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之变的血腥与尔朱荣集团的内部倾轧,如同冰冷的雨水,浇醒了沉浸于复仇与力量提升中的杨忠。他清楚地认识到,尔朱荣这艘船不仅航行在权力的惊涛骇浪中,更已与潜伏在暗处的魔影紧密捆绑,随时可能倾覆,并将船上所有无辜者拖入深渊。继续留在这里,非但无法实现父亲肃清寰宇的遗志,反而可能沦为魔门制造杀戮的工具,甚至自身难保。
就在他思索出路之际,祖父李寻通过极其隐秘的方式传来讯息,肯定了了他的判断,并为他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关陇。
此时的关陇地区,在尔朱荣掌控洛阳,遥控天下的大背景下,呈现出一种相对复杂而微妙的局面。贺拔岳、宇文泰、独孤信等一批原属尔朱氏,但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将领在此经营,他们大多出身北镇,勇武善战,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相对质朴的风气,与洛阳那个充斥着阴谋与杀戮的权力中心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李寻的观察中,这片土地的气运虽不似尔朱荣那般炽烈逼人,却更加沉凝、坚韧,隐隐有扎根生长之势,尤其是那个名叫宇文泰的年轻人,其气运深沉内敛,颇有章法,值得关注。
更重要的是,经过暗中探查,关陇集团内部目前被魔门渗透的迹象远较尔朱荣核心集团为轻,似乎是一块尚未被完全污染的“净土”,至少,是相对适合杨忠暂时栖身、积蓄力量的地方。而独孤信,以其豪侠仗义、治军严谨闻名,被李寻认为是一个相对可靠的投奔对象。
时机稍纵即逝。公元530年,尔朱荣在洛阳被北魏孝庄帝元子攸设计诛杀,尔朱氏集团瞬间分崩离析,内部为了争夺权力和遗产陷入了更加疯狂的内斗。天下局势再次剧变,混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杨忠审时度势,知道不能再犹豫。他利用尔朱氏内部混乱、无暇他顾的时机,凭借多年来在军中积累的些许人脉和威望,巧妙地带领着一批愿意追随他的、同样对尔朱氏失望透顶的老部下,脱离了混乱的尔朱兆(尔朱荣之侄,此时已成为尔朱氏主要势力之一)部,辗转前往关陇,投奔时任荆州刺史(后转镇陇右)的独孤信。
这一路并不太平,既有尔朱兆派出的追兵,也有沿途割据势力的拦截,更有嗅到血腥味、试图趁乱捞取好处的魔门散兵游勇。杨忠率领着这支小小的队伍,且战且走,充分展现了他在尔朱荣军中磨练出的军事才能与坚韧意志。他运用李寻传授的韬略,避实击虚,屡次化解危机,其个人武勇与“镇岳剑法”也在实战中愈发纯熟,隐隐有了几分其父杨祯当年的气度。
历经艰辛,终于抵达独孤信军中。杨忠并未炫耀自己的出身(他依然沿用之前的化名和背景),只是以一个颇具能力、带着部分部曲来投的武将身份拜见。独孤信此人,虽为胡族,却素来仰慕汉文化,重视人才,见杨忠举止沉稳,谈吐不凡,麾下兵卒也颇具精锐之气,心中已有几分欢喜。又考较其武艺兵法,杨忠对答如流,演示武艺时展现出的功底更是让独孤信暗自惊讶,觉得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于是欣然接纳,任命其为统军,予以重用。
投入独孤信麾下,对杨忠而言,宛如蛟龙入海,虽海域未阔,却终于摆脱了之前的污浊与束缚。关陇地区相对质朴刚健的氛围,独孤信较为清明的统御风格,都让他感到一丝久违的舒畅。他如同饥渴的禾苗,疯狂地吸收着这里的一切。他积极参与军事训练和屯田事务,与军中同僚,无论是鲜卑、匈奴还是汉人,皆以诚相待,以其勇武和义气逐渐赢得了广泛的尊重。
同时,他谨记祖父的叮嘱,继续暗中苦修。关陇之地,民风彪悍,崇尚武力,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古老传承。在一次随军清剿盘踞在陇山一带的土匪时,杨忠意外发现了一处废弃的古修士洞府。洞府早已荒芜,并无什么神功秘籍,但残留的壁画和刻痕,却隐约记载着一种锤炼肉身、激发潜能的古老炼体法门,虽然残缺不全,却正好契合他重铸根基的需求。
