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亲爱的读者:你们是照进故事里的光
提笔写下这篇感言时,窗外也许正灯火阑珊,也许已晨曦微露,但我的心中,却因你们的存在而充盈着一种恒定而温暖的慰藉。此刻,千言万语汇聚心头,最想说的,依旧是一声朴素而真挚的“感谢”。
感谢你们,以一个个独特的名字,走进了《大阪师团的叛逆者》这个世界,并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我要郑重地感谢“东瓜不是冬瓜,芝红琳敏欣”诸位朋友的精湛书评。你们的文字,绝非简单的褒奖或批评,而是如同知音般与文本进行的深度对话。每一行剖析,每一次解读,都让我这个创作者感受到作品被认真捧读。在屏幕的这头,我时常反复品读你们的留言,仿佛能看到你们阅读时或会心一笑、或凝神思索的模样。
感谢“古南都的陈可汉”,“飞翔的稻草人”和“黑鬼”的段落点评。你们拥有着侦探般敏锐的眼光,总能精准地捕捉到那些我伏案疾书时,精心埋藏在字里行间的细节与伏笔。当看到那些小心思被你们逐一发掘、并予以回应时,那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感,是创作带给我的、无与伦比的快乐。
感谢“徐殷豫”,“钓鱼要带头盔龙”,“云梦泽云中君”,“中火蓝”,“不怒而威的橘”,“迪戈·加西亚岛”,“只愿它日终无忧”的每一次点赞。那个小小的“赞”,或许只是一个瞬间的心动,一次无声的颔首,但于我而言,它却重若千钧。那是你们在告诉我:“嗨,我看到了,我还在。”这份静默的陪伴,构成了这个故事最坚实的底座。
更要献上我特别的谢意,给“没作业的我”的“为爱发电”。这份超乎寻常的支持,这份沉甸甸的心意,让我在惊愕与感动之余,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个故事已不仅仅属于我,它也承载着你们的热爱与期待。
如今,《大阪师团的叛逆者》已然行至中途。回望来路,心情复杂,有创作的酣畅,也有难以避免的遗憾。我必须坦诚地面对你们,也面对自己——关于“盘尼西林”的设定,是我创作历程中一个绕不开的结。
动笔之初,我未能沉下心来,做足严谨的历史考据功课,只是想当然地推进了情节。直到后来才更深地意识到,这个在真实历史中直至日本战败都未能实现大规模量产的战略药品,竟在我的笔下提前数年问世,并成为了推动故事走向的核心引擎。这个源于疏忽的“历史错位”,时常让我在深夜掩卷长思,感到无比的懊恼与惭愧。
然而,故事的脉络已然织就,盘尼西林作为“主线物品”,其根系已深深扎进情节的土壤,牵一发而动全身。此刻若强行修正,无异于将已然成长的大树连根拔起,整个故事的骨架恐将崩塌。所以,我只能怀抱着这份遗憾,如同怀揣着一块知识硬伤化作的烙印,带着它继续前行。这份不完美,将成为我未来创作道路上永远的警醒,时刻提醒我:对待笔下的每一个字,尤其是那段沉痛的历史,必须怀有足够的敬畏与诚实。
坦白说,在作品的推荐期结束后,当流量如潮水般退去,数据变得平淡如湖面,那个“是否还有必要继续”的念头,确实如同水底的暗礁,冰冷而现实地浮现过。创作的孤独感,有时会像浓雾一样弥漫开来,让人看不清前路。
但,正是你们,我亲爱的、数量或许不多却无比珍贵的读者们,用你们持续的光和热,驱散了这团迷雾。每一次打开后台,看到你们的阅读记录——或许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或许在晨光熹微的清早;或许只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一刻消遣,或许真的在字里行间找到了一丝共鸣与乐趣——那份“被需要”,“被陪伴”的感觉,便瞬间汇聚成照亮我前路的最温暖、最恒久的光。
你们的每一次“催更”,于我耳中,都是这世间最动听的催促,是你们对这个世界依旧保有好奇与期待的最直接证明。你们的每一条评论、每一个点赞,都是落在贫瘠土壤上的甘霖,是支撑我继续耕耘的最大动力。
这条路,我还想和你们一起走下去。故事,才刚刚讲到一半。为了你们——这些虽然稀少却闪闪发光的同路人——我会稳稳地握住笔杆,将这个故事认真地书写到底。
哪怕最终,它只是诸位茶余饭后的一份闲趣,仅供“图一乐呵”;哪怕它带着瑕疵与遗憾,并不完美。但只要想到,我的文字曾陪伴你们度过一些或无聊、或疲惫的时光,能为你们带来片刻的放松与欢愉,那么,这一切的坚持便都有了最美的意义。
衷心感谢你们的每一次阅读,每一次停留。你们,就是照进这个故事里的,唯一的光。
—— S三福S敬上
《大阪师团的叛逆者》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大阪师团的叛逆者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阪师团的叛逆者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