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刘备品行有瑕,但既为其麾下,诸葛亮自当竭力筹谋。
唯有借曹操之力,方有一线生机。若刘峰突袭,以现有兵力必败无疑。
思定后,诸葛亮动身寻刘备商议。
“主公,这刘峰实在深不可测。我军精锐的破绽竟被他一眼看穿——自铁血卫创立以来,从未有人识破此阵要害,连操练他们的教头都未曾察觉。莫非...得了高人指点?可据探马回报,两军交锋之时,他分明还在应付主公的突袭。如此说来...”
银甲将军将佩剑重重 ** 沙盘,喉结滚动数下方涩声道:“此人临阵破局的本事,已非人力可及。”
青衫文士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袖中落出半幅染血的绢帕。“当务之急,是荆州......”
“荆州?”年轻主公突然发出夜枭般的笑声,吓得帐外亲兵跌落了火把。“子明莫非不知,那城头旌旗早换了刘字!”
摇曳烛光中,文士面庞浮现出诡谲的青灰色。“冀州剧变那夜,曹操在铜雀台摔了玉盏...”他忽然掐住自己咽喉,像在阻止某个呼之欲出的秘密,“比起吞下荆州的手段,更可怕的是他让曹孟德至今不敢独寝的... ...”
“够了!”主公猛地掀翻案几,地图上蜿蜒的朱砂河道像在渗血。“三万铁血卫全是破绽!这仗还怎么打?”
文士忽然匍匐在地,额头将散落的令箭压出凹痕。“若执意开战...”他抬起涕泪横流的脸,露出脖颈处新鲜的勒痕,“末将恳请主公,先为末将备好棺木。”
刘备紧握双拳,指节发白:军师,当真无路可走了?多年心血付诸东流,抱负竟如此难成?那刘峰......
他猛然抓散束发,赤红着眼:只要能胜刘峰,本皇叔在所不惜!
案几上的密报被攥得簌簌作响——荆州战损七成,残部正被刘峰铁骑 ** 。昨夜噩梦又现,寒刃已抵后颈。
主公且看。诸葛亮羽扇轻点舆图,曹军先锋距此不过三十里。
与曹贼结盟?刘备拍案而起,世人岂不笑我......
百姓要的,是活着的仁德。羽扇在二字上重重一叩,案面浮尘微震。
廊外惊雷炸响,雨幕中字大旗忽地拦腰折断。
——
残烛映着刘备颤抖的手印,帛书血迹未干。荆州败讯仍在耳畔:那些经年操练的精锐,竟被刘峰看出致命破绽。
孔明也失算了......他望向檐外泼墨般的夜色,仿佛看见那个战神般的身影正踏碎山河而来。
“军师,眼下当真别无选择了吗?只能与曹操结盟?此人品性如何,你我心知肚明。若与其联手,岂不令天下人耻笑?”
“主公,此举实乃权宜之策。曹操与我们有共同大敌——刘峰。唯有联手方能形成犄角之势,否则单凭一方之力,终将被刘峰逐个击破。借曹操之力求生,方为上策。”
“荆州一役已让我看清现实。以我军当前实力,迟早葬身刘峰之手。为天下苍生计,这骂名……我刘备背了!”
“信我者自会体谅,疑我者多说无益。待来日功成,今日隐忍自当 ** 大白。”
“主公明鉴!成大事者何惧一时非议?他日必能击溃刘峰,还天下太平。”
“军师之言极是。既已抉择,纵遭世人误解,我亦不负初心。”
“可我与曹操积怨已久。他奉行‘宁教我负天下人’,而我誓‘宁天下人负我’。交锋多次,恐其记恨旧怨,拒我于门外。若联盟不成,万事休矣……”
(
**江东密谈**
“主公无须忧虑,曹孟德向来爱才惜才,绝非心胸狭隘之人。以主公之英武,他定会欣然结盟——此举既可免去一敌对之患,又添一得力臂助,如此明账,曹孟德岂会算不清?若连这般利弊都参不透,他也枉称当世枭雄了。”
**兵贵神速**
“听军师此言,我心甚安。事不宜迟,即刻筹备与曹氏结盟之事。若拖延至刘峰举兵来犯,恐悔之晚矣。及早定下盟约,方能借曹操之力与刘峰周旋。”
**锦囊急就**
“主公明鉴,我这就去办。”
诸葛孔明归营后,挥毫疾书一封送往曹营。他意在先探曹操口风,若对方有意,便亲往促成联盟。毕竟刘备新败于荆州,局势明朗——此刻率众投曹,曹操必虑刘峰报复,双方倚势互补,方能共抗强敌。若曹操因旧嫌拒之,反陷两误。
**强弱之辩**
细究前事,即便以曹操之强,亦难敌刘峰锋芒,否则冀州怎会易主?曹孟德这等人物,岂会甘吞败果?无非是当时无力回天,徒留憾恨罢了。
**利害昭然**
孔明信中直言:双方结盟后,曹操得刘备助力如虎添翼,而刘备亦可暂避刘峰锋芒。彼此利害分明,曹操必能看透——刘备虽非池中物,但在曹操眼中,尚在可控之内。两雄相合,各取所需,何乐不为?
