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烦躁地连连挥手,直到那苍凉的声音彻底消失。
发泄完怒火后,他颓然跌坐在席位上,方才的暴戾已化作满身疲惫。
刘备正在攻打下邳,曹操大军陈兵白马,随时可能渡河北上。袁绍揉着太阳穴问道,诸位可有良策化解危局?
谋士逢纪眼珠一转,立即上前进言:官渡虽折损十万兵马,但收拢残部仍有五万之众。只要主公坐镇黎阳阻击曹军,假以时日必能重整旗鼓。
他越说越激动:待我冀州再征十万新军,定能扭转乾坤!
**
逢纪一番慷慨激昂的分析,让袁绍黯淡的神情重新燃起希望。
“元图所言极是!”袁绍捻须颔首,眼中再现锋芒,“冀州在手,区区十万兵马之损,何足挂齿!”
然而逢纪话锋一转,拱手道:“主公,沮授虽提议放弃青徐有失妥当,但有一点他并未说错——以大公子之才,恐难抵御刘备之兵。属下仍建议改派三公子赴下邳接管兵权。以三公子之能,纵使不能击退刘备,至少可保青徐不失。至于大公子,不如调往幽州接替二公子,令二公子率幽州军南下增援黄河防线。”
这番话令辛毗心头一震——逢纪此举分明是要彻底剥夺袁谭的兵权,甚至将他贬至边陲!若袁绍采纳,袁谭将再无争储之望!
辛毗暗暗焦急,正欲思索对策,袁绍却已拍板:“依你之见,即刻传令显思移交兵权,再命熙儿率幽州军南下与尚儿会合。青徐军政,皆由尚儿统辖!”
逢纪暗喜,连声称赞主公英明。辛毗却只能暗自叹息,不敢再谏,以免触怒袁绍,步沮授后尘。
袁绍起身踱至庭前,目光遥遥望向黄河南岸。
黎阳城中,白发老将稳坐帅位,朗声笑道:
有老夫在此坐镇,曹贼休想跨过黄河半步!
下邳城头,袁尚按剑而立。
尚儿颇具为父风范,定能守住下邳,叫大耳贼铩羽而归!
袁绍紧攥战报,指节发白。
曹阿瞒,刘玄德......
待我父子渡过此劫,必亲率大军南下,将尔等千刀万剐!
......
下邳城外,刘备大营。
庞统手持军报,声音微微发颤:
许攸叛投曹操,献策奇袭乌巢。
曹操亲率精兵五千,火烧乌巢得手,张合临阵倒戈,袁军全线崩溃。
曹军趁势十路并进,十五万袁军土崩瓦解,袁绍已逃往黎阳。
帐中诸将闻言变色。
数十道惊诧目光,齐射向秦牧。
官渡战局竟与这位年轻军师预判分毫不差!
许攸果真献计火烧乌巢!
军师真乃神机妙算!
刘备拍案惊叹,道出众人心声。
秦牧略显窘迫,摆手笑道:
主公过誉了,不过是侥幸言中罢了。
随即正色指向沙盘:
曹操必会趁势北渡黄河,袁绍则退守黎阳阻截。
此时正是我军全力进攻,夺取下邳的良机!
帐中顿时战意昂扬。
刘备目光炯炯——
当务之急,是要与曹操争分夺秒,在袁绍覆灭前夺取徐州青州!
主公,时不我待。
秦牧轻叩案几,烛火映亮他含笑的眼眸。
---
传令下去,我八万将士即刻攻城,必叫下邳城片瓦不留!黄忠须发皆张,抱拳请战。
太史慈等将领纷纷起身,战意昂扬。
袁绍虽败,袁谭尚有三万精兵据守。庞统轻摇羽扇,进言道,若敌死守,强攻恐难速胜。不如效法寿春之役,决泗水灌城,方可摧垮敌军士气。
刘备闻言眉头紧蹙,当即挥手否决:此计虽妙,却要害及满城百姓。下邳非比寿春,断不可行!
庞统默然。秦牧心下了然——寿春之战能决淮水,皆因陈宫早将百姓尽数驱离。而今下邳城内妇孺成群,更兼刘备对此城别有情愫,岂忍水淹?
主公仁德。庞统叹道,既如此,唯有强攻一途了。
秦牧眸光忽闪,意味深长道:破城之法,未必仅限强攻。
---
换个法子想想,若是能把袁谭那厮骗出城来,一口气吃掉他手底下三万人马。
到了那时候,邳城岂不是唾手可得?
话音刚落。
原本沉闷的军帐顿时活跃起来。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急切道:
莫非军师又有了引蛇出洞的妙计,能叫袁谭乖乖送上门来?
众人热切的目光齐刷刷投向秦牧。
秦牧轻抚长须道:
单凭咱们要引袁谭出城,确实不太容易。
但若有人在城里接应,再往袁谭耳朵里吹吹风,这事儿就有戏了。
刘备眼中惊喜未退,又添了几分困惑。
倒是庞统最先反应过来,击掌道:
军师莫非是要策反袁谭麾下将领,让他们把袁谭诓出城来?
秦牧含笑不语,赞许地点了点头。
刘备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追问:
不知军师打算策反何人作为内应?
秦牧慢悠悠抿了口茶:
准确说来,不是咱们去策反谁——
而是有人会自己送上门来,投奔主公帐下。
自己送上门来?
刘备眉头微蹙,一时没转过这个弯。
恰在此时。
陈到疾步入帐,禀报营外有人自称陈登之弟陈应,求见主公。
秦牧眼中笑意更浓:
来得正是时候。主公且看,这不就有人主动来投了吗?
