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的天平尚未找到平衡点,现实的砝码却已不容分说地层层加码。当陆辰轩和林晚星还在试图理清个人志向与两人未来的最优解时,来自家庭——那片他们情感根系最深处的土壤——的期望与干预,如同涨潮时的海水,悄无声息却又无可阻挡地漫了上来,让本就复杂的棋局变得更加沉重和身不由己。
冲突的序幕,由一通越洋视频电话拉开。那是一个周六的上午,波士顿阳光明媚,陆辰轩和林晚星原本计划去市区逛逛,暂时抛开烦心的抉择。电话铃声响起时,陆辰轩看到屏幕上“父亲”的来电显示,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一种下意识的紧绷感掠过全身。他深吸一口气,接通了电话,切换成免提模式,让旁边的林晚星也能听到。
“爸,妈。”陆辰轩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屏幕那头,是陆父陆母关切而略显急切的脸庞。寒暄了几句天气和身体后,话题迅速被陆父引向了核心。
“辰轩啊,你那边的工作,定下来没有?”陆父的声音沉稳,带着一贯的不容置疑,“斯坦福那边,还有硅谷的公司,进展到哪一步了?”
陆辰轩顿了顿,如实回答:“都还在考虑。斯坦福的博士后需要面试,创界科技的offer收到了,但还在评估。”
“这还有什么好评估的?”陆父的声调微微抬高,透着一丝不解和急切,“斯坦福是世界顶尖学府,学术前景无量!那个创界科技,我托人打听过了,是全球顶尖的实验室,待遇和发展空间都是一流的!这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抓住!”
陆母在一旁附和:“是啊辰轩,爸妈都是为你好。留在美国顶尖的平台,将来无论是做研究还是进工业界,路子都宽。你可不能犹豫,错过了后悔一辈子啊!”
“我知道机会很好,”陆辰轩试图解释,“但我还需要综合……”
“综合什么?”陆父打断他,语气带上了几分训诫的意味,“辰轩,你要有大局观。你的起点已经比很多人高了,现在正是趁热打铁、勇攀高峰的时候!不要被一些暂时的、个人的因素牵绊了脚步。男儿志在四方,眼光要放长远!”
“个人因素”四个字,像一根细针,轻轻扎了陆辰轩一下。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沉默的林晚星,她的脸色微微发白,低头盯着自己的手指。
“爸,这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也关系到晚星的安排。”陆辰轩忍不住说道,试图将林晚星纳入讨论范围,让父母理解情况的复杂性。
“晚星是个好孩子,她肯定也支持你以事业为重。”陆母立刻接话,语气温和却带着明确的导向性,“她不是也申请了博士吗?加州的学校也很好啊,你们可以一起往那边努力嘛。就算暂时有点困去,也是为了更好的未来,要克服一下。”
这话听起来通情达理,却将所有的“克服”压力,无形中转移到了林晚星身上。仿佛她若不能同步前往加州,就成了阻碍他前程的“因素”。
视频通话在一种略显压抑的气氛中结束。挂断电话后,房间里一片沉寂。窗外明媚的阳光,此刻却显得有些刺眼。
“你爸妈……说得对。”良久,林晚星低声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机会确实很难得。”
陆辰轩烦躁地揉了揉眉心:“但他们根本不了解具体情况。加州的机会是好,但竞争也更激烈,不确定性更大。而且……”他停顿了一下,没有说下去。而且,他不想让她为了他,放弃自己已经熟悉的轨道和眼前的机会,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承受更大的压力。
“也许……我应该试试申请加州的学校。”林晚星抬起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眼神却带着不确定和挣扎。
“别勉强自己。”陆辰轩握住她的手,感觉到她指尖的冰凉,“我们得选一条对我们两个都好的路,不是只对我好的路。”
话虽如此,但父亲那句“男儿志在四方”和“不要被个人因素牵绊”,像魔咒一样在他脑海中回响。家族的期望,从小耳濡目染的“出人头地”的观念,是沉甸甸的担子。
然而,压力并非单向的。第二天,林晚星和家里视频时,也遭遇了类似的“关怀”。林母的重点则更为“务实”。