他将这一发现通过秘密渠道告知了李寻。李寻与杨敏仔细研究后,认为此法门虽粗犷古老,却直指肉身本源,与太初演化诀温养经脉的路子相辅相成,或许正是杨忠的机缘。他们结合自身见识,对那残缺法门进行了推演和补充,形成了一套更适合杨忠的炼体之术。
自此,杨忠白天处理军务,与同僚切磋,晚上则以太初演化诀温养经脉,以新得的炼体术打熬筋骨。过程极其痛苦,如同将破碎的瓷器重新熔炼,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渐渐地,他感觉到那原本受损的根基处,传来阵阵麻痒与温热,新的生机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滋生,力量、速度、耐力都在稳步提升,甚至超越了受伤之前的水平。这让他信心大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路。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魔门的阴影,并未因为他的离开而消散。尔朱氏败亡后,魔门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寄生体,但他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目标——高欢。
高欢崛起于河北,收编六镇余部,实力迅速膨胀,成为东方与关陇集团对峙的主要势力。李寻和杨敏敏锐地察觉到,高欢集团内部,魔气渗透的速度远超关陇,尤其是其麾下大将侯景,身上缠绕的血煞与阴魔之气,几乎不加掩饰。
更让他们警惕的是,魔门似乎并未放弃对可能存在的“潜龙”的搜寻。一些形迹可疑的修士,开始出现在关陇地区,暗中打探着近年来崛起的新锐将领的信息。杨忠在独孤信军中表现愈发耀眼,虽然他已尽量低调,但“杨忠”这个名字,似乎还是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一次,杨忠奉命押运一批军粮前往前线,途中遭遇了一伙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马匪”袭击。这伙马匪行动诡秘,配合默契,而且其中竟混有懂得粗浅魔功之人,显然不是普通的土匪。
激战中,杨忠冷静指挥,身先士卒,镇岳剑法施展开来,剑势如山,连斩数名匪首。然而,对方阵营中一名始终未曾出手的黑衣人,突然释放出一道阴冷的锁链形法术,直取杨忠丹田,意图明显,就是要废其根基!
就在这危急关头,一道若有若无的清风拂过,那阴冷锁链竟在触及杨忠前莫名偏转了方向,将旁边一块巨石击得粉碎。那黑衣人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惊疑,随即毫不犹豫地遁走,其余马匪也顷刻间作鸟兽散。
杨忠心中凛然,知道这绝非偶然。他意识到,魔门已经注意到了自己,未来的道路,必将伴随着更多的明枪暗箭。
他将此事秘密上报给了独孤信,并隐去了关于魔门和祖父相助的细节,只说是遭遇了疑似敌方精锐的袭击。独孤信对此高度重视,加强了对内部的排查和对杨忠等骨干将领的保护。
李寻和杨敏在得知此事后,面色凝重。他们知道,杨忠这柄即将成型的利剑,已经无法再完全隐藏于鞘中。潜龙,终须出渊。而接下来的,将是更加严峻的考验,是真正在血与火、阴谋与背叛中,决定其能否化龙的关键时期。
关陇的天空下,风云渐起。杨忠站在军营的高处,眺望着远方,目光坚定。他知道,父亲未走完的路,家族背负的期望,以及这个时代的呼唤,都要求他必须更快地成长,更强地崛起。乱世,不会给他太多时间。
喜欢凡人寻道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凡人寻道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