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彭君处理大都这边时,杨过和岳春也同时发起了攻击,相比起来岳春这边稍微麻烦点。
他和岳礼在海上就兵分两路,其中岳礼北上在芝罘登陆后一路向北,向着大都推进然后和彭昭汇合。
而岳春则南下胶澳,登陆以后则一路南下然后再和身在临安的杨过汇合。
而杨过则相对来说简单多了,他的舰队则可以直接抵近临安。
当晨雾笼罩临安城头时,杨过的舰队已如幽灵般出现在钱塘江口。
杨过亲自率领的旗舰直接抵近凤凰山——这座曾见证过南宋皇室宴游的胜地,此刻成了元军最后的防线。
元军将临安视为征服汉地的象征,在城墙后部署了重兵,但面对杨过改良的铜管火器,那些曾引以为傲的云梯和投石机显得如此笨拙。
炮火轰鸣中,杨过注意到元军统帅始终龟缩在城楼后,这反常的谨慎让他嘴角微扬:
“看来襄阳的教训,让他们连探头都成了奢望。”
元兵在面对杨过讨不到半点好处,还损失了大批人后,这些元兵则“精明”的龟缩到了临安城,妄图以城墙抵抗杨过的攻击。
而杨过则不按套路出牌,他虽然是一路统帅但还是大宗师,既然元兵龟缩不出,他完全可以用点盘外招。
夜袭计划在黄昏时分悄然展开。
杨过派出的轻装部队故意在涌金门外制造骚动,当半数元军被吸引到此处时,真正的精锐已顺着排水沟潜入城内。
这些经历过特训的战士手持精钢短刃,像水银泻地般渗入元军营地。
当杨过本人出现在元军帅帐时,那位曾扬言要将临安汉人杀尽的大将,正被三个士兵按在案几上——他的佩刀甚至没来得及出鞘。
“元帅若想活命,就下令开城门。”
杨过用剑尖挑起将帅的玉带钩,语气温和得像在讨论天气,
“否则...”剑锋轻轻划过对方喉结,
“连你写给忽必烈的战报,都只能用地府快递了。”
“哦!忘了告诉你,你还真的只能用地府快递了,谁叫你们的皇帝忽必烈已经下去了了呢!”
杨过默默地在心里补充了一句。
黎明前的黑暗中,临安城六道城门同时洞开。
杨过的新军列队而入时,城墙上竟无一支羽箭落下——元军要么成了俘虏,要么早已溃散。
那些被驱赶出城的元人茫然回望,他们曾以为坚不可摧的临安,此刻像被抽去脊梁的巨兽,任由汉人军队踏过御街的青石板。
最令人动容的是留守的汉人百姓,他们起初瑟缩在巷角,直到看见新军战士帮老妇人拾起被元兵踢翻的菜筐,才敢让泪水打湿衣襟。
杨过站在鼓楼上俯瞰全城,火把的光影里,他仿佛看见几年前,那个在古墓发誓要要荡平天下不平的少年,正与今日的自己击掌相庆。
在临安城彻底入手后,杨过便通知了彭君,彭君收到信息后把大都的事情转交给了彭昭,便准备南下临安。
除了黄萱外,其他人都留在大都,就连小龙女和李莫愁都不回古墓了,要在大都协助彭昭。
临行前,彭君将彭昭叫到身边,郑重叮嘱道:
“昭儿,我故意放走小王子,元军一月后必来反扑。你切记不可主动出击,只需以逸待劳,依托大都城防固守。”
“你可借助城头的火炮,火枪给与其最大的杀伤。大都作为其国度,纵然我们的武器犀利无比。”
“他们也要硬着头皮攻城,待其粮草耗尽、士气衰落,再开城出击一举将其击溃!此战关乎全局,务必沉住气。”
彭昭抱拳应诺:“父帅放心,孩儿定不负所托!”
