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在纸上晕开,李震未动。他盯着那团黑,笔尖悬着,纸面微颤。片刻后,他提笔,在黑点外画了个圈,写下“第一工段”四字,字口方正,力透纸背。
“传李瑶、赵德。”
话音落,门外脚步即应。李瑶快步进来,手中抱着账册,赵德紧随其后,眉头微锁。李震将地图推至案前,手指落在西岭位置:“崔家封了盘山道,不让我们过人。”
赵德低声道:“若强行开路,便是与崔氏正面相撞。他们虽是旁支,背后仍有主家影子,此事一旦上达天听,恐成把柄。”
李瑶翻看手中工分簿,眉头微动:“可我们已有三县盐路,百姓认‘青牛’字号。若此时退让,野市人心必动。”
“不争山口。”李震开口,“争工期,争民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二人:“明日发榜,招募流民五百,以工分兑盐粮,每日记工上榜。西岭盐道,不叫官修,叫‘民开’。立碑为证,百姓监督,进度三日一报。”
李瑶眼中一亮:“立碑刻名,每人名字都列上去。谁干了活,谁就留名于道——这不只是工钱,是尊严。”
赵德沉吟片刻,点头:“如此,便是崔家阻路,也阻不住民心所向。百姓只会说,是他们不让修路,是我们带着流民自己干出来的。”
“正是。”李震起身,“明日你亲自去西岭,带工分册、带盐砖、带榜文。第一车盐,不是运出去卖,是发给首日上工的民夫家属。”
李瑶应声而去。赵德临出门前回头问:“若崔家再派人在夜里毁碑、烧棚?”
“烧了再立。”李震答,“碑可以毁,名字不能抹。只要人还在,工分还在,路就一定能通。”
西岭山脚,工棚连片。五百流民陆续报到,衣衫褴褛,面色枯黄。有人蹲在泥地边啃干饼,有人抱着孩子低声咳嗽。李瑶站在高台,身后是新立的木碑,上书“西岭盐道,民力所开”八字,底下已贴出首日工分榜。
她翻开册子,高声念道:“张五,工时六刻,记工分三点,可兑粗盐半斤,明日凭册领取。”
人群骚动。有人不信,有人迟疑。忽有一老者颤声问:“真给盐?前头山神庙都说,动山石要遭报应……”
话未说完,苏婉已提药箱走入人群。她蹲下身,给一名发热孩童诊脉,随后取出药包,交给其母:“这是退热散,每日两服,三日可愈。”又抬头对众人道:“山神不治病,药才治病。你们一路走来,谁家没靠盐活命?如今修路,是为自己修活路。”
她转身对李瑶点头。李瑶当即下令:“今日首工完成者,除工分外,另奖棉布一匹,榜上前三者,加倍。”
夜深,工棚内灯火未熄。有人悄悄溜走,也有更多人从邻县赶来报名。第三日清晨,工分榜更新,榜首名字被红笔圈出,棉布当场发放。那汉子捧着布匹,眼眶发红,转身对着山道磕了个头。
消息传回青牛县,李震正在批阅《工段日报》。他看完,将册子合上,唤来巡骑:“告诉李瑶,工分榜每五日一更,前十皆奖。盐车每日定时抵达,不得延误。”
巡骑领命而去。李震起身,走向县衙后院密室。
密室门闭,空间静谧。李震取出乾坤万象匣,心念一动,面板浮现。
【区域影响力判定中……】
【青牛县全域治理稳定】
【盐控三县,民信归附】
【大规模民力动员达成】
【“盐矿崛起”任务完成】
光纹流转,匣体微震。
【空间扩容至1000㎡】
【新功能解锁:工坊图纸(可载入基础锻造、冶炼、纺织图谱)】
【提示:千机分支能力可激活图纸改良,建议协同使用】
李震凝视面板良久,未动声色。他退出界面,将匣子收回袖中。
回到县衙,李瑶已归来,正与赵德对账。见李震进来,她抬头:“西岭第三工段已破岩层,预计半月内可通半道。崔家再未阻拦,但派人在山腰设了了望哨。”
赵德道:“他们在看我们能走多远。”
李震点头:“让他们看。看清楚我们不是靠强占,是靠人一锹一镐修出来的。”
李瑶轻声道:“系统有反应吗?”
“有了。”李震说,“空间扩容,工坊图纸解锁。”
李瑶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有了工坊,就能自产铁具、盐锅,不必再从外采买。运输损耗能降三成。”
“不止。”李震道,“以后兵器、器械,也能自造。不必再依赖旧匠户。”
赵德沉默片刻,低声道:“可朝廷若知我们能造器……恐怕更难容。”
“我们没想造兵器。”李震看着二人,“我们造的是锄头、铁锅、水车。百姓要活,就得有工具。工具从哪来?不能永远靠买。”
李瑶点头:“账面上,所有产出都记为‘民用器物’,工分结算,公开可查。谁若质疑,便请他来看账。”
赵德终于露出一丝笑:“你们啊……总能把一步棋,走成十步局。”
三日后,李震携全家登青牛县城墙。
苏婉提着药箱刚从新民村回来,李骁巡盐路归来,甲胄未卸,李瑶抱着最新《工分总录》,李毅立于阶下,静候指令。
城头风起,吹动衣角。李震立于垛口,俯瞰全城。
盐车穿行于街巷,铃声不绝。集市人声鼎沸,孩童在学堂门口排队领纸笔,田间红薯苗已成行,渠水潺潺流入荒地。西岭方向,一队民夫正扛着铁镐上山,工分榜在风中翻动,新名单已贴出。
“我们从李家坳走到今天,不容易。”李震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苏婉站到他身旁,望着城中炊烟:“以后会更好。”
李骁道:“北境还不安稳,但只要青牛在,就有粮有盐有兵。”
李瑶翻开册子:“三县盐产已稳,工分体系运转如常。西岭若通,盐路可延至四县。若再扩,需设转运司。”
李毅低声道:“暗部已清查三轮,无内鬼。崔家细作已被换走。”
李震点头,目光落在远处山脊。那里,第一段盐道已初具轮廓,民夫如蚁行于岩壁,铁镐敲击声隐约可闻。
“盐矿的时代,到此为止了。”他说。
众人静默。
“我们不再只是卖盐的。”李震缓缓道,“我们是修路的人,是建城的人,是让百姓活得有名字、有工分、有指望的人。”
李瑶轻声问:“下一步,往哪走?”
李震未答。他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牛钱”,锯齿边缘朝上,放在城垛。风过,钱未倒。
他抬手,指向城外远山。
山势连绵,云雾未散。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