曹操的谋略与手段远胜刘备,他自信能轻易掌控刘备。然而,这一点他完全想错了。
刘备的野心绝非武力征服那么简单。他为人处世的方式令人畏惧,总能在无声无息间将人心聚拢于己。
若曹操不加以警惕,恐怕麾下兵将迟早倒戈。但若此时双方结盟,刘备或许还不会轻举妄动。
一旦联盟破裂,局面便难以预料。诸葛亮迅速拟好书信,并誊抄五份,分五路送往许昌,以防中途遭人拦截。
此刻,曹操正在朝堂上与荀彧议事。
“文若,荆州之事可有耳闻?刘备此番大败,可谓一败涂地。”
“丞相,此事我已得知。诸葛亮竟能训练出精锐之师,足见其才智非凡。此前无人能 ** 那些特殊士兵的弱点,偏偏刘峰一战便看穿其破绽。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臣倒真想一见。”
“不错,刘峰之能实属可怕。当今天下,除我曹操外,恐无人能与之为敌。”
“丞相,刘备出兵荆州时,恐怕尚不知此地已归刘峰所有,否则绝不敢贸然进犯。刘峰必然故技重施——实际掌控荆州,却仍以刘表为傀儡。这等瞒天过海的手段,我们至今束手无策。即便全力相拼,最终恐怕也难以取胜。”
文若,你这话真是戳中我心窝了。刘峰此人行事向来快人一步,我们始终追赶不上,如今与他抗衡简直难如登天。不知我还能支撑多久,倘若哪天刘峰没兴致再陪我们周旋,只怕我等都将......虽说目前在这片地界尚能称雄,可在刘峰眼中,我们不过蝼蚁罢了。
丞相言重了。即便真是蝼蚁,岂不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若能尽收天下兵权,任他刘峰有通天本领,终究独木难支。当务之急是加紧操练兵马,广募将士,唯有如此方能与刘峰分庭抗礼。
知我者文若也!方才虽作颓语,实则憋着这口闷气。他刘峰凭什么独占鳌头?我曹孟德岂甘心连做他对手的资格都没有?终有一日要教他尝尝败绩,一雪前耻!
丞相圣明。
报——刘备遣使送来书信。
哦?刘备这厮竟敢来信?莫非斗不过刘峰,便要来欺我曹操?
曹操展信细览,忽而纵声长笑。
丞相何故发笑?
文若且看。
荀彧接过信笺,阅毕亦忍俊不禁。
丞相,刘备竟欲与我结盟?若非亲眼所见,谁敢相信刘备也有今日!看来确实被刘峰吓破胆了。
正是!若非走投无路,他刘玄德岂肯屈尊与我结盟?昔日视我为奸雄,如今倒要来攀附。不过是想借我羽翼苟延残喘罢了,虽说现下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若与我结盟,待其日渐强盛,恐成心腹大患......可今若不联刘,逼其至绝境,反迫他为敌,届时我将沦为众矢之的。”
“单是刘锋已令我损兵折将,若刘备再与我为敌,这盘棋局便再无胜算。”
“丞相明鉴!此时若不联刘,待刘锋率石兵攻来,我等孤立无援。那刘备为争天下四处招揽,帐下诸葛亮运筹帷幄,魏延骁勇善战,二者相辅相成,必能积蓄雄厚实力。若待其羽翼丰满再与我为敌,后果不堪设想。”
“当下结盟可共抗刘锋。单凭我军难有十足胜算,若得刘备相助,胜率可提至八成——毕竟诸葛孔明之智,当世罕有。”
“文若也主张结盟?”
“孔明已将利害剖析透彻。结盟则优势互补,不结则两败俱伤。以丞相之明,定知联刘才是上策。”
“此言不差。吾确有意结盟,只恐刘备借我之力坐大,终有一日反噬于我,岂非养虎贻患?”
“若此刻借刘锋之手除之,倒可少个对手。但独力对抗刘锋必败无疑......姑且一试这联盟之计罢。”
曹孟德何等精明,岂会参不透其中玄机?他深知己方难敌刘锋,得刘备同盟实乃天赐良机。若拒此议,未免愚不可及。
刘备此人若不与之结盟,日后必成仇敌,不知何时便会兵戈相向。若届时我陷入危局,定遭其害。
收到刘备来信时,曹操心如明镜。论天下奸雄之首,无人能出其右。刘备妄想以诈术蒙骗,绝无可能。唯有诚心归附,方有结盟之机——眼下正是如此。
只因刘峰将其逼至绝境,二者唯有相依求生。刘峰之强,远超想象,即便联手恐难匹敌。昔年十八路诸侯合力尚不能胜,如今我二人之力,不过蚍蜉撼树。欲与刘峰抗衡,须集结天下兵马,众志成城,方有一线生机。
回去转告刘备,联盟之事我准了。然何时出兵,皆由我定。若有不从,结盟之事休提!
兵权至关紧要,曹操势力最盛,自然执掌大局。
他料定刘备不得不从——即便刘备不从,诸葛亮也会劝其低头。如今刘备势微,若不倚仗我力,迟早被刘峰吞噬。为存续实力,他别无选择。
若不能掌控刘备,曹操断不会与之结盟。刘备野心昭彰,留此大患在侧却不加以钳制,后患无穷。待剿灭刘峰后,若刘备坐大,岂非养虎为患?
故曹操必严防死守,绝不给刘备可乘之机。若刘备不允此约,联盟之事免谈——引狼入室,徒招灾祸耳。
1271年
刘锋必将全神贯注于我方动向,此等情势下,我部已成众矢之的,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最严峻的局面。
毕竟无人敢轻易挑战刘锋的军力,遭遇其部队唯有退避三舍,正面对抗注定失败收场。
然而曹操新近训练的精锐之师,其真实战力尚未经实战检验,与刘锋麾下将士相较,孰强孰弱尚难定论。
这些新军实乃曹操真正的 ** 锏,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司马懿身上。听闻诸葛亮同样训练出一支奇兵,却在与刘锋交战中暴露致命破绽,直接导致战局溃败。
喜欢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