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烽烟散尽,高欢含恨而终,东魏内部陷入权争,北方格局为之一变。西魏则在宇文泰的苦心经营下,国力日渐强盛,关陇集团根基愈固。然而,宇文泰壮志未酬,于公元556年溘然长逝,权柄由其侄宇文护接掌。宇文护野心勃勃,不久便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禅让,拥立宇文泰之子宇文觉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
这场权力的更迭,看似是宇文家族内部的传承,实则牵动着无数暗流。杨忠作为关陇军事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凭借其卓着战功与深厚人望,在新朝中地位尊崇,官至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封随国公。随国公府,自此成为长安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而当年那个寄养于般若寺、引动紫气的孩童杨坚,也已长大成人。他并未因出身显贵而骄纵,反而因其特殊的成长经历,养成了沉深谨言、不怒自威的气度。他容貌英伟,额上五柱入顶,目光有紫光闪烁,迥异于常人,即便在人才济济的北周朝堂,亦显得鹤立鸡群。宇文护对其颇为忌惮,曾多次对人言:“杨坚相貌非常,恐非人下之人。”
李寻与杨敏在隐谷之中,时刻关注着外界的风云变幻,尤其是孙儿杨坚的成长。他们看到,随着北周的建立,天下气运正在加速流转、汇聚,而杨坚身上的真龙紫气,已不再是潜渊之态,而是如同旭日东升,光芒难以完全遮掩,与北周国运隐隐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共鸣与竞争之势。
“周室虽立,然宇文护专权,主少国疑,其运难久。”李寻的洞虚真瞳观望着长安上空气运的纠缠,“坚儿龙气已成,然欲化龙飞天,尚需一番风雨洗礼,更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
杨敏点头,眼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宇文护非是庸主,其性猜忌,绝不会坐视坚儿坐大。魔门经玉璧之败,虽元气大伤,但绝不会放弃。他们定会想方设法,或借宇文护之手,或亲自布局,阻挠坚儿。”
果然,宇文护对杨坚的猜忌与日俱增。他先是试图以高官厚禄将其调离权力中心,任命其为隋州刺史,外放地方。杨坚隐忍接受,在任内励精图治,政绩斐然,声望不降反升。宇文护见此计不成,又生毒计,暗中联合对杨坚不满的宗室大臣,如宇文直、王轨等人,屡次在皇帝宇文邕(宇文觉死后即位)面前构陷杨坚,称其有“反相”,意图不轨。
甚至有几次,杨坚在入朝或归家的路上,遭遇了不明身份高手的刺杀,其手段狠辣,隐隐带有魔功痕迹,显然是魔门与宇文护势力勾结所为。幸得杨坚自身修为已臻化境(在李寻暗中指导下,其太初根基与武道早已远超常人),加之杨忠留下的忠心部曲拼死护卫,才得以化险为夷。
面对明枪暗箭,杨坚展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与智慧。他谨记祖父“藏锋敛锐,以待天时”的教诲,对宇文护恭敬有加,对构陷之词坦然应对,将精力专注于政务与军务,结交贤能,如高颎、苏威等有识之士,逐渐在其身边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他的妻子独孤伽罗(独孤信之女),亦是一位极具政治智慧与魄力的女性,在内为其稳固后方,出谋划策,夫妻二人同心,共度时艰。
隐谷之中,李寻与杨敏虽未直接插手,但始终在暗中为杨坚扫清一些超出凡人层面的障碍。他们以神念干扰魔门的诅咒,清除一些潜入长安的魔门高级探子,确保杨坚不会在关键时刻遭到超凡力量的致命打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公元572年,雄才大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不甘受制于权臣,经过周密准备,终于设计诛杀了跋扈多年的宇文护,亲自执掌朝政。宇文护一党的倒台,使得杨坚最大的政治障碍被清除,其处境大为改善。武帝欣赏杨坚的才能与沉稳,对其委以重任,杨坚得以进入北周权力核心。
然而,天不假年。公元578年,正值壮年、雄心勃勃欲统一北方的周武帝宇文邕北伐突厥途中病逝,其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周宣帝。宣帝残暴荒淫,猜忌宗室大臣,杨坚再次面临险境。为求自保,杨坚听从谋士建议,主动请求外放,出任亳州总管。
在此期间,天下大势已悄然明朗。北周国力鼎盛,北方统一在即,而南方的陈朝腐朽不堪。真龙腾跃的时机,正在逼近。
公元580年,荒淫无度的周宣帝宇文赟突然病重驾崩,其子宇文阐年幼即位,是为周静帝。皇帝年幼,主少国疑,北周政局瞬间陷入巨大的权力真空。手握重兵、声望卓着且身为外戚(其女杨丽华为宣帝皇后)的杨坚,在士族集团刘昉、郑译等人的拥戴下,回朝辅政,总揽军政大权。
这一刻,长安上空风云变色!在李寻与杨敏的眼中,杨坚身上那压抑已久的真龙紫气,终于冲天而起,与北周摇摇欲坠的国运激烈碰撞,并开始疯狂地吞噬、融合!
