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洞府,“玄七”号静室内。
陆见平盘膝而坐,周身气息已稳固在蕴灵六层。他的目光聚焦在身前那面石壁的角落,在他的“逻辑星道”感知中,那里存在一个与整个洞府能量场格格不入的 “信息褶皱”——它并非能量源,更像一个被遗忘的、存储着杂乱数据的“硬盘坏道”。
几日来,他尝试了多种方法。用真元冲击,如泥牛入海;用常规神识探查,只觉一片模糊。这反而激起了他更强的兴趣。
“能量层面近乎沉寂,信息结构却异常稳固……像是一个损坏的存储设备,接口协议与当前系统不兼容。”他沉吟着,目光落在了身旁的 星钥和星石 上。这两者都蕴含着超越当前修真体系认知的力量。
“或许,它们能提供正确的‘驱动程序’或‘读取协议’?”
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脑中形成。他不再试图强行“读取”信息,而是将星钥贴近石壁异常点,同时手握星石,全力运转“星辰之力汲取算法”。他要做的,是创造一个微型的、高纯度的 “星辰力场环境” ,模拟这异常点可能熟悉的“运行环境”。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操作。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稀薄的星辰之力,如同操作纳米级别的探针,缓缓“浸润”那片信息褶皱。
起初依旧毫无反应。就在他以为思路错误,准备放弃时,异变发生了!
他手中的 星石 首先产生了反应,内部那残缺的星图微微发烫,自行投射出一缕极其微弱的、结构独特的星辰之力波动,如同一段询问身份的 “握手信号”。
紧接着,他掌心的 星钥 纹路流转,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清鸣,仿佛在回应。
嗡——
石壁深处,那个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信息褶皱”,在这段来自同源的“星辉口令”刺激下,终于被成功“唤醒”!
没有庞大的信息流,只有一段极其简短、残缺,却无比清晰的 意念印记,直接映入陆见平的识海:
“星轨断,古道崩,天机蒙尘……” “唯星辉所向,可达真实之彼岸……” “后来者,若见‘天工符印’,可往‘葬星谷’寻一线生机……‘墨’……留……”
信息到此戛然而止,仿佛电力不足的录音。与此同时,陆见平“看”到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由星辰光点与几何线条构成的立体符文虚影,在他识海中一闪而过——那正是信息中提到的 “天工符印”。
而石壁上那处异常点,在完成了这最后一次信息传递后,其不和谐的能量波动彻底消散,变得与周围石壁再无二致。
陆见平缓缓睁开眼,眸中充满了惊讶与思索。
“墨?这是一个名字,还是一个代号?”他首次接触到这个称谓,“‘天工符印’,‘葬星谷’……这像是一份留给特定传承者的指引。难道这‘墨’,就是星石和星钥的原主?或者,是它们曾经的持有者?”他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嘴角勾起一丝感兴趣的弧度。
他迅速将这段信息记录在空白玉简后,并没有立刻热血沸腾地制定探索计划,而是以科学家冷静的思维进行了初步评估:
· 信息可信度:未知。来源单一且残缺,需多方验证。
· 目的地危险性:“葬星谷”听其名便知非善地,实力不足前往等同送死。
· 当前优先级:提升实力、积累资源、深入了解此界规则,是眼前最迫切的需求。
“目前看来,这更像一个长期的‘科研项目方向’,而非一个即刻执行的‘任务’。”陆见平做出了理智的判断,“先存档。待实力足够,且收集到更多相关线索后,再启动这个‘葬星谷探索项目’不迟。”
他将这份意外的发现妥善“归档”在记忆深处,如同处理一个优先级较高的待办事项。那瞬间掠过心头的异样感,也随着他的注意力转移,被归结为能量扰动的心神涟漪,未曾深究。
他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务实,投向了洞府之外。
“当下,还是先应对好郡城的局面吧。文渊阁,或许是一个获取资源和验证某些想法的不错地点。”
喜欢我以格物证修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以格物证修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