何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三国·成都·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听着天幕歌词,枯手抚着刘禅的头顶,声音发颤:“‘尘封五帝三皇,历经夏商汉唐’……原来后世还有‘汉’?”
诸葛亮在旁低声道:“陛下,看来华夏文脉未断,后世子孙仍能重振雄风。”
刘备却盯着“百年蛰伏不卑不亢”,眼眶发红:“朕困守蜀地,连关中都未能收复,后世却能‘威万邦’……好,好啊!”
他咳了几声,攥紧刘禅的手,“记住,就算一时蛰伏,也不能丢了汉家的骨头。这‘五常’之位,是打出来的,不是求来的——当年高祖能从汉中杀出,后世子孙自然也能!”
隋·大兴·大兴宫的暖阁里,杨坚听着“钢铁洪流”“核潜艇”的描述,眉头紧锁,对独孤伽罗道:“这些器物,比朕的大运河、长安城还要厉害?”
独孤伽罗笑道:“陛下开创科举、统一南北,已为后世打下根基。他们能有这般光景,未必不是站在隋的肩膀上。”
杨坚却指着“执天下牛耳喜怒五常”,冷哼一声:“喜怒由己?这才是强国的样子!当年朕灭陈、平突厥,何时看过人脸色?”他忽然想起开凿大运河时的争议,眼神坚定,“成大事者,就得有‘翻手为云’的魄力。这‘五常’若敢欺我华夏,后世子孙当学朕——一鼓作气,踏平了他们!”
唐·长安·太极殿内,李世民听完“圣母院里钟声”“冬宫门前回望”,忽然击节赞叹:“这些国度倒也有趣,各有各的霸道。”
长孙无忌道:“陛下,他们掠夺殖民,怎及我大唐开放包容,引得万邦来朝?”
“包容也要有底气。”李世民望着“华夏迎曙光”,眼中含笑,“朕灭东突厥、征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靠的可不是一味怀柔。这‘共和国’能与他们并立,想必也有朕当年‘天可汗’的气度。”
他拿起案上的《贞观政要》,“只是这‘五常共治’,终究要比谁的拳头硬。当年朕若没有玄甲军,突厥会乖乖称臣吗?”说罢,命人将歌词抄录,存入史馆——他要让后世知道,强国之道,从来是刚柔并济。
宋·汴梁·赵匡胤
福宁殿中,赵匡胤听着“铁甲舰掀起殖民浪”,忽然将手中的玉斧重重一顿:“这些蛮夷,竟靠船舰夺人家园?”
赵普道:“陛下,我大宋重文轻武,若后世能重振军备,未必不能与他们抗衡。”
赵匡胤盯着“未曾浴血染沙场,怎配踏八荒”,脸色沉了下来:“说得好!当年朕陈桥兵变,靠的是将士用命;杯酒释兵权,为的是长治久安,可不是让子孙后代忘了刀兵!”
他望着“华夏迎曙光”,忽然叹了口气,“这‘共和国’能列‘五常’,想必没学我大宋的软弱。若有朝一日,朕倒想看看,他们是如何让那些‘日不落’‘灯塔’低头的。”
元·大都·大安阁内,忽必烈听着“蒙古人打仗,要么不打,要打就倾巢而出”的旧话,再看天幕上“钢铁洪流”“核潜艇”,忽然大笑起来,用蒙语对伯颜道:“这些后世家伙,比我们蒙古铁骑还能折腾!”
伯颜道:“陛下,他们的船舰比当年的楼船厉害百倍,倒有几分我大元横扫欧亚的气势。”
“气势够了,却少了些规矩。”忽必烈指着“执天下牛耳喜怒五常”,“当年朕灭宋、平大理,可不是一味杀戮,还要设行省、劝农桑。”
他望着“华夏迎曙光”,眼神复杂,“这‘共和国’能承我华夏文脉,又列‘五常’,倒是难得。
只是这‘五常’若敢像当年的金、宋那般互相算计,迟早要被更强的取代——就像我们取代大辽、大金一样!”
明·应天·奉天殿内,朱元璋听着“自由的军队出边疆,烈火燃他乡”,忽然拍案怒斥:“这‘灯塔’‘日不落’,跟当年的倭寇、北元有何区别?都是些抢东西的强盗!”
马皇后劝道:“陛下息怒,后世‘共和国’能与他们并立,想必有应对之法。”
朱元璋盯着“筑山河恒久辉煌,社稷固若金汤”,眼神锐利如刀:“固若金汤?当年朕修长城、设卫所,就是怕外敌入侵。这‘共和国’若想坐稳‘五常’,就得学朕——杀贪官、强军备,让那些强盗不敢伸爪子!”
他想起自己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壮举,忽然冷笑,“什么‘喜怒五常’?弱肉强食罢了。当年朕若信了陈友谅的‘共治’,哪有大明朝?”
喜欢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