彭君又望向一旁的小龙女和李莫愁,温声道:
“二位娘子留在此地,是彭某之幸。但战场凶险,万望二位保全自身,莫要逞强。若遇危急,可退守内城,与彭昭互为策应。”
小龙女微微颔首,清冷道:“夫君你就安心,我等自会护住大都。”
李莫愁则冷笑一声:“元军若来,正好让他们尝尝我赤练神掌的厉害!”
彭君摇头苦笑,心中却多了几分暖意。
彭君在南下临安时,回了趟古墓,准备带了谢太后小皇帝赵?和全玖一同前往临安。
踏入古墓,谢太后望着渐渐熟悉的屋壁与光亮的灯光,心中五味杂陈。
彭君开门见山道:“谢老夫人,临安已收复,彭某欲请老夫人与陛下皇帝重返故都,以安民心。”
谢太后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喉头的苦涩,垂眸道:
“彭真人此言,老妇人岂敢不从?只是…小子年幼,若有何差池,老妇人万死难辞其咎。”
彭君目光如炬,却语气温和:“老夫人多虑,本人弟子杨过已肃清城内残敌,新军亦会护小皇帝周全。此举,只为昭告天下:宋室未亡,民心可聚。”
谢太后指尖微颤,忽而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彭真人既以大义相邀,老妇人自当全力配合。只是…老妇人有一请求,望将俞修容与杨淑仪留于古墓,她们…不宜再涉险。”
彭君凝视她片刻,终是颔首:“太老夫人深明大义,彭某自当照办。”
谢太后自然知道,彭君找她们前往临安所为何事,所以她彭君开口后稍作犹豫,但没有半点不快的就答应了。
她知道她们没有拒绝的底气,那何不主动点,赢得彭君的好感呢?
还有她主动开口,要把俞修容和杨淑仪和各自的孩子留在了古墓。
一来是留下她们做人质安彭君的心,二是万一有什么不测,也能有皇室窒息血脉留下。
彭君看着这老太太,果然混迹后宫活下来的没一个是简单的,对于她的小心思彭君当然不点破,他乐得如此。
抵达临安那日,杨过特意在凤凰山巅设宴。
当彭君带着谢太后登上观景台时,整个临安城尽收眼底:
远处钱塘江上杨过的舰队正在操演,近处新军战士帮百姓修缮被元兵毁坏的屋舍。
而皇宫方向飘荡的杏黄旗上,杨过用朱砂新绣的宋字在夕阳下灼灼生辉。
谢太后突然跪倒在地,却不是向彭君行礼,而是朝着北方——那里有她再也回不去的大都。
彭君没有阻拦,只是轻轻拍了拍她颤抖的肩膀。
这一刻,两个不同世界的强者达成了最微妙的平衡:谢太后用尊严换来了赵氏延续的火种,而彭君则用一场表演,赢得了汉地民心。
当马车驶入临安城门时,谢太后攥紧了衣袖。
昔日凤辇巡游的盛景恍如隔世,而今她却是以“人质”之身归来。
望着百姓们夹道欢呼,高呼“太后万岁”,她心中酸涩难言。
他们可知,这欢呼背后是刀光剑影的博弈?
她瞥向身旁懵懂的小皇帝赵?,泪水在眼眶打转——这孩子,本应是九五之尊,却沦为他人手中的棋子。
可她又能如何?
若反抗,不仅母子性命难保,更恐牵连无数忠义之士。
罢了,且忍辱负重,以待时机…或许,这乱世之中,尚有一丝希望?
三日后,他亲自选定吉日,命礼官重开临安朝堂。
金銮殿上,龙椅虚设,年幼的小皇帝赵?在谢太后的搀扶下立于阶前。
谢太后强抑颤抖的双手,代小皇帝执笔写下诏书,朱砂淋漓的御印重重盖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护国真人彭君,忠义无双,再造社稷,特封护国大法师、大丞相,加九锡,总领天下政务;杨过勇冠三军,克复神京,封当将军,总领天下军务……”
喜欢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