“星星啊,小陆工作定在哪里,有眉目了吗?”林母关切地问,“要是能留在波士顿最好,大公司稳定,离我们也近点。要是去了西海岸,那也太远了点。”
听到母亲话里对“稳定”和“近”的偏好,林晚星心里一沉。“妈,他还在考虑,西海岸的机会确实很好……”
“好是好,就是离得太远了。”林母叹了口气,“你们这刚稳定下来,要是又分开,这异地恋什么时候是个头?女孩子,青春耗不起啊。要妈说,最好还是能在一起,早点把婚事定下来,安稳过日子最重要。”
“婚事”两个字,让林晚星脸颊发烫,同时也感到一阵莫名的压力。母亲的期望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小家,而陆辰轩面对的是放眼全球的事业平台。两种期望本身并无对错,却指向了不同的生活重心和地理坐标,形成了另一种无形的拉扯。
家庭的介入,像两面无形的墙,从不同的方向挤压着他们本就需要小心翼翼维护的共识空间。陆辰轩感到自己被架在了“家族荣耀”和“个人情感”的跷跷板上;而林晚星则被困在“支持爱人追梦”和“寻求自身安稳”的夹缝中。他们之间的讨论,开始变得敏感而容易触雷。
一次,在讨论创界科技的offer时,陆辰轩无意中说了一句:“x实验室的量子计算项目确实是前沿,但听说工作强度非常大,几乎007(指从0点到0点,一周7天工作)。”
林晚星立刻接话,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那也太辛苦了,身体怎么受得了?而且,如果那么忙,我们……”
她的话没说完,但陆辰轩瞬间联想到了父亲关于“不要被牵绊”的告诫,一种被质疑和束缚的烦躁感涌上心头,语气不自觉地生硬起来:“做研究哪有不辛苦的?想有突破,必然要付出代价。现在不是考虑轻松不轻松的时候。”
林晚星被他突如其来的反驳噎住了,眼圈微微发红,扭过头不再说话。陆辰轩也意识到自己语气太重,但骄傲和烦躁让他没有立刻道歉。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带着受伤和委屈。
又一个夜晚,两人在公寓里对着电脑,第无数次梳理各个选项的利弊。清单上罗列着学术前景、薪资待遇、地理位置、生活成本、发展路径……条分缕析,理性十足。但当目光落到“地理位置”那一栏时,所有的理性似乎都变得苍白无力。
“如果……我去创界,你在bU读博,”陆辰轩指着地图上硅谷和波士顿之间横跨整个美国大陆的距离,声音低沉,“这意味着,至少三年,我们大部分时间要靠视频联系。假期见面,飞一次就要将近一天。”
林晚星看着那条漫长的航线,鼻子发酸,强忍着情绪:“嗯,时差也挺麻烦的,你下班我睡觉,我下课你还在忙……”
“我爸妈觉得,为了事业,这些困难可以克服。”陆辰轩像是在陈述,又像是在试探。
“……我妈妈觉得,稳定的陪伴更重要。”林晚星低声回应。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他们仿佛成了两个家庭的代言人,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拔河比赛。爱的力量依然在,但在现实的重量面前,似乎也开始显得有些吃力。
夜深了,陆辰轩站在公寓的窗前,望着远处mIt校园里依旧亮着灯的实验室窗口。他曾在那里度过了无数个奋斗的夜晚,以为闯过学术的关隘便是坦途。如今才明白,学业之后的抉择,关乎生活、责任、家庭与爱,是另一场更为复杂和艰难的考试。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不是身体的累,而是心累。
林晚星在沙发上蜷缩着,看着他的背影。她能感受到他身上的压力,也为自己无法给出一个“完美”方案而自责。她爱他,希望他飞得高飞得远,却也害怕那遥远的距离会最终稀释掉此刻的温暖。家庭的期望像温柔的枷锁,爱的本能是靠近,而现实的鸿沟却清晰可见。
现实的重量,并非平均分配。它更多地压在了那个被寄予更高期望的人肩上,也落在了那个更渴望安稳的人心里。在这十字路口,每一条路都看似光明,却也都布满了需要独自承受的荆棘。下一次视频通话的铃声,或许很快就会再次响起,带来新的变数,或者,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抉择的倒计时,在无声中滴答作响。
喜欢予你十年盛夏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予你十年盛夏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