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着“织星者”的文明遗产与那枚沉甸甸的“永恒熔炉”种子,“启明星-7”残骸悄然撤离了“虚空之喉”边缘的死亡星环,再次隐匿于相对安全的星际尘埃云中,进入了一段专注消化与内部磨合的时期。
研究中心的日常
核心控制区的一角被临时改造成了专门的研究区域。那枚流转着星云的“种子”被安置在一个由仲裁者能量场精心维持的静滞力场中,悬浮在半空,散发着令人心静的蓝色辉光。季青野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站在它面前,尝试用自己独特的“灵犀”特质去感受其中蕴含的“秩序”理念,尽管那浩瀚如星海的信息壁垒让她如同隔纱观火,进展缓慢,但每一次微小的共鸣都让她对能量与信息的理解更深一层。
“曜”是研究的主力。他对“种子”和那些下载回来的“织星者”数据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的智慧与学习能力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常常与仲裁者进行高速的数据交换和推演,试图破解“织星者”能量编织技术的原理,以及“种子”所需的“共鸣密钥”和“土壤”的具体含义。他偶尔会陷入长时间的沉思,熔金色的竖瞳中数据流奔腾不息,连对季青野的贴身守护都会暂时放松片刻。
工蜂与“晶石习性”
那些随队带回的、关于“晶石共生体”的观察数据,也引发了小小的波澜。工蜂们似乎对这种能量与生命完美结合的存在方式格外着迷。它们的信息素网络中,偶尔会模仿那些共生体发出的、如同风铃般的脆响片段,虽然只是无意识的模仿,却给原本只有采集指令和简单情绪交流的网络增添了一丝奇异的“韵律感”。
几只负责维护研究区域的工蜂,甚至开始下意识地模仿共生体梳理能量流的方式,它们不再粗暴地汲取灵犀能量,而是尝试用口器更精细地“引导”和“编织”能量丝线,来清洁和维护静滞力场发生器的能量节点。这种效率未必更高,却显得更加……“优雅”?季青野注意到这一点,并未阻止,反而让仲裁者记录下这种变化。或许,这种对能量的精细操控意识,正是虫群未来进化的一种可能方向。
裂爪虫的“挑战”与潜行者的“观察”
裂爪虫对于“曜”长时间沉浸在研究中似乎有些……不适应?它习惯了“曜”那充满压迫感和行动力的存在,如今研究区域的宁静氛围让它感到一丝莫名的焦躁。一次,当“曜”又一次因为沉思而忽略了例行巡逻交接时,裂爪虫忍不住对着研究区域的方向,发出了一声带着不满和催促意味的低沉咆哮。
“曜”从数据流中惊醒,熔金色的竖瞳冷冷地瞥了裂爪虫一眼,无形的威压瞬间让裂爪虫的咆哮卡在了喉咙里。
“安静。”“曜”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在做比巡逻更重要的事。”
裂爪虫喉咙里发出咕噜声,不甘地低下头,但复眼中的灵光闪烁,显然并未完全服气。这种基于职责和存在感的小摩擦,成了日常中的一点调味剂。
虚空潜行者则依旧是那个冷静的旁观者。它从不靠近研究区域,但季青野能感觉到,它那无处不在的感知始终关注着“曜”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当“曜”与那枚“种子”进行深度共鸣时。它在评估,评估“种子”对“曜”的影响,评估“曜”力量提升后对主宰、对虫群的潜在变化。它的忠诚冰冷而绝对,一切以季青野的安危和意志为最高准绳。
“土壤”的猜想与“方舟”的微光
研究并非一帆风顺。关于“土壤”,仲裁者根据“织星者”资料库的只言片语,推测可能并非指物质土壤,而是指一个能量环境极度纯净、稳定,且法则层面允许“秩序”重新展开的特殊空间或维度。这样的地方,在饱受噬光者侵蚀和战火蹂躏的宇宙中,何其难寻。
就在研究陷入瓶颈时,一直未曾放弃对“方舟”信号搜索的仲裁者,突然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但规律性更强的信号碎片!信号来源方向,与“虚空之喉”和已知的“织星者”线索皆不同,指向了一片未曾探索过的、被称为“沉寂边疆”的遥远星域!
这缕微光如同在迷雾中突然出现的又一条小径,让季青野精神一振。“方舟”舰队可能还存在,并且仍在移动!他们可能找到了某种暂时规避噬光者的方法,或者……正在前往某个特定的目的地?
是继续深入研究难以破解的“织星者”遗产,还是调整方向,追寻这缕代表着流动生存与可能盟友的“方舟”微光?
日常的研究与磨合依旧在继续,但新的选择已经摆在了面前。季青野知道,她不能无限期地沉浸在研究中。虫群需要发展,需要移动,需要在不断的航行与探索中寻找真正的出路。无论是“永恒熔炉”的奥秘,还是“方舟”的希望,都需要她做出下一个决断。
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日常里,知识的积累、内部的互动、以及外部的新线索,都在为下一段更加波澜壮阔的征程,默默地积蓄着力量。星海的低语从未停止,而她,即将再次侧耳倾听,并做出回应。
喜欢说好的赛博废柴反手掏出诛仙阵!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说好的赛博废柴反手掏出诛仙阵!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