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日集团一行四人,在中村健一的带领下,步入了星火科技的厂房。他们的到来,仿佛一股无形的冷空气涌入,让原本嘈杂中带着生气的生产氛围,瞬间为之一滞。
赵刚和孙婷下意识地停下了手中的活,有些紧张和好奇地偷瞄着这群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大人物”。周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按照林烨的吩咐,示意工人们继续工作,但他自己也忍不住将目光投向这边。
中村健一的目光如同精密的扫描仪,快速而细致地扫过厂房的每一个角落。从略显斑驳的墙壁、简陋的二手设备、墙上贴着的手写流程图和质检标准、到工位上正在忙碌的工人……他的脸上始终保持着那种程式化的、谦恭的微笑,但眼神深处,却是一种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评估和审视。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世界级的米其林大厨,走进了一家生意火爆的路边摊后厨,虽然嘴上可能说着“烟火气十足”,但骨子里的优越感和审视标准是无法掩饰的。
“林桑,真是令人印象深刻。”中村开口,语气依旧礼貌,甚至带有一丝赞叹,“在如此……嗯……朴素的条件下,能够建立起这样一条井然有序的生产线,并且实现技术落地,实在是非常了不起。这充分体现了华国创业者的勤劳和智慧。”
他的话听起来是夸奖,但“朴素”这个词,以及那微妙的停顿,却 subtly 地强调了双方在硬件条件上的巨大差距。
吴坤没听出那么多弦外之音,只觉得对方在夸他们,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刚想客气几句,却被林烨用眼神制止了。
“中村经理过奖了。小打小闹,勉强糊口而已。”林烨语气平淡地回应,不卑不亢,“我们地方小,条件有限,各位请随意看。”
中村微微一笑,不再进行无谓的寒暄,开始了正式的“考察”。他的问题开始变得具体而深入,每一个都直指核心。
他走到物料暂存区,拿起一个盛放蓝牙模块的料盘,看了看上面的型号和批次号:“贵司使用的是cc2541?看来是对功耗和成本做了不错的平衡。不过,这类通用芯片在复杂环境下的抗干扰性能和算力,是否能满足神经信号处理的高要求?贵司是如何解决这个瓶颈的?”
问题非常专业,直接点出了当前方案的潜在弱点。
林烨心中警惕,表面却不动声色:“功耗和成本是消费级产品必须考虑的因素。我们主要通过算法优化来弥补硬件平台的局限性,在特定应用场景下足以满足需求。”
“算法优化?”中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是哪一类的优化?是针对信号滤波的预处理,还是识别模型本身的效率提升?我们曜日旗下的研究所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或许有机会可以交流一下。”他看似随意地抛出了交流的诱饵,实则是在试探技术的核心。
“只是一些工程上的小技巧,登不上大雅之堂,更不敢和曜日的研究所相提并论。”林烨轻描淡写地挡了回去,滴水不漏。
中村也不纠缠,顺势走到一个焊接工位前。赵刚顿时紧张起来,手都有些抖。中村却只是看着那张贴着的标准焊点图,点头道:“质量控制意识很好。对于生物电信号采集设备,前端信号的质量至关重要,任何一个不良焊点都可能引入噪声。贵司的一次直通率(FpY)目前能达到多少?”
连FpY这种术语都随口说出,其专业程度和对制造业的熟悉,远超一般的投资经理。
周伟看向林烨,得到默许后,才谨慎地回答:“目前……大概在85%左右,还在持续提升。”
“哦?85%。”中村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语气听不出褒贬,“对于初创阶段,很不错了。不过,考虑到产品的特殊性,这个比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曜日在东南亚的工厂,类似产品的FpY通常可以稳定在99.5%以上。”
他身后的一个随从适时地补充道:“这得益于我们全自动的Smt生产线、AoI(自动光学检测)设备以及完善的统计过程控制体系。”
无形的压力再次袭来,这次是针对制造能力和品质管控的降维打击。
吴坤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对方这话里话外,都透着一种“你们还很落后”的味道。
中村仿佛没有注意到吴坤的脸色,又踱步到测试区,看着孙婷操作测试程序,屏幕上跳动着波形和数据。他看得很专注,甚至微微蹙起了眉头。
“这个信号波形……很有意思。”他喃喃自语,随即转向林烨,“林桑,冒昧问一下,贵司采集到的原始信号,信噪比大概在什么范围?采用的Adc(模数转换器)分辨率是多少?采样率呢?这些基础参数,直接决定了后端算法能发挥的上限。”
问题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触及硬件设计的核心细节。张浩在后面飞快地记录着。
林烨的神经绷紧了。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普通考察的范围,带有明显的技术刺探意味。
他笑了笑,再次施展“拖”字诀:“中村经理果然是专家,问的问题都很关键。不过这些具体的参数属于我们技术验证阶段的细节,还在不断调整优化,目前还不方便透露太多。”
中村深深地看了林烨一眼,脸上那程式化的笑容似乎淡了一些。他显然听出了林烨的防备和拒绝。
“理解,理解。核心技术机密,确实需要保护。”他点了点头,终于不再追问技术细节,话锋一转,“那么,林桑,能否介绍一下贵司未来的产品规划和技术路线图?比如,除了目前的指环形态,是否有考虑过其他集成方式?比如与耳机、眼镜、甚至植入式设备结合?”
考察从当前现状,跳到了未来规划。这同样是极其重要的信息。
整个拜访过程,中村的态度始终保持着表面的谦恭和礼貌,但他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试图精准地解剖“星火”技术的每一个层面:从硬件选型到算法核心,从制造能力到未来方向。
他带来的那种无形的、源自庞大帝国体系的优越感和压迫感,弥漫在整个厂房之中。这是一场力量完全不对称的对话,一方是好奇而贪婪的巨鳄,一方是紧张而警惕的幼兽。
林烨打起十二分精神,谨慎地应对着,既要保持礼貌,又要守住技术的边界,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他知道,曜日集团的兴趣,已经被彻底勾起来了。而这,究竟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喜欢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