“时机已至!”隐谷之中,李寻与杨敏同时起身,目光灼灼地望着长安方向。数百年的等待,四代人的心血,终于看到了最终的曙光。
然而,魔门岂会坐视?他们深知,一旦杨坚成功革鼎,建立新朝,以其身负的开拓龙气与对魔门的天然克制,必将对魔门势力造成毁灭性打击,甚至可能彻底断绝他们借助乱世怨气冲击骊山封印的图谋!
就在杨坚辅政,积极筹划禅代之际,魔门发动了最后的、也是最疯狂的反扑!
以阴魔宗、血煞宗残余势力为首,联合了一些被魔气侵蚀的北周顽固宗室(如尉迟迥、司马消难等),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武装叛乱!叛军不仅兵力雄厚,更有魔门高手混迹其中,施展邪法妖术,一时间,北周境内多处烽烟再起,局势危殆。
更有数名魔门长老,不惜耗费本源,潜入长安,布下“九幽蚀龙大阵”,引动地底阴脉魔气,化作无数狰狞魔影,直扑随国公府,欲在杨坚登基前,将其扼杀!
那一夜,长安鬼哭神嚎,魔气滔天!随国公府上空,龙吟阵阵,紫气与黑云疯狂绞杀!
关键时刻,李寻与杨敏不再隐藏,身形显化于长安上空!
李寻手持太初剑,剑光如银河倒泻,所过之处,魔影灰飞烟灭!杨敏展开阴阳罗盘,化作遮天蔽日的太极图,定住地水风火,净化魔气!
夫妇二人联手,如同天神降临,与魔门长老展开殊死搏杀!这一战,直打得日月无光,天地变色!
最终,李寻以太初问心剑意,连斩三名魔门长老,杨敏以阴阳玄功封禁了“九幽蚀龙大阵”的核心。魔门最后的反扑,被彻底粉碎!
扫清了所有障碍,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周静帝宇文阐下诏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
登基大典之上,杨坚衮冕加身,威严无比。其周身紫气缭绕,与整个新生的大隋国运融为一体,化作一条威严神圣的五爪金龙虚影,盘旋于长安上空,发出震彻九霄的龙吟!
这一刻,骊山深处,那古老封印的震动,竟奇迹般地平息了数分。弥漫天下的怨气杀伐之气,也为之一清。
隐谷之中,李寻与杨敏遥望长安,看着那腾空而起的真龙,眼中百感交集。数百年的奔波、牺牲、等待,终于在这一刻,得见明主,龙驭九天!
然而,他们也深知,建立新朝只是开始。如何巩固政权,统一南北,治理天下,彻底清除魔患,稳固骊山封印……还有更长的路,需要这位他们亲手培育、寄予厚望的隋文帝去走。
属于杨坚,属于大隋的时代,正式来临。而李寻与杨敏的使命,似乎也随着真龙的腾飞,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凡人寻道》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凡人寻道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凡人寻道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