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港岛?”
何雨水脸上的笑容,像是被冰冻住了一样,整个人都傻了,她的大脑,一时间根本无法处理这个信息。
港岛?那是什么地方?
在她的认知里,那是一个比上海还要遥远,还要繁华,充满了洋文和高楼大厦的神秘之地,是电影里,画报上,才能看到的地方。
现在,嫂子竟然说,她们要搬家去那里?
“嫂子,你……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何雨水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
徐慧珍摇了摇头,将下午李科长说的话,用一种更温和,更容易让妹妹接受的方式,复述了一遍。
她着重强调了,这是哥哥何雨柱的安排,是为了全家人的未来,也是为了让她能有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听完嫂子的讲述,何雨水彻底沉默了。
她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一起涌了上来。
去港岛,去找哥哥,去见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女来说,无疑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和吸引力。
那是一种对未知未来的,本能的向往和憧憬。
可是,这也意味着,她要离开这个熟悉的四合院,离开她的同学,她的朋友,离开她生活了十几年的京城。
她刚刚考上高中,对新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她有自己的小圈子,有自己的小秘密,有那些放学后一起回家,一起谈天说地的伙伴。
这一切,都要放弃吗?
“那……那我还能回来吗?”何雨水抬起头,眼圈红红地看着徐慧珍,声音里带着哭腔。
“当然能回来。”徐慧珍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头,“港岛也是中国的土地,只是暂时被英国人管着。等你想家了,或者放假了,就让你哥送你回来。”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大白兔奶糖,剥开糖纸,塞进何雨水的嘴里。
“你哥说了,他打听过了,港岛那边,有全世界都很有名的大学。他想送你去那里念书,学最好的知识。他说我们家雨水最聪明了,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上……上大学?”
这个词,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何雨水迷茫的心。
在这个年代,上大学,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梦想。
哥哥竟然想送自己去港岛上大学?
何雨水的心,砰砰地剧烈跳动起来。离别的伤感,被一种强烈的,对未来的期盼,冲淡了大半。
她想起了哥哥那总是充满自信的眼神,想起了哥哥为这个家做的一切。
她知道,哥哥从来不会骗她。哥哥为她安排的,一定是最好的路。
“嫂子,”何雨水擦了擦眼泪,用力地嚼着嘴里的奶糖,那股甜腻的味道,仿佛给了她力量,“我……我听我哥的。我去!”
看到妹妹终于想通,徐慧珍也松了一口气。
家里的两个女人,达成了共识。剩下的,就是行动。
另一边,李科长也亲自登门,去津门拜访了川菜泰斗王德义。
当王德义和他的几个弟子,听到要去港岛,给何雨柱掌勺开餐馆时,反应比徐慧珍还要激烈。
“去港岛?给那帮资本家做菜?”
一个脾气火爆的师兄,当场就拍了桌子,“不去!咱们是给人民群众做饭的厨子,不是给有钱人服务的家奴!”
王德义也是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他前半辈子都在京城,下半辈子他还以为要在津门终老。
可是现在让他离开故土,去一个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他从心底里,是抗拒的。
李科长不慌不忙,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王师傅,各位师兄,话不能这么说。”
“第一,雨柱同志在港岛开餐馆,不是为了他自己赚钱,而是为了咱们国家的荣誉。”
“他是代表‘华夏美食文化协会’,去弘扬咱们的国粹,去跟那些西餐、日本料理,争夺文化阵地!这是为国争光!”
“第二,这家餐馆,背后有新华社和霍英东先生的支持。
它不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是我们在港岛的一个重要的联络点,一个展示我们新中国风貌的窗口。
你们过去,不是当家奴,是去当‘美食外交官’!”
“第三,”李科长看着王德义,郑重地说道,“这是雨柱同志,亲自向组织提出的请求。
他说,鸿宾楼,要做天下第一的川菜馆子。
没有您这位泰山北斗坐镇,这第一,就名不副实。
他需要您,组织上,也需要您。”
一连三顶大帽子扣下来,说得王德义和几个徒弟,都哑口无言。
尤其是最后一句,点明了是何雨柱的请求。
王德义长长地叹了口气。
他可以不给组织面子,但他不能不给自己的宝贝徒弟面子。
他知道何雨柱的本事,更知道他的志向。
这小子要干的,绝对不是开个饭馆那么简单。
“唉,这小子,真是会给老头子我找事儿干。”王德义摇了摇头,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罢了!徒弟有出息,师父的,哪有不帮衬的道理?”
“李科长,你回去告诉组织,告诉那小子。”
“我们,去!”
……
三天后,清晨。
一辆挂着特殊牌照的中巴车,悄无声息地,开进了四合院。
徐慧珍、何雨水抱着孩子,王德义带着几个徒弟,在李科长和几名便衣人员的护送下,登上了车。
院子里的邻居们,只知道何家要去外地出长差,一个个都出来送行,脸上满是羡慕和不舍。
没有人知道,他们这一去,将是山长水远,人生轨迹,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车子没有去人流拥挤的京城火车站,而是直接开到了一个不对外开放的军用站台。
一节被特意加挂在南下列车末尾的,窗户上挂着厚厚窗帘的特殊软卧车厢,正静静地等待着他们。
“慧珍嫂子,王师傅,请吧。”李科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一路上的饮食起居,都有专人负责,到了羊城,会有人接应你们。”
一行人,怀着复杂的心情,登上了这列将带他们离开故乡的火车。
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鸣响,火车缓缓启动。
何雨水趴在车窗的缝隙里,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站台,看着那片熟悉的,灰色的天空,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
再见了,京城。
火车一路南下。
车厢里,气氛有些沉闷。
徐慧珍抱着熟睡的孩子,目光怔怔地看着窗外。窗外的景象,从北方的平原,慢慢变成了南方的丘陵和水田。
她看到了穿着补丁衣服,在田里辛苦劳作的农民,看到了路边城镇里,人们脸上那菜黄的脸色。
这与他们在京城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这个国家,正在经历的困难。
她也第一次,深刻地理解了,丈夫远赴港岛,建立一个“输血桥梁”的真正意义。
他不仅仅是为了这个小家,更是为了这个大家。
想到这里,她心中的那一丝离愁别绪,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与丈夫并肩作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两天后,火车抵达了羊城。
周海,这位何雨柱的老搭档,已经早早地等在了站台上。
他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将一行人,接上了一辆蒙着帆布的军用卡车,拉到了那个熟悉的,不对外开放的秘密码头。
码头上,夜色深沉。
一艘与何雨柱上次乘坐的,一模一样的白色游艇,正静静地停靠在岸边。
海风吹来,带着一股咸湿而自由的气息。
“嫂子,王师傅,上船吧。”周海指着那艘游艇,“对面,柱子已经等得望眼欲穿了。”
徐慧珍紧了紧怀里的孩子,何雨水好奇地打量着那艘漂亮的游艇,王德义和徒弟们,则看着远处那片漆黑如墨的大海,神情复杂。
他们迈开脚步,登上了这艘将驶向未知命运的船。
游艇缓缓驶离码头,劈开深蓝色的海面。
身后的陆地,渐渐变成了一个模糊的轮廓,最后,消失在夜色之中。
前方,海天相接的地方,一片璀璨的灯火,正若隐若现。
那里,就是港岛。
那里,有他们的新家,有他们的新生活,也有……他们未知的,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未来。
《重生1951,我是傻柱?》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重生1951,我是傻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1951,我是傻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