陈登!
刘备一拍案几,豁然开朗:
军师的意思是,陈元龙派他弟弟来,是要归顺于孤?
莫非军师早就算准了陈元龙会背弃袁谭?
秦牧但笑不语,显然是默认了。
在刘备眼中,陈登与其他世家大族并无二致,无论效力何人,其首要考量仍是维护本地士绅百姓的利益。
当年陶谦让出徐州之际,正是陈登与糜竺共同推举刘备接掌大权。个中缘由,不外乎陈登看重刘备仁德兼备,兼有统兵之才,足以庇护徐州免遭曹操屠戮。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无论谁主政徐州,都不可动摇陈氏在当地的根基。正因如此,即便徐州屡次易主,陈登及其家族纵使对新主心怀不满,也不得不选择合作。吕布如此,曹操如此,如今的袁绍亦是如此。
唯一的区别在于,陈登对刘备除利益维系外,尚存几分真心敬重。而对吕布、曹操、袁绍之流,则纯属权宜之计,被迫依附罢了。在这纷乱时局中,这般选择实为世家大族的生存之道,倒也情有可原。
如今袁绍兵败如山倒,天下大势骤变,袁氏基业已显倾覆之象。袁谭接连溃败,徐州重归刘备掌控指日可待。值此关头,无论陈登是出于对刘备的旧谊,抑或为保全陈氏地位,暗中前来投诚皆在情理之中。
若有元龙为内应,凭其智计诱使袁谭出城,未必是难事。刘备眼中泛起光彩,言辞间对陈登颇为赞赏。
身旁老将黄忠却皱眉道:主公,听闻这陈元龙屡次改换门庭。当年主公失徐州时,他并未挺身对抗吕布。如今当真要接纳此人?
刘备轻叹一声:此事原也怨不得元龙。当初吕布来投时,他便警示我此人狼子野心,收留必生后患。是我不听忠言自食恶果,岂能归咎于他?
“陈氏扎根徐州多年,陈元龙为保族人周全,暂且屈从于吕布也在情理之中。”
“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像糜子仲这般,押上全族身家性命死心塌地追随于我?”
“说到底,是我辜负元龙在先,非他辜负于我。”
刘备这番肺腑之言不见半分怨怼,字字皆是自责之意。
这般胸襟气度,令黄忠肃然起敬。
对于刘备对陈登的评价,秦牧深以为然。
虽同为守护家族利益,陈登与陈宫却有云泥之别。
陈宫公然背反曹操,引狼入室险些害死刘备;陈登却从未行背叛之事,归顺吕布亦是在刘备撤离徐州之后。
二人品性高下,实乃天渊之别。
这也为日后陈登重归刘备麾下埋下伏笔。
“主公,当务之急还是先见见陈应。”
秦牧将话题引回正事。
刘备收敛心神,当即传召陈应入帐。
片刻后,这位陈氏次子躬身行礼,道明来意。
果然不出秦牧所料。
陈应奉兄长之命前来,试探刘备对陈氏重归的态度。
皆因当年徐州变故,陈登心存忐忑,故遣胞弟先行探询。
“请转告元龙,昔日是我不听劝谏才痛失徐州。”
“是我愧对他,绝非他愧对于我。”
“往事如烟,还望元龙莫要挂怀,你我当携手 ** 将来。”
刘备洞悉来意,未等对方开口便温言抚慰。
陈应心头巨石终于落地,急忙伏地再拜。
“家兄常说主公胸襟似海,今日始知所言非虚。”
“陈氏一族愿效死力,任凭主公差遣!”
至此,陈氏归附之心表露无遗。
刘备心中一暖,赶忙搀起陈应,温声安抚。
闲谈片刻,话题自然转到下邳近况。
袁绍退居黎阳后,对袁谭大失所望,已派袁尚接管青徐兵马,统辖两州军政。陈应详细禀报,袁尚此刻已到青州,正往下邳赶来。袁谭心灰意冷,只待交接后就北上驻守幽州。
刘备听罢叹息:调往幽州形同流放,袁绍这是铁了心要立袁尚为嗣。如今派他执掌青徐,分明是来镀金立功的。
陈应连连称是:主公英明!家兄也这般认为。他还说,袁谭虽屡败于您,才干实胜袁尚。若想攻取下邳,不妨等袁尚接掌兵权后再动手。
刘备刚要赞同,忽然记起秦牧先前的计谋,目光转向这位谋士。
秦牧轻抿香茗,眼中精光闪烁:何须等待?此刻正是歼灭三万袁军、收复徐州的良机。袁谭既遭贬黜,必怀怨恨。主公可令陈元龙......
随着秦牧娓娓道来,刘备神情由疑惑渐转欣喜。
子璟深谙人心,妙计!刘备拍案叫绝,就依军师之策,全歼敌军!
夜幕低垂。
下邳陈府密室内,陈应怀揣刘备亲笔信函,与兄长促膝而谈。
玄德公器量非凡,确有高祖遗风。
这般安排,为兄便再无后顾之忧了。
陈展读完那封情真意切的安抚信,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脸上浮现释然的笑容。
陈明随即又取出一封机密信函。
兄长,秦军师向主上献策,欲借袁尚接替袁谭之机,彻底瓦解下邳守军...
此乃秦军师之谋,主上命兄长依计行事。
陈展眼中精光闪动,立即接过密信仔细阅读。
原本探究的目光,很快转为由衷的钦佩。
秦子璟果真神机妙算,其智谋远非我能企及。
主上得此奇才相助,若不能成就大业,才是违背天理!
陈展不禁连声赞叹,感慨不已。
